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念佛人都是愚夫愚妇”,好像他修参禅的、或者止观的、或者持咒的就很高明。一看到念佛,“这是愚夫愚妇所修的浅法”。现在还有这么一个看法。他不知道这个念佛..

面对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时,立刻就会暴露出所有的缺点。作为佛教徒,不是接触到一位西藏的喇嘛,就是学密宗的,也不会因为接触的是一位和尚,就是学显宗的,最重要的是以心..

我们的耳、目、手、足都是作福的工具虽然我们没有钱,但我们的耳、目、手、足都是作福的工具,修福德的工具。这就是佛法告诉我们的智慧,即使没有钱,你有智慧也能修到福德..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者一起前往波婆城,尊者回答:“是的,世尊!”阿难随即严整衣钵,与诸大众随侍世尊,经末罗城来到波婆城的阇头园。当..

人的嘴巴可以做很多功德,除了念经是一种外,还有劝世,劝告世人怎么做。中国的圣贤,他就是靠嘴巴来教化。这次讲,劝人珍惜粮食和水。现在是春天,以前皇帝到了春天,都要..

一信徒问师:师父,怎样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呢?恳请您慈悲开示。师答:先给您转一个佛陀的故事吧,给您的问题做个参考。佛陀从俱萨罗国回到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此时,..

《集颂》:“诽谤大乘菩萨藏,背舍佛说深广法。说像似法乱正教,以自爱乐令他转。”“菩萨藏”就是指“大乘”,“深广法”也是指“大乘”。天台宗讲的“藏教”、“通教”、..

佛前供花的功德(资料图)我们先讲个故事,在藏经中,有一个印度人,捡了一朵花,花是金黄色的,很庄严。他想先插到他脑壳上庄严一下,后来一想这个脑壳是无常的,他要是死了..

在佛教里头讲啊随喜功德,就是别人发起了,我们随喜参加、随喜赞叹、随喜出力,就是把这件事情圆满。而且呢“普贤十大愿王”也说了随喜参加呀!这个随喜功德是非常大的。所..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向比丘们开示: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在八种因缘下行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是哪八种呢?一者,善于观察适当的时节因缘而行布施。二..

依藏传佛教所说:藏历正月一日至十五日是为释迦牟尼佛神变月,于本月(即印度历法之白月)中所造之任何善业与恶业,皆自辗转增盛为十万倍之业缘,故又称神变月为“十万善恶业..

佛法里讲,遇到贫穷的人就是遇到福田了,心里应该感到高兴,这是机会啊!可我们哪有喜悦啊?我们组织放生的时候,有的人心里就想:“不是前几天才放过么,怎么还要放啊?”一..

我希望在建设寺院的机会前,都能平等的播种福报积累资粮佛经中有云:生活中,用钱财可以做的七种功德有:建造精舍;建造藏经阁;建造僧人的住所;提供僧人的衣物饮食;照顾久病..

菩提心(资料图)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不是轻而易举就能生起的,先要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给大家介绍《十法经》中开示的生起菩提心的四种方法:第一,了解菩提心的功..

“去来现在佛佛相念,得无今佛念诸佛耶,何故威神光光乃尔”。阿难见到佛现出这样的大光赫奕,他就猜想思惟:“是过去、现在、未来佛佛相念吗?”这“佛佛相念”真的跟后面..

过年期间,相信很多市民在去寺庙上香祈福时,看到水池或者一些器物上有硬币、纸币,自己也忍不住摸摸裤兜,掏出些零钱想去投一投,以便图个吉利。成都宽窄巷子一个观光水池..

一信徒问师:师父,我们在家信徒不能去“讲经说法”,那如何去行菩萨道利益众生呢?师答:如果我们做不到“讲经说法”,就必须从品德上着手。修行是什么?就是修证错误的行为..

问:既然佛法是真理,为什么不能利益每一位众生?索达吉堪布:世尊曾说:“不敬我教法,见我有何益。”闻法者必须要有恭敬心,否则对自己不一定有利。正如从天上降下时雨的..

功德回向无漏缺我们是凡人,一旦离开了佛堂,很快就会忘记自己是修行人,所以面对很多世俗的事情时,难免会产生烦恼;一旦有了烦恼,贪、嗔、痴、嫉妒、傲慢等就会自然表露..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

宋朝高宗绍兴年间,太尉吕惠卿,学问甚好,也精通佛理,曾注释《华严法界观》,并出过一本叫《新意解庄子》的书。有一次,他外出巡视的时候,乘兴游访五台山,到了中台的地..

摘自《54届楞严法会》答:功德不可论。《金刚经》讲了,无有功德,才可以说功德。如果有功德的话,那功德就有真实,有大小,有多少了。那哪来的功德?实际上,功德是没有形..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

圣僧”在大乘佛法里指的是几地菩萨?有人问“圣僧”在大乘佛法里指的是登地菩萨以上?是几地菩萨?“再来人”指的是几地菩萨?诸位善士!佛教以三宝为中心,所谓三宝,即是佛、..

请示最吉祥(资料图)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吉祥经》,顾名思义,就是探讨如何获得吉祥的一部经典。夜深人静,有一位天神代表天界和人类恭敬地..

众生各有宿世因缘,所以根器各有不同。上根之辈,深明生死事大,不愿沉沦轮回,于是发心修行,积功累德,自化化他。世间则多中、下根人,沉迷欲网,以苦为乐,犹不自知。佛..

问:我们如何能在关心他人利益和发展自己内在特质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答:以轻重顺序而言,一个人必须先顾及自己的内在发展。这同时是道次第法门的三种范围的原理,或称..

问:一般人遇到身心上的痛苦,都难以接受,倍受折磨。大乘修行人是靠什么方法来面对的?索达吉堪布:对一个普通人而言,不愿接受痛苦、强烈地执著安乐,这种分别念一直在不..

塑佛像、做布施等善事,功德非常大,对于大乘修行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修持方法。有些人通过各种方式劝大家捐款、布施,然后拿去塑佛像、建道场等。若是发心不到位,最好不要..

说不舍菩萨业供养,就是告诉我们一切恶业不去造作,一切善业都要努力地来作。菩萨业,就是六度万行,专门忘我利他的事业。就是说发了菩提心当然要努力地来作菩萨的事业,让..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