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简介

作为一个佛教徒,比如说我们没有证悟、我们没有顿悟,这些都没有问题,我们可以慢慢来。但是我们连因果上的一些取舍都没有做好的话,那我们是没有资格做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我们对这个佛法,绝大多数的人一直都有一种误解。是什么误解呢?譬如说轮回痛苦、人身无常,这些时候很多人总是把这些跟悲观、消极这样子的词汇连在一起。其实根本就是跟这..

那么佛教它在讲什么呢?它就是在讲我们如何面对生老病死以及各种各样的痛苦的方式。佛教并不是叫我们逃避现实,也不是很悲观的一个人生的态度;因为释迦牟尼佛他知道,这个..

我们今天现代人的这个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以及各种各样的压力,在这种高压的生活下,每一个人的内心变得非常非常的浮躁。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感觉不到轻松自由自..

慈诚罗珠堪布新作《嘱托》新书《嘱托》是一本来自于2500年前佛陀的爱,是佛陀对如今佛子深切的叮咛。佛陀在入涅槃之前,特别交代后学者学习“四依法”,用这四个标准辨别佛..

核心提示:慈诚罗珠堪布,1962年出生于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22岁时在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剃度出家,作为晋美彭措法王的侍者、翻译常随左右。经过二十余年的佛法修习,最终获..

西方死亡学普遍认为,脑死亡——心跳、脉搏、血液循环停止,瞳孔扩散,就是死亡的标准。但很多事实证明,即使这些标准已经出现几十小时以后,人仍然可以活过来,所以这并不..

世人错误解读死亡,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人类对死亡,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有些人认为,人死了以后,就一切都结束了,最终归于尘土;有些人认为,人死了以后,会变成鬼;另外一..

中阴身能看见活人,却不能为活人所见。修禅定到最高境界,呼吸停止人不会死。西方死亡学普遍认为,脑死亡——心跳、脉搏、血液循环停止,瞳孔扩散,就是死亡的标准。但很多..

证悟空性的人,在进入空性境界时,用脚踩石头,如同踩在柔软的泥土之上一般可以留下清晰的脚印。如果他们没有进入空性的状态,也与我们凡夫一样,他们脚下的石头也同样坚硬..

因果循环,错综复杂,贯穿三世,唯有佛知。什么叫做因果呢?比如说一个人去偷盗,偷了东西以后,在他的身口意中哪一个是因呢?我们经常讲的业,在这里和因是一回事。偷盗人..

讲课之前,请大家发愿:“为度化天边无际众生成就佛果,我今天认真听法,精进修持”!为什么要修五加行?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们每一个人在修行道路上会不会取得成就,都取..

编者按:虽然佛教宣讲无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取舍因果、行善断恶是必须遵守的宇宙法则。杀盗淫妄结果必定堕地狱、变饿鬼或变畜生,为此常人仍应敬畏因果、相信轮回,尽量..

行十不善业有什么样的果报呢?每一种罪业都有四种果报:1、异熟果;2、等流果;3、增上果;4、士用果。1、异熟果。如杀生要堕地狱;偷盗要堕饿鬼等等,这在书上讲得很清楚..

曼茶罗是什么意思呢?曼茶罗是梵文“满扎纳”的音译,“满扎纳”在梵文中有很多种含义,在这里就是“坛城”的意思。曼茶罗为什么要供修曼茶罗呢?是为了证悟大圆满,也就是..

我们生病的时候怎么办不要说是我们,连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以后,也会示现生病,生病的时候也会去看医生,医生还配药给佛陀吃。作为佛教徒,如果能有比较高的证悟境界,则疾病..

自年少时即开始了精神之道的追寻,求法多年,曾由印度、西藏、尼泊尔、不丹等诸多当代大成就者与法王处获得佛教金刚乘四大派(宁玛、噶举、萨迦、格鲁)的直接法要传承,是一..

目前汉地居士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喜欢讲神通。比如什么神奇的梦境啊、自己看到什么佛菩萨啊等等,一门心思地去追求这些“境界”。但是,即便今天有个人可以从这个大厦..

今天讲一个比较简单的题目,叫《佛教徒的生活模式》。内容虽然简单,但对修行人来说还是很重要。作为一个佛教徒,究竟该怎么样生活,释迦牟尼佛早就给我们制订了一个模式,..

一、剿灭嗔恨,当务之急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贪、嗔、痴烦恼随时可见,无所不在。身为大乘初学者的我们,也经常会像非佛教徒一样,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的结果不要说..

很多人学佛多年,仍然是烦恼不断,进一退九,没有获得甚深法益。究其原因,无外乎“开源”与“截流”二者没有做好!所谓“开源”,是指发心。须发广大菩提心,“只为众生得..

阿底峡尊者,印度人,为藏传佛教后弘期举足轻重的代表人物。在西藏期间,他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窍诀与法门。其中有些是他自己亲自撰著的论典,有些是他和弟子之间的对话..

佛教的因果学说,可以从三个部分来介绍:第一,因果的本质,也即什么是因果;第二,因果学说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第三,释疑。一、因果的本质大乘佛教的《稻秆经》与《缘起经..

一、无明的危害《大乘阿毗达摩》与小乘《俱舍论》中,把我们的负面情绪称为烦恼,并将烦恼的种类分得非常清楚。一般的心理学与医学,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描述烦恼方面的词汇。..

对每一个人来说,死亡都非常重要,因为这是每个人不愿意面对却又必须面对的现实。在普通人眼里,死亡是一个黑暗的未知区域,充满了绝望、神秘、痛苦与哀伤。几乎所有人在面..

编者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在佛教教义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很多人看到“因果、轮回”四字,第一反应恐怕还是封建迷信,或者认为根本没有什么轮回。他们往往会说:“谁..

慧深大师,俗名苏茂和,六安市新安镇迎水村潘庄组人。1982年到九华山出家,潜心苦修,研习佛法。历任九华山拜经台、慧居寺、旃檀林住持,九华山佛教协会办公室主任、副会长..

做了善事以后,一定要如理回向。因为善业在没有成熟前,就有可能遭到损坏。何种情况会毁坏善业呢?第一、发瞋恨心。在大乘佛教里,所有烦恼中最严重的就是瞋恨心。生起严重..

无论是否有信仰,谁都逃不出因果的制裁。戒除、禁止、杜绝一些不好的、不健康的行为,适当地规范、调整与约束自己的心理与行为,这就是持戒。现代社会真的非常需要自我约束..

编者按:我们常听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善恶报应不一定被我们看到,反而经常出现“恶人风光、好人遭殃”这种现象。这是不..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