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汉传佛教比较重视观想,七粒米和一些水、或饭施食。中国藏传佛教,因为莲花生大士的推动,所以比较重视上火供和下施食的烟供,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有一个烟供炉,晚..
“菩提心”是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大悲心”就是慈悲心,即予众生乐,拔众生苦之心。大悲心属于菩提心的一部分,即下化众生的部分。发菩提心首先要对这个世间生起厌..
菩提心的“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称“菩提心”,也就是..
你是一个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人吗?是不是只要管好自己的学佛之路就好?别人的事情和我有啥关系?自始至终只注重自我的人是无法得到最高最圆满的觉悟的。【原文】我终不..
慈悲,意即给诸有情快乐与快乐之因,并将诸有情从苦难与苦难之因中拔救出来。对众生发慈悲之心,即为慈悲心。慈是指带给他人利益与幸福。悲是指扫除他人心中的不利与悲伤。..
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成中文即无上正等正觉,指我们本觉佛性、本来佛,是无上的正等正觉。“无上”即十方世界凡夫、声闻、缘觉及外道没有超越其上的。“正等”即三..
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发誓要找到他所寻求的东西,在第四十九天早上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后的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佛祖到底在菩提树下悟了什..
今天所讲,就是深契时机的药师如来法门。我近年来,与人谈及药师法门时,所偏注重的有几样意思,今且举出,略说一下。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今所举出的几样,殊不足以包括药师..
发菩提心,即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佛教经论..
我们学禅常常接触到“众生即佛”、“烦恼即菩提”这样的句子,感觉到非常矛盾,不能统一。众生明明是众生,众生是热恼痛苦、愚昧不觉、自掘坟墓,而佛是光明解脱、至高无上..
我们无量劫来也造作了很多的恶业,但是大家应该明白,业都是由心造的。《华严经》中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罪业既然是由心起,也要从心..
对于财富,大部分人都希望拥有越多越好,大家都喜欢积累自己的财富,然后花钱享受生活。大家对于怎么赚钱都非常感兴趣,所以市场上冒出很多关于如何获得财富的书籍和课程,..
噶举大禅修师波卡仁波切开示——如何发展菩提心,对治瞋恨叮咛一:滚滚红尘俗世中,虽想不被沾染,但却常被外境烦恼困惑着,这时需提起正念,就如同蜜蜂采花蜜一般,不探究..
慈悲不是营造一个温室很多事情,你照顾了他,事情就做不了了。这就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无常。无常是所有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件的共同背景和基础,所以慈悲呢,不是给那..
第一个问题:如《无量寿经》佛言,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请问师父什么是菩提心?如何发心?这个菩提心哪,也就是清净心。我们说发菩提心,不是嘴上说“我发菩提..
同样是空观、假观,这二个法门是完全一样,内涵是一样;但是为什么凡夫修空观、假观的时候,障碍重重;圣人修空观、假观的时候,是“摄一切经皆现前中”?因为我们凡夫修空..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
佛功德不可量。究竟佛功德在何处呢?在我们心中,佛即心,而心即佛故。然心又有何功德呢?心有觉悟之功德,我辈众生心迷,故无功德。然众生本有功德与诸佛之功德不差毫厘。..
禅是什么?从烦恼与菩提关系的角度看,禅是烦恼与菩提不二,或者说,即烦恼而菩提,不离烦恼而得菩提。这也是慧能禅学不二法门思想的体现。众生心中充满烦恼,贪嗔痴是三大..
“戒能开发菩提本”:究竟什么叫戒呢?戒就是止恶防非,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你能诸恶不作,就是息灭贪瞋痴;你能众善奉行,就是勤修戒定慧。你勤修戒定慧,就是开发菩提本..
发愿对学佛者相当重要,发愿时,只要不发有损与他人利益,而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愿,此必与正法相应。严格说来,发愿并无忌讳,在入佛门受三归依之际,就发过清净庄严之愿..
【经典原文】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楞严经》【经文解释】假设一切的比丘,以及修学佛法的在家居士,心就..
“菩提”,翻译为“觉”,这里是指“无上菩提”:成就无上佛果的“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全称“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上正等正觉心),即是成佛的心;“发..
有个修行者被关在牢里,受到了不白之冤,出狱后,别人问他,在狱中你最怕的是什么,他回答说:我最怕的是对伤害我的人丧失慈悲之心。无论佛、道,修行中,都不能让愤怒和仇..
菩提(梵语bodhi),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涅槃(梵语nirvana),意译作灭、寂灭、无生、不生不灭之义。修行不与中道法门相应,始终不得菩提,皆是门外汉,与佛道无..
有个修行者,受到了不白之冤,别人问他,受冤之后你最怕的是什么,他回答说:我最怕的是对伤害我的人丧失慈悲之心。无论在儒、释、道的修行中,都不能让愤怒和仇恨蒙蔽自己..
一、缘众生的大悲我们先要明白:身处在六道轮回中的众生,无始以来没有一个未曾做过自己的父母。做父母时,他们都是无微不至地呵护我、恩宠我,最好的食物先给我吃,最好的..
从前,一个名字叫长安的人住在印度的一个小村落中,长安有个十五岁的女儿,长得很漂亮,叫罗雨。罗雨一向深信佛法,对父母很孝顺,村里的人很称赞她。有一天,一大伙盗贼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