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初发心的人,再重要的就是一个信字。这个信字如果建立不起来的话,最高的佛法,最高的善知识,也救不了你。所以《华严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个..

我们要想求福德的话我们多分是求解脱的,但是我们也求福德,在你回向的时候,你要特别地回向。回向得愈大,功德辗转增胜不是那个物质多少,这是一般的物质供养。我们念经的..

出家真正要放下,然后要老老实实,坚持过着佛门这种清淡的生活。每天定一些功课,自己能够完成,不要定太多。然后一直坚持,不要忘记。无论出差出门也好,你都能够把它完成..

我自专心研学佛经以来,不知不觉已有十年的岁月了。在这些年头里,时感诸佛菩萨冥冥中在催我渐进无上佛门的境地。回忆往昔学经精力,可以说是专心一意,热忱之至。但是,一..

经文: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此段经..

八功德者:一、澄清,异此方浑浊;二、清冷,异寒热;三、甘美,异咸淡劣味;四、轻软,异沉重;五、润泽,异[氵+宿]腐褪色;六、安和,异急暴;七、除饥渴,异生冷;八..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我们以下引用永明延寿大师的《万善同归集》,他老人家把经论当中讲到念佛的十种功德。十种功德,前面的九个是约现世的功德,第..

宋朝的符仲信,家中赋有而又喜爱施舍,可是他到了三十五的那年,遽然生了病,病况还俄然的转危;并且自个还说出了从前到过阴间,遇到了几位老友向他问道:恩公!你怎样会到..

南北朝(梁)时,僧智藏,吴郡(今苏州市)人。住钟山开善寺。有个相士对他说:法师聪明盖世,惋惜寿数不长,只能活到三十一岁。其时他二十九岁,听后,不再讲经,去翻经典,找到《金刚..

一日,佛陀与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前往舍卫城弘法。佛陀没有进城,五百天人早已吹拂香风于各大街巷弄中,使污秽臭粪等不净物天然消失于地;不仅如此,还以香雨飘送润泽大..

儿子升初三,想给他找个好班。妈,跟哪位教师都相同。儿子的话让我霎时间放下了很多。是的,没有好坏,仅仅遇缘和福报不相同,悉数交给佛菩萨。身边的每个人都是来度化自个..

人与众生的不一样就在于人有礼义廉耻;当佛陀住世时,有这么一段故事:有一次佛陀带着僧团游化诸国,经过一个很小的国家,这个小国家的国王很景仰佛陀,听到佛陀要经过他的..

当然,这个地方就讲到,方法是很重要,观照力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想一个问题:我们每天持大悲咒,大悲咒总持观世音菩萨所有的功德。观世音菩萨持大悲咒的时候,不得了,成就..

佛教兴衰在人事的和合。在《涅槃经》上说:魔王要是看到有两个普通的居士在斗争,他内心起欢喜心,但是这个欢喜的相貌不是很明显;这个魔王要是看到两个住持正法的菩萨互相..

一日禅:善良是福报的基础生活的好与不好,与自身的福报息息相关。福报可以累积,也会不停的消耗。为大众发心,珍惜现有的福报,都是在累积福报。若不爱惜自己与身边的环境..

有一次,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城外的祇树给孑立园。这天,憍萨罗国波斯匿王盛装前往礼见佛陀,央求佛陀及僧团能在舍卫城住上三个月,承受他的供养。佛..

戒法跟善法的差别。这是论它的性质,要是讨论它所成就的,它的作用的差别。如《阿含经》当中讲到:受三皈依,守持五戒,以一个平常的居士,他发心受三皈依、守持五戒,他将..

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于诸经典,读诵通利,思惟分别,正忆念。阿逸多!是诸善男子等,不乐在众,多有所说,常乐静处,勤行精进,未曾休息;亦不依..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迦兰陀竹园弘化,每天早晨依惯例着衣持钵,到王舍城次序乞食。有一位火与婆罗门远远看见佛陀,马上准备很多甘美的饮食出来供养。可是通过二、三次往后..

唐朝有一位出家人法号必救,他俗世宗族身世都不详,住在王子烧身寺里面,掌理寺僧的职务,职位是都纲,所以咱们都叫他「必救都纲」。他道行恰当的高明,所以神鬼无不对他钦..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前已开导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绝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继长念,即向来以念佛为事者,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

佛陀说六根跟六尘接触,那个感受跟想像是没有体性的。没有体性的意思,是讲它的真实性不可得,不是讲它的因缘不可得。你依止这个感受、这个想像去造业,那的确是有果报的,..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