【皆由贪着财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无复曲直。痴欲所迫。厚己争利。富贵荣华。当时快意。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威势无几。随以磨灭。】批注说「右」,右面我们看的这段经..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在《说一切有部律》上说到目犍连尊者入涅槃的事情。目犍连尊者他和舍利弗尊者两个人到地狱去,地狱的众生太苦了,就是猛火燃烧,不得了。那么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用神通..
错误的“不执着”慈诚罗珠堪布: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正因为我们对自己、包括这朵花在内的所有外境有强烈的执着,把它们当成实在的东西,所以就会对某些物质产生希求、爱恋的..
(3)、略述禅宗的见行上文已引用《坛经》论证了摩诃衍弘扬的不是真正的禅宗顿门,下面我们再来看禅宗的见行。禅宗虽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但祖师大德们为了有助于弟子证..
(2)剖析摩诃衍的见行我们借助对摩诃衍所谓的“无念”的分析,就可以对显密的大中观、禅宗、大圆满、大手印等法门清除理解上的误区,去除修胜义法界本性时在见解上的障碍..
益西彭措堪布在《定解宝灯论新月释》中说道:“虽然法界本性上无生无灭,众生都是佛,但不能因此而弃舍修行。本来清净的如来藏光明固然具足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但因为被忽..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在讲解《定解宝灯论》中说:“藏传佛教从拉托托日时代始创,于松赞干布时期开始真正弘扬,历经五个朝代之后,在赤松德赞时期,国王培养了诸多翻译家以及班..
《布顿佛教史》上记载了“莲花戒论师与摩诃衍那和尚的辩论”在西藏佛教前宏期时,文殊菩萨化身的赤松德赞法王迎请静命大堪布、莲花生大阿阇黎等诸大善知识来藏地弘扬佛法。..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这个地方先讲阿那律尊者所发生的因缘。我们讲..
“摩诃萨”有七个意思,这是大菩萨的意思。这七个意思以前已经讲过了,听过的人,会听得耳朵都涂油了,就是听得多了。那么,没有听过的呢?还想叫这个耳朵欢喜欢喜,所以呀..
“摩诃萨”有七个意思,这是大菩萨的意思。这七个意思以前已经讲过了,听过的人,会听得耳朵都涂油了,就是听得多了。那么,没有听过的呢?还想叫这个耳朵欢喜欢喜,所以呀..
一天,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在王舍城乞食时,遇到五百名饿鬼。饿鬼们见到目连尊者,都非常欢喜,纷纷请求目连尊者慈悲哀悯,转告他们的家人,由于自己过去生不修善..
古人以“福”与“善行”同义。佛法中也明确地指出:所谓“善行”,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行。定光佛入灭后的末法时期,有位穷人因无一技之长,只好卖柴..
这个故事最早是佛祖释迦牟尼入寂前,在灵山召集大众举行最后一次说法。有一位大梵天王(佛教中的护法神)向佛祖敬献一枝金色莲花,请求佛祖:如果还有未说的最上大法,希望..
有一次,尊者阿难住在拘睒弥城东南的瞿师罗园,有一位婆罗门来园里问他说:“阿难道友!你以什么目的,要跟在沙门瞿昙的门下修学呢?”“婆罗门!是为了断欲的缘故。”“阿..
舍利弗的年龄,随着无常的世相日渐增加,他已是将近八十岁的高龄,这一年在祇园精舍结夏安居以后,为着弘法度生,他不以为年老,不辞辛劳的请求佛陀准许他出外云游教化,佛..
目犍连尊者的故事佛的十大弟子各有擅长,那如何证得这些成就?要通过持戒、修定、经教学习得到。诸弟子中间,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共有六种神通,佛教讲六道,我们凡夫有没..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尽心照料着佛陀的饮食起居。有一天一大早,弥醯就外出乞食。乞食结束,尊者在返程途中,见到一处地势平整、清凉幽雅的树林。在树林的旁..
因果报应是佛教的根本理论。可是,有的人莫名其妙遭恶报,比如天生残缺,相貌襂人。这辈子也没做什么坏事啊,佛家便说,那是你上辈子为恶的果报。有的人呢,这辈子恶贯满盈..
过去摩诃迦叶尊者,证得解脱三昧,入深禅定,为使生死流转中福德浅薄者,能种下善因,得无量福报,因此在一日早上,尊者迦叶特别搭上佛陀送他的僧伽梨衣,至聚落乞食。看到..
佛陀和弟子们每日托钵乞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吗?其实托钵乞食是为了给众生一个增长善根的机会,使施主得到大福报,以下故事中的婆罗门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且化解了心中..
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阿那律尊者被尊为“天眼第一”。出家前的阿那律是释迦族的王子,由于过去生曾供养辟支佛,所以生生世世皆感得大富大贵的福报,衣食住行一切不虞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