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法怎么修

每逢小年的时候,中国民间都有“扫年”的习俗,所谓扫年,就是把家中的角角落落都彻底打扫,以崭新敞亮的面貌迎祥纳福。在佛门中,扫尘除垢自古以来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

在佛教流行的地区,学佛风气很兴盛,往往有很多人把佛法当学问研究。从学术的角度看,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好;但在修行上,对听闻到的法,是不能单纯作为学术来研究的。佛法..

问题:有些瑜伽的传播者说:“瑜伽距今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而佛法才两千多年。佛法是来源于瑜伽,是从瑜伽里分出来的。”在佛法里面,弟子从未听过这样的说法,想知道他们..

“无我”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指外道所执的“实我”及凡夫所妄计之“我”是空无的;为三法印之一。在佛法中“离有情义”、“依他起义”和“无动作义”,都是说明无我的道理..

信仰和真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福报去承受的。六祖慧能大师说,天上下暴雨,地上小草会被冲垮,因为它根基很浅。但是天上下再大的雨,到了大海里面,大海不会有任何波澜,不会..

这周我们学《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法义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呈现给我们,生动活泼,浅显易懂。导师首先讲人生佛教的意义和内涵,其次讲人生佛教弘扬的现状,最后讲佛法弘扬..

比丘尼中喜行恶法的是偷兰难陀。她虽剃发染衣,但她泼妇似的性情一点都没有去除。佛陀对她像对迦留陀夷一样,常常呵斥她,但没有把她逐出僧团。偷兰难陀最讨厌的就是大迦叶..

由于无始以来烦恼业障的染污,人们大多具有各种各样的心理缺失,刚刚接触到佛法的时候,没有经过系统的佛法熏修,或者没有明师的引导,或者受到缺乏正信正见者的误导,或本..

佛陀在祖国逗留了约三个月左右,然后带领弟子们回到祗园精舍说法。经过数年,又回到竹林精舍去安居。在北方有舍卫城的祗园精舍,在南方有王舍城灵鹫山的竹林精舍,这都是佛..

佛陀带领着一千余名弟子,住在竹林精舍里。这些弟子们都以佛陀为中心,共同过着渐渐形成的僧院生活。在佛陀还没有到王舍城来以前,已有很多皈依佛陀的弟子,他们奉了佛陀的..

一、法的三种语义:文义法、意境法、皈依法佛经中说到的“法”,不是指法术神通之类的,“法”的梵文是dhamma,音译是达摩。通常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文义法”,即跟“义..

我们今天能在一起真的是很不容易,因为你们每个人的事情都很多,家庭的事啊,工作的事啊,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挺多的,而我下山来到汉地一次也很不容易,这样的机会非常少,所..

1、众多法门中,以念佛法门最为方便,2、我将以之作为普度众生之法!3、法藏比丘经历了五劫长时间修行,去芜存菁,4、最终构思了其心目中集十方佛土之美好于一身的绝妙净土..

1、你的心愿也能如愿。2、请佛慈悲垂示十方诸佛美好的佛土,3、以及庄严净土之法,我必如法修行。4、于是世自在王佛便宣说了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的境界和不同的修行法门。..

皈依后从「五乘佛法」认识释迦牟尼佛所说法的「整体面」。就是:1、人道的修行方法。2、天道的修行方法。3、声闻行者了脱生死的修行方法。4、缘觉行者了脱生死的修行方法。..

有时候觉得,人只要一直做善事就行了,花大量时间学习精通佛法是否有必要?为什么说一切都是痛苦呢?任何事情始终持续下去都会越来越痛苦。这段话的道理,可能宗大师在中观..

佛法的基本思想02——在网络佛学班的开示之一济群法师5月23日:佛教的情爱观去年,我曾应邀在南澳亚德来德大学做过一个有关“谈情说爱”的讲座。我们的人生是以情为本的人..

小乘释教原始释教及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时形成的约20个释教部派及其学说的泛称。小乘释教又称作上座部释教或南传释教,是释教最基本的两大派系之一。小乘释教与大乘释教..

——写在同喜班结业时转眼,加入三级修学快一年了。回想我这一年到底有哪些改变,要说变得更慈悲了,更有佛性了未免有点牵强;要说没变化,又觉得自己心行平和很多,很多观..

参加修学的这段时间里,我的学习态度确实做到了真诚、认真、老实。我一开始不喜欢读书会,不明白为什么要摘金句还要发言。咨询法丰师兄后,我带着各种问题开始学习。尽管对..

哲学所说的“唯心”,是以“心”为第一性。佛教讲缘起,在缘起法中,没有所谓的第一性。所以,“物质第一性”和“精神第一性”都不符合佛教的缘起法则。佛法认为,世间所有..

佛法是人生的智慧,是生活的智慧。如何让人们摆脱对佛法的误解,济群导师应《人世间》记者的问题作了一次交流。读这一课,再一次感到自己的幸运。普通大众听闻佛法极其不易..

富楼那做事很沉着,很稳重,僧团中的人和事,他都是经过再三的考虑才肯表示意见。唯对于弘法布教,则永远是那么热情,只要有机会播撒菩提种子,从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永..

在大乘教和小乘教当中,这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属于大乘的顿教。顿教里面也包括圆顿之教。为什么这部《观经》念佛法门是顿教呢?对业力凡夫,发心修行到圆成佛果的过程,..

说起须达长者因布施精舍给佛陀,而能借舍利弗的天眼通看到天上的宫殿,关于舍利弗的眼睛,在他往昔因地中大概是六十小劫以前,行菩萨道时,有这么一段故事。舍利弗发心修菩..

这部论,是学习大乘佛法的理论基础,是世间最好的心理学著作。 这部论,只有708个字,但将人心、世界、烦恼等,解读的简单而深刻。 有了这部论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才能更..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