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心学明济老师

那怎么才能得到快乐呢?佛陀告诉我们了,要少欲无为,要减少对欲望的执着。无为就是随顺自然,你就会得到身心自在。所以我们讲,学佛的目标是什么啊?求自在啊。解脱的表现就..

多欲为苦(网络图)这个地方讲到“多欲为苦”,就是讲我们对欲望越执着,就会越痛苦。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当我们的欲望大于我们的能力的时候,你这个时候也痛苦,苦不堪言。所..

财跟色这两种欲望当中,哪一种欲望最厉害?大家深有体会,色欲,对啊。普罗大众,都有认识。佛经里面也讲的很清楚,色之为欲,其大无外,普天之下如有一欲与之雷同,那没有..

我们学佛需要明白,做任何事情,必须心口如一。比如我们念一句佛号,很多人念佛号怎么念呢?在喉咙里面念,叫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个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嗓子也枉然。嘴..

学习佛陀的智慧,感恩世上的一切我们一直讲佛法是一个报恩法门,我们要知恩报恩,学习佛法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感恩,要知道这个世间谁对你有恩德,要报恩。在《佛遗教..

依教奉行才能打破执着这个依教奉行很关键,大乘佛法的教义就是要破除众生的执着。我们这些凡夫就是因为执着所以才会沦落生死,那众生的执着根深蒂固,要打破我们传统的思维..

心在哪里?你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心。在过去禅宗有个典故,二祖慧可找初祖达摩请法,断臂求法,问达摩祖师“如何安心?”达摩祖师答:“你把心拿过来,我帮你安”,他找来找去,..

选材要选德才兼备的人(资料图)古来大德告诉我们,用人不可造次,就是说用人不能随便。你用一君子,帮你吸引进来的都是君子,你用一小人,帮你吸引进来的都是小人。就好像我..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说,感别人的恩,改自己的过,道理要明白,你感恩感得喜悦,改过改得喜悦,因为什麽?目标清楚了,这辈子要成佛成祖。取法于上,得乎于中,要生到常寂光土..

我们要做命运的主宰者(资料图)每个人都有过去,也会遇见一些大大小小的挫折。不理想的过去是我们成功未来的良师,它抑或让我们学会做一个谦卑的人,这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优..

定位人生(资料图)佛门如何去看待成功和失败?对于成功的人生而言,每个人的定义和标准不同,看您自己如何定位。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而在于你奉献了多少。您..

2600多年前,伟大的佛陀放下国家,权利,地位,家庭走向了茫茫的大山当中。直至在菩提树下悟道,他依然选择三衣一钵,树下一宿将佛法教育普及。今天的我们虽然在学习佛法,..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学佛的人,不要去好奇这个那个问题。其实修行是管好自己。整天把自己的时间跟精力放在去发现别人的缺点上,叫浪费。应该整天要放在自己身上。所以..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学佛的人,不要去好奇这个那个问题。其实修行是管好自己。整天把自己的时间跟精力放在去发现别人的缺点上,叫浪费。应该整天要放在自己身上。所以..

闻思修(资料图)修学佛法要注重闻、思、修。要听闻佛法,思维,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如法修证”。在佛经里,大德经常用一些譬喻,叫“断器三过”。他把人比喻成茶杯,你..

按照佛法来讲,“高人”即是有智慧的人,他有广阔的视野,渊博的学识,看待问题很有广度与深度,在这种高人的指点之下,可以让你的人生少走弯路。“贵人”即是有福报的人,..

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成佛要经历这么久呢?因为有退转。就拿现在的众生来讲,在修学路上,往往会遇到两方面的问题让我们退转。一个是诱惑。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

瓦解设定,找寻幸福的本源我的童年在嘻嘻闹闹中度过,进入青少年时期后,可能是早熟的原因,面临越来越多的烦恼:玩伴的无处寻觅,哥哥的误入歧途等等,让我越来越不明白,..

我的童年在嘻嘻闹闹中度过,进入青少年时期后,可能是早熟的原因,面临越来越多的烦恼:玩伴的无处寻觅,哥哥的误入歧途等等,让我越来越不明白,应该怎么活才算活好?而之..

有些初发心的菩萨很执着,会产生很多疑问,佛陀既然让我们不住相而行布施,我们什么都不执着,三轮体空去布施,这个因地空了,那将来在果地还能不能得到功德?我们看经文中..

问:有些年轻人认为佛教善知识跟大学时的老师差不多,上课的时候是老师,上完课就没有多少关系了。是这样吗?索达吉堪布:现在个别大学有一些特别不好的现象,比如:虽然学..

布施得财富(资料图)学佛的都知道,命运不是掌握在别人手里,那么向财神求财,当如何求呢?财神,历史上确有其人,我们拜的文财神范蠡,这个人在历史上是一个政治家,又是一..

止语(资料图)很多人都片面地去理解这个问题,把止语当做一种邪见。人最容易造业的地方就是口业,最容易犯口业。心里不舒服了,马上嘴巴上就要讲,无事生非,祸从口出。这个..

问:世间的老师除了教学生做人的道理,还会传授谋生的技能;与之相比,佛教善知识好像更能获得来自弟子们内心的恭敬和尊重。原因何在?索达吉堪布:我等学子若欲精通殊胜经论..

《大方广佛华严经》(资料图)《大方广佛华严经》者,乃如来初成正觉,称法界性,与一切破无明、证法性之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说如来自己所证及一切众生性本自具之菩提觉道也。..

南怀瑾是一位读书宏富、贯通儒释道、修行颇深的国学大师。他对人生有着很多的精彩议论,夹杂在他对儒释道经典的解说中,每一句都体现着他的学问和修为,每一字都体现出一种..

一信徒问师:师父,为什么有些人一直没有幸运的遇见一位可以让自己看见光明的老师呢?师答:有强大的内心,就会找到自己想要的道路,包括我们对光明的向往,对老师的依赖。..

王祖贤父亲告别式后泪崩谈及:人生有什么比潜心学佛更重要王祖贤接受媒体访问,突然泪崩。王祖贤谈到未来,“未来我的重心就是‘潜心学佛’,尽量回向给大家,希望你们都好..

堕胎也是杀生特别我们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堕胎,堕胎也是杀生,杀人。我们以前的认识,觉得是什么?这个生命很微细,很小。但是在佛法里面讲,当形成名色的时候,名色是什么?..

一心学佛菩萨未曾染著色,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住一切诸三昧,所有功德悉回向。——《华严经》卷十五.金刚幢菩萨回向品此偈是说,菩萨在人间,也和我们一样,有色受想行识等..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