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掌和尚事迹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可以说也是指我们;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种种众厄,贫穷困苦、忧恼逼迫者,我求佛菩萨加持让我现生没什么厄难;亦应恭敬礼拜供养,悔所..

死亡像什么呢?等于我们搬家一样。我们这一生搬家搬得不是很多吗?到了很多地方吗、走了很多处所吗?人的分段生,就像我们这些佛教徒佛教弟子没有大善大恶,不是人间就是天..

无论我们做做任何事,都要这样发心不论你织布,还是做衣服,随便你做哪一个工作,你心里想:我所织出的布匹呀,让人人欢喜,让人人都有衣服穿。衣服是御寒的、保温的、保护..

现在正是用功的时候,功夫用到什么地方,那只有自己心里明白。不过我在这里,想说个事情,尤其我们这个用功的人啊,可以说是没有透脱,没有达到父母未生之前的面目。那功夫..

我有这个感觉,恐怕在座的你们也有这感觉,你自己如果烦得很,坐也不是,睡也不是,走也不是,你就要注意了,注意什么呢?早晚早上早点起来,晚上晚点睡在佛前忏悔。(晚上..

选佛场,一念净心成正觉,看谁能在这里把世间一切的万缘放下,单单的的观当下这一念不起二念,不起二念明明了了、历历明明,这就是成佛的正因,所以叫选佛场。选佛场就是选..

信佛的人在修行过程中会有种种障碍,心生忧虑、疑悔。疑和悔是修道最大的障碍,是烦恼中最有力量的。我们对一件事情,不晓得是做好、还是不做好,比如说,在一个好的道场或..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业结集。定其轻重。南阎浮提众生。举止..

(安徽马鞍山小九华寺,离寺不远处乃采石矶,当时虚云老和尚坠江后被人从采石矶捞上,即安置在小九华寺内,故寺内建有虚老铜像,图为2013年绍云长老莅临给铜像举行安位仪式..

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那念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也可以生西方吗?当然可以!要知道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往昔的因缘是甚深。《悲华经》上告诉我们,过去..

如果你没有坚定的信心,怀疑,你什么也入不了。如果你创一个事业,乃至于说你想发财,你今天干这行,明天干那行,你挑来挑去,你哪里也发不了财。你得一门深入,久了也就精..

像我们一般的布施,是供养三宝,有的他功德感受得很大;有的虽然也布施了,一般;有的供养之后,一生受福;有的十生,有的百生千生,功德辗转增胜。是不是供养钱多少呢?不..

人的相貌本来很好看,但是一起瞋恚心,马上就变了,对人常起瞋恨心是不好的,果报是什么呢?一者是引火烧身,瞋恨就是火,你看他脸红的,自己烧自己身体,一发脾气心就乱了..

【又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一切众生。若见其身。若睹神变。若闻其说。无不得利。云何世间多不能见。】诸佛菩萨他有自然业,不假造作自然而现的。业..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获报如是。狱中有床,监狱也睡觉吗?那个床可是受罪的..

古来是有十行并下看书,他一看光翻。咱们看一行,字还没看清楚,他那眼睛一看都是十行。满清末年的时候,做湖北总督的张之洞,他就十行并下。我们在长春的时候,他第四代的..

打坐时如果有任何善恶境界现前,都不要执着。告诉自己,这是识心幻现,要坚住正念。即使是好的境界现前,也不要理它,《楞严经》讲:虽有圣境,莫作圣解,若作圣解,即受群..

南怀瑾老师与梦参老和尚相聚于太湖大学堂完整版

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调难伏。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就是这个样子,就是这么个个性,难调难伏,这不是我说的,是佛说的。那么这个众生要用什么方法来对治呢?就..

真实用功办道的人,首先要明了佛法的道理,尤其是参禅的人,应该清楚明白参禅用功的路头,换言之,知见一定要正确,如果知见不正,就算修得有一点工夫到后来也会出现种种偏..

今日是两个七的第二天。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各位来参加的日益增多,可见上海地方的人善心纯厚,福德深重。更可见人人都有厌烦思静、去苦趋乐的要求。本来人生在世,苦多乐少..

这用功,昏沉大的人,话头不得力,是没有用力参,没有在不明白上面来着手。心不归一,昏沉就大的很。再说,有的师父妄想多,止不住,放不下。为什么说放不下呀?好像我学了..

【修供养者。忆念一切佛法僧宝。体常遍满。无所不在。】修完了供养,你要静思。这是你在拜忏进了忏堂的时候,供养三宝、礼敬完了,完了就忆念。供养完了还忆念,忆念什么?..

【我闻遍知海。真实德无边。度脱诸有情。心欢喜敬礼。曾修无量福。今得礼尊足。愿无量劫中。常修多供养。】拜忏的时候有这么几句话,以前我找不到出处,后来看《十轮经》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恐怖是怎么招感来的?恐怖是业,贪求名利,贪求财富,患得患失恐怕得不到,得到又怕失掉。你的身、口、意三业,跟欲界、色界、无色界三业跟三界的果报..

我们一般的佛弟子,你得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说我自学看很多经论,你不能算佛门弟子,非得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得受三皈,从皈依佛开始。我们一般的从事相上说,..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自心的贪心是业感的感受与烦恼,烦恼是诸业的根本,所以贪欲是最根本的了,没有贪欲..

如果皈依三宝的弟子连坚定的信心都没有,对佛、对法没有信心,他又抱怨了,说:我没遇着个好师父啊!有些弟子问我,说:老法师啊,你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个好师父?我说:你要..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