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有个村落,村人都非常铁齿,不信佛法,不信善恶报应,要度他们可以说很不容易。释迦牟尼佛就吩咐目犍连尊者去跟他们说法,去度他们。果然目犍连尊者一去,..

我们先把信解跟胜解做一个说明。信解其实就是闻慧,闻所成慧。他听闻以后知道这么一回事,但是这个法并没有在心中留下一种根。什么叫根?信、进、念、定、慧。这个五根不具..

在理和事的圆融方面,真正要了解,一定要到达心佛双忘的时候,才会会得那个真实义,这叫会须心佛双忘后,日照山川处处通。什么叫心佛双忘?就是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开始是有..

离相是谈空,离一切相,当下是要即一切法的。宗门下的人常常讲即心即佛。什么叫即心即佛?其实一心念佛就在即心即佛。不要一听劝人念佛就否定,是著相,要知道心佛众生等无..

知道这个真心和妄心,我们就了解,原来我们的缘影心之外的极乐世界也恰好正是我的真心,我这个真心就像大海那样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了解这个真如性海,我们现前一念的心性..

这个精进有两个内涵:第一个,专一;第二个,相续。但我个人觉得相续更重要。我自己在佛学院做教务主任的时候,我很怕一种人,主任,我一天拜一千拜。因为这种人过不了多久..

阿赖耶识的相貌差别,是就着阿赖耶识,因为不同的我见、名言跟业力的熏习,有共相、不共相跟无受生种子相、有受生种子相等。共相者,谓器世间种子。不共相者,谓各别内处种..

小乘的空义跟大乘的空义,有什么差别呢?小乘的空义,它的重点在灭色取空,也就是说它的空是对立的。所以从大乘的角度来观察,其实小乘的空,严格上来说,它是我空、法有。..

癸三、湿生相看第三段的湿生相。湿以合感,就是他对某一种东西贪爱,就产生一个和合,和合以后就受生了。他没有经过入胎的。由因世界执著轮回,趣颠倒故,和合煖成八万四千..

既知如上所说义理,必须依此谛信。自己见得及者如是信,即自己见不及者,亦必也如是信。仰信佛言,断断不可以己凡情不测,稍生丝毫疑念。方可谓真信矣。印光法师《与徐福贤..

阿赖耶识有两个功能:第一个保存种子,第二个把种子成熟变成果报,这两个功能一定要记住:一个含藏一个异熟。因地上你有本事造业,它就本事把它收藏起来,多多益善;第二个..

善导大师在注解上品下生的条件时只有一个但发无上道心。由于发菩提心的功德很大,就把这一念发心的功德回向往生,能得到上品下生的位次,哪怕其他的修行一概都没有做。但发..

你要追求珍宝,你要放弃果报,这是不两立的。你不可能又要抓着外在的,今生又要活得快乐,又要开显心性,没有这回事情。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没有你的份,你自己要做出抉择!..

先了解何为大佛顶,古人都说这部《楞严经》是开悟的《楞严》,开显我们本具的大佛顶的如来藏性,妙真如性。那这个悟,就是要向我们现前一念的心性去契入、去悟。所以这个大..

在净土法门如何发菩提心?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让我们觉得发菩提心有一个下手之处,而且比较方便。他次第地表述: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修净..

茶道是从中国禅文化中衍生出来的。这不仅因为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而且从文献中看,唐代禅门吃茶之风极其普遍,甚或丛林中吃茶也有一套极详尽的仪规,这从宋代宗赜的《禅..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了伤,这是否只是不小心,跟因果无关?这是属于因果的报应,如果说跟因果无关,那他为什么会受伤呢?你说:唉呀!他去..

问:受了在家菩萨戒,吃没有生命的鸡蛋、没有半月半月诵戒,犯什么罪?天因法师答:以汉传佛法来讲,蛋是不清净的,受了戒,学佛了,怎么还要吃蛋?还执着吃蛋?因为不能随..

问: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华语发音不准。净界法师答:其实这个不是一个重点。其实阿弥陀佛是法界身,他能够以各种身相出现,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这个我之前看过仁波切..

面对盲点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生命归零。因为你在枝末上,你根本没办法跟它对治的。就是说那你先把生命、把心带回家,你回光返照,看看你从什么地方来,看看你生命的原点。..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