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生活所拥有的各种物质,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无论是住的房子、吃的食物、用的交通工具、身上穿的衣服,还是我们所居住的环境,都称得上是物质现代化。有时我们会感受..
有个修行者被关在牢里,受到了不白之冤,出狱后,别人问他,在狱中你最怕的是什么,他回答说:我最怕的是对伤害我的人丧失慈悲之心。无论佛、道,修行中,都不能让愤怒和仇..
菩提(梵语bodhi),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涅槃(梵语nirvana),意译作灭、寂灭、无生、不生不灭之义。修行不与中道法门相应,始终不得菩提,皆是门外汉,与佛道无..
有个修行者,受到了不白之冤,别人问他,受冤之后你最怕的是什么,他回答说:我最怕的是对伤害我的人丧失慈悲之心。无论在儒、释、道的修行中,都不能让愤怒和仇恨蒙蔽自己..
一、缘众生的大悲我们先要明白:身处在六道轮回中的众生,无始以来没有一个未曾做过自己的父母。做父母时,他们都是无微不至地呵护我、恩宠我,最好的食物先给我吃,最好的..
我们现在生活所拥有的各种物质,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无论是住的房子、吃的食物、用的交通工具、身上穿的衣服,还是我们所居住的环境,都称得上是物质现代化。有时我们会感受..
修行人应该是有感情的,我想,我们应该是容易被感动,被感化的。很多人学佛后,懂了因果报应,结果别人遇到了危难,遭到了报应,就用因果来衡量别人。好像他遇到灾难是罪有..
首先,第一,经常慈悲的人,人会越长越漂亮,不会很凶恶,脸不会长得很嗔恨。第二,福气常随身。经常慈悲的人,福气是跟着你跑的。越是慈悲,你这个人越有福气。不肯慈悲的..
慈悲有几种,要把它分清楚。一种因众生而产生的慈悲,我们叫“生缘慈、生缘悲”,因为众生的因缘而产生慈悲心的。通常这部分中国人叫恻隐之心,现在慈济功德会发挥得都是恻..
孔子的“有教无类”,是对受教者无别的一种爱心,也就是慈悲心。杜甫曾发愿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尽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了千万间的华宇美屋,就可以让天下居无定所的人,..
从前,一个名字叫长安的人住在印度的一个小村落中,长安有个十五岁的女儿,长得很漂亮,叫罗雨。罗雨一向深信佛法,对父母很孝顺,村里的人很称赞她。有一天,一大伙盗贼闯..
“菩提”就是觉悟、成佛的意思,“菩提道”就是成佛的道路、成佛的方法。修行人首先得有一个目标,是为了今生和来世的幸福,还是为了自己解脱,或者是为了众生解脱。为了达..
菩提心的修法分三,一、菩提心的重要性;二、菩提心的基础——四无量心的具体修法;三、菩提心的修法。一、菩提心的重要性第二个内加行的修法是发菩提心。菩提心的修法说起..
◎真正的慈悲必须基于尊敬他人,尊敬众生,而且了解到别人(众生)和你一样都有离苦得乐的权利。◎所有的冲突与矛盾都是因我们的智力所带来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而产生的。◎在地..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成佛度众生,「度」是帮助众生离开痛苦,就像孩子生病,母亲会设法找到最好的医生一样。但佛跟我们说,当你想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忘了帮助自己,如果自己很..
问:顶礼大德!行者!感恩您的智慧法语,使我如获珍宝,心性豁然开朗,然当下慈悲心不足,恭请行者能否开示如何升起大慈悲心?当下不必呼唤你的慈悲心,只是坐着、站着,或..
我们一般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我想要去做。因为这个事情做了以后对我有好处,依止对自己有好处的动机做这件事情。当你度化这个众生,这个众生对你没有好..
第一世,他是高僧,虔诚无比,誓要参悟成佛。于是他苦修浮屠,僧行天下,却终未寻到寸朵莲花,但他始终不曾放弃!辗转流光,穿越人海茫茫,眉宇一瞬,红尘初妆,他和她陌路..
如何在动中修禅?动中修禅就是让我们的行住坐卧、饮食起居、言谈举止,时时处处都把握禅定的状态。就像我们现在坐在这里听课,等一下回去吃饭、睡觉,禅定的清明和觉察力,..
做任何善事为何都离不开菩提心?修行时为何首先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自利利他,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有了菩提心作基础,一切修行都会成为成佛的资粮,所以一旦有了发心,顺..
当别人打你、骂你、诽谤你、背叛你时,有一个方法可迅速消除内心的痛苦——此时在心里默默发愿:“不管别人对我怎么样,都愿见到、听到、接触、忆念我的人,尽快脱离苦海,..
有一次,佛陀在须菩提的故乡布教,乡人纷纷传说,说佛陀是一切智人,论到智慧,世间上没有人能够和佛陀相比。这样的议论早就传到须菩提的耳中,而且,他的父母跟随乡人,都..
淅淅沥沥的小雨敲打着湖面,荷叶田田涟漪着水珠,一朵朵睡莲在雨中沉睡着,任世间三千流沙朴素迷离也与它无关,就像湖面上的雾水一样飘来飘去,一如那般虚幻如梦。佛坐在五..
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的讽刺与挖苦,以包容对待他人的误解与过失。以前曾听一些出家人说过:慈悲是一种高尚的心态,是一种智慧的表现。然而,在人世..
黄昏,寺庙里静悄悄的,香炉里烟雾弥漫,和尚们正在吃晚饭。一个男人悄悄地溜进寺庙,来到功德箱前面。白天,男人曾来过一次,他看到很多人往功德箱里放钱。看看四周没有人..
我学佛的时间很长,虽然学得不好,但看的佛教典籍比较多,显宗的、密宗的,藏传的、汉传的、南传的都看。越学,越觉得佛的智慧不可思议。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佛陀的理念都适..
在大乘菩萨戒中,以“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来统摄全部的戒律:一切恶无不断,是摄律仪戒。一切善无不修,是摄善法戒。一切众生无不度,是摄众生戒。这就不仅仅是..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心,修的是一颗不污不垢、淡看浮华的平淡、平和、宁静之心。学会平淡,便会淡看荣辱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清淡的日子活出精彩;学..
佛陀的五百位释迦族弟子中,有两位比丘同名为须菩提:一位是大长者之子,另一位则是出身于皇族、在佛弟子中誉为着好衣第一的天须菩提比丘。由于天须菩提比丘在过去五百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