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花底坐浮屠

参禅人,有一坐三十年铁志,可以办道。此一法无长远心,无耐烦心,无向上心,无坚固心,不能参禅。何以故?如人钻木取火,益急益好,再精再妙,一口气将木钻热,一鼓劲钻出..

佛教宗旨,单以一心为宗。原其此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了无纤尘,清净无物。此中本无迷悟生死,圣凡不立,生佛同体,无二无别。此正达磨西来,直指此本有真心,以为禅宗..

真实用功办道的人,首先要明了佛法的道理,尤其是参禅的人,应该清楚明白参禅用功的路头,换言之,知见一定要正确,如果知见不正,就算修得有一点工夫到后来也会出现种种偏..

“禅”在印度语里叫禅那,在中国语叫静虑。“静虑”的静就是冷静下来的意思,就像水一样不动,波浪不起,这是静的境界,也就是止;“虑”是什么呢?正确的观察,正确的思维..

参禅人,最关重要是细行。缺细行,难入那伽。全细行,动行即定。我人由一念不觉,才有无明,无明只行细行,未入名色。今既复本细行,是知心源不远。初学行人,不知细行为何..

生活中要有一点禅意,才会幽默,才会开朗。禅,不是佛教所专有,禅,是我们人人本具的真心自性,它不是出生后才有,而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但是一般人却忽略..

参禅人,最要放得下,才有禅参,有心可用。世间事放得下,任我在俗存款,被人骗去;任我田被人占去:屋被人拆去:妻子跟别人去一儿女帮人家去:思之,尽去尽好!此不关我事..

祖师讲: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齐休。你们自己该知道用功,不管吃饭、吃菜、吃稀饭、饮开水,都是修行办道。惠明禅师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吃饭喝..

问: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绍云老和尚答:现在有些学佛之人,说参禅是顿超法门,乃上根利智的人才能修学,不是中下根的人所能行的,甚至互相毁谤,把禅净两法说成截然对立,..

从此以后,佛陀就叫迦留陀夷服侍自己,一步也不准他离开。有一天,他体味到参禅静坐的奇妙,对佛陀说:“我今天好像从梦中醒来一样。我在佛陀座旁参禅,到今天才体会到佛陀..

禅,称为教外别传之法。昔日,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摩诃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这样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诸摩诃迦叶。此后..

要想从这个话头入手,以念佛是谁入手,那没有别的巧妙,你只要生死心切,时时刻刻不管行住坐卧、吃饭穿衣要抓住这个念头。早上一起,一睁眼马上把念佛是谁提起。参禅也要有..

恩师密参上人,讳觉励,字密参,河北省安新县人氏。生于一九一六年农历二月二十五日,俗姓赵,名章印(小华)。少年时代,因家境贫寒,师父多数住在姑姑家里,等到姐姐出嫁..

问:师父,您刚才告诉我们当下一念,我们也知道当下一念是修行法门。我们有点执着,因为如少水鱼,当生开悟不是很容易,也想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可我们入的是禅宗的门,周围..

禅的变迁——参禅悟道话古今陈士强开有宋以来众多的禅宗语录、灯录、拈古、颂古、评唱,映入眼帘的是禅师在接引学人时展开的种种机锋语句。参禅者问:如何是佛祖西来意?如..

虚云和尚的禅法思想——读《参禅要旨》刘元春近现代中国禅宗泰斗虚云和尚(1840—1959)兼嗣五家宗风,复兴六大祖庭,主法十五道场,真修实证,人天师表,至今仍然对中国佛教..

禅宗一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绕圈子,不走弯路。人生所面对的,有许多问题,许多个为什么。我记得有一套儿童丛书,叫《十万个为什么》。小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没有几天时..

四、参禅方法前面宗杲禅师讲过,“心意识之障道,甚于毒蛇猛虎”。为了帮助学人摆脱心意识的缠扰,古来祖师大德采用了种种方便善巧,或擎拳,或棒喝,或踩踏,或逼拶,或扬..

第十章附录●神会大师反对神秀的十六字禅法:“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神会禅师之思想:一、顿悟,即立地顿超、顿除妄念;悟是悟无所得。二、定慧平等..

第九章真假开悟辨别宗镜录告诉我们,什么叫作悟了。书中提出十个问题,悟了的人没有不通经教的,一切佛经教理一望而知,如看小说一样,一看就懂,不须研究。永明寿禅师宗镜..

第六章密参禅师对真空、来果、虚云三位善知识不同方法的修学体会密参云:参禅这个法门,历代祖师说得很多,这件事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又称为是本份事,宗门下称为生死门..

第七章虚老论参禅(一)参禅的先决条件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著,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

密参禅师事略序一恩师密参上人,讳觉励,号密参,河北省安新县人氏。生于一九一六年农历二月二十五日,俗姓赵,名章印(小华)。师父自幼因父亲双目失明,家境贫困,没钱读书..

序大乘了义,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宗门参禅无门为门。其中妙意自世尊拈花、蝉带联辉。达摩西来,单传直指,毫无罗嗦。为后学之人,不得已而有方便之路。若途中境界,则不得分..

第三章认识路头为什么要懂忏悔、修忏悔“业障常会跟随修行的人”,不管这句话的真实性有多大,但对国内的某些佛教徒来说,却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不知道古代的佛教徒是否如..

十四日开示修行是天下最大的事情,别的事情都好商量。修行走岔路的也很多,你看吕祖说:“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用错心。”吕祖是道教的大祖师,见黄龙禅师而发明心地,..

第二章认识路头与消除修行障碍圣一法师云:“初发心个个勇猛,但须始终如一,严守戒律,方到宝所。每个人于无始以来所造业力不同,路途上所遭遇的境界也不同。虽到达有先后..

第四章认识路头、识别真妄及善调身心的方法(下面讲一则公案,说明断欲无求的重要性。谛闲老法师有一个弟子喜欢参禅,法师同意他到金山寺,参禅功夫用得非常得力,但还没有..

第一章认识路头与持戒因果的重要性古德云:“修道无别修,贵在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时休。”又云:“欲知山前路,须问过来人。”想用功办道,首先要把路头搞清楚。所..

《参禅路头见闻录》网络版缘起及上智下光法师简介2006年11月11日,中国当代佛教泰斗上本下焕长老百岁寿诞,末学有幸身为深圳弘法寺义工护法团文宣部之一员,与诸多世界各地..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