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能化解一切灾难

孔子的“有教无类”,是对受教者无别的一种爱心,也就是慈悲心。杜甫曾发愿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尽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了千万间的华宇美屋,就可以让天下居无定所的人,..

从前,一个名字叫长安的人住在印度的一个小村落中,长安有个十五岁的女儿,长得很漂亮,叫罗雨。罗雨一向深信佛法,对父母很孝顺,村里的人很称赞她。有一天,一大伙盗贼闯..

我们为什么说杀生能引起灾难呢?因为众生的心动了。有的人认为:“众生(此处指畜生道众生)的心和我们的心不一样。它跟我们人不是同等的,它应该次一等。或是说它的感觉、..

◎真正的慈悲必须基于尊敬他人,尊敬众生,而且了解到别人(众生)和你一样都有离苦得乐的权利。◎所有的冲突与矛盾都是因我们的智力所带来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而产生的。◎在地..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宽容;人一宽容,气就不会郁滞;气不郁滞,血就通畅,所以,心宽一寸,病退一丈。宽恕是一味良药,你在宽恕别人的同时,也就敞开了自己的心灵,此..

问:顶礼大德!行者!感恩您的智慧法语,使我如获珍宝,心性豁然开朗,然当下慈悲心不足,恭请行者能否开示如何升起大慈悲心?当下不必呼唤你的慈悲心,只是坐着、站着,或..

婆娑世界的苦啊!总是在一个接着一个的向人类走来,生命中的无奈啊!总是让我们的生活面临着诸多的考验。人生之苦,苦于因缘之变化。人生之苦,苦于生死之轮回,人生之苦,..

如何在动中修禅?动中修禅就是让我们的行住坐卧、饮食起居、言谈举止,时时处处都把握禅定的状态。就像我们现在坐在这里听课,等一下回去吃饭、睡觉,禅定的清明和觉察力,..

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的讽刺与挖苦,以包容对待他人的误解与过失。以前曾听一些出家人说过:慈悲是一种高尚的心态,是一种智慧的表现。然而,在人世..

黄昏,寺庙里静悄悄的,香炉里烟雾弥漫,和尚们正在吃晚饭。一个男人悄悄地溜进寺庙,来到功德箱前面。白天,男人曾来过一次,他看到很多人往功德箱里放钱。看看四周没有人..

我学佛的时间很长,虽然学得不好,但看的佛教典籍比较多,显宗的、密宗的,藏传的、汉传的、南传的都看。越学,越觉得佛的智慧不可思议。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佛陀的理念都适..

在大乘菩萨戒中,以“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来统摄全部的戒律:一切恶无不断,是摄律仪戒。一切善无不修,是摄善法戒。一切众生无不度,是摄众生戒。这就不仅仅是..

有一个出门办事情,到朋友家接受朋友的款待,朋友很热情,准备杀鸡给他吃,他呢,可能是看到这只鸡太可伶,平常他也不信佛的,当然也不吃素,但是这一天一到朋友家,看到这..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心,修的是一颗不污不垢、淡看浮华的平淡、平和、宁静之心。学会平淡,便会淡看荣辱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清淡的日子活出精彩;学..

在现代人的观念中,诃风骂雨,并无过失,依佛法言,过失就很重,为什么?千经万论所说,只有两个字:诚与敬。一旦诃风骂雨,诚就没有了,敬也没有了。古代不仅修行人,凡是..

我们经常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生气。曾经有人告诉我,有一次当他正在气头上时,因为忽然想起我说过的两句话:「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心中怒火立刻就像被清凉的甘..

一居士问:师父,供佛像怎么样才能供养得更好,不会给人带来灾难?妙祥法师答:佛不会给人带来灾难。他像太阳一样,永远给予光明和温暖,他不会带来乌云。我们所谓的供养得..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佛后,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到负责园艺的僧众人称园头正埋首整理花草。只见他一把剪刀在手此起彼落,将枝叶剪去,或将花草连根拔起,移植到另一盆中,或..

1.当月经时,可少礼拜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时.不可礼拜持诵.此语不通情理。月经短者.二三日即止.长者六七日方止。修持之人.必须念念..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长者,名叫婆持加,他常起瞋恚,乱发脾气,所以没有人喜欢亲近他。不过,婆持加却对外道非常地崇信与恭敬。后来,婆持加..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

要想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式,是慈悲。唐朝时,鄱阳湖闹水怪,经常兴风作浪,危害庄稼。就有人要去降伏他,有几个会持咒的出家人去,但第二天都死了。后来来了修行人,就..

如果孩子微笑,如果大人微笑,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如果每天我们都能够面带笑容,能够平和与快乐地生活,不仅仅我们自己,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将从中受益;如果我们懂得生活..

什么叫可怕的业力?现在的人杀戮太重,每天饭桌上吃的都是生命,怨气冲天,所以业力太可怕了。现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欲望太重,像狂风暴雨一样弥天盖地,我们躲都躲不及,没..

修行人应该是有感情的,我想,我们应该是容易被感动,被感化的。很多人学佛后,懂了因果报应,结果别人遇到了危难,遭到了报应,就用因果来衡量别人。好像他遇到灾难是罪有..

【经典原文】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梵..

从究竟意义来说,四无量心是我们每个人提升精神层面的四个科目,要达到究竟圆满,可能要到成就佛果的地位才能够究竟。这四种心态是非常具有正能量的,用现代的话来说,因为..

有这样一句俗话:“和气致祥,戾气致凶”,所谓“戾气致凶”即不祥和的气氛导致凶衰,戾气是指不详和的气氛。人与人之间闹矛盾,相互起嗔恨心,会产生戾气,同样,杀害生命..

中国古代信佛的官员中,唐代诗人白居易是一位最具佛教信仰和最有慈悲心的地方官。他在官场生涯中,始终心怀无限慈悲,为当地百姓和佛教寺院做了很多好事,深受民众和佛教信..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