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机缘不容易得到,大家共同聚会共同修行,所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像这样一种法会共修,更是不容易得到。何况有诸多的善友,相互地提携,相互地关怀,相互地成就..
第一卷五、所被根器前明本经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今当更明,万类之内,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谁是当机。夫根器有“是器”与“非器”之别,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故名非器。《疏..
一个人是否可交,判断起来也不是特别困难。只要能够知恩报恩,这个人就值得交往、亲近。具足智慧、人格高尚的人,对于他人的恩情,会永远铭刻于心,时时提醒自己。没有能力..
用心思惟──知恩感恩佛法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就是要我们“知恩”、“感恩”、“报恩”。知什么恩?知父母、师长、社会、国家及三宝的恩德,并且进一步感恩、..
佛教故事:这只麂子舍命报恩,它的精神远远超越了大多数人
佛陀见大众皆有愧意,即欢喜的告诉大家:“想报答父母的恩德……”
佛教故事
绍兴人周某,为贼劫至湖州。贼魁甚悍,一日有狗遗矢①于地,贼魁怒,尽杀其所畜之狗。最后一黑狗,哀号若求免者。周颇与贼魁善,力请勿杀,从之,周以此狗寄养他所。居数月..
佛教故事:大鳖报恩看故事明因果
第一卷三、一经宗趣经之所崇向者,名之为宗。宗者要也。全经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径也。故知宗者,为全经之纲领。纲举目张,领提衣顺,是故于辨体后,首应明宗。体是理,宗..
第一卷二、本经体性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正体。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实相无相,亦无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无相者,..
第一卷一、教起因缘教起因缘者,明大教所以兴起之因缘。初明大教与净土法门之兴起。次则详述本经兴起之因缘。夫一切法,不离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
第一卷四、方便力用如《大毗卢遮那经》云:“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结归,大智之显现,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继体性宗..
湛江遂溪玉泉寺2009年11月念佛七法会开示录(11-3上午)报恩念佛之法(上)我们平时讲的是念佛报恩,现在,我们说报恩念佛。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念佛报恩是我们为了解决某一件..
增一阿含经解说水野弘元一、汉译增一阿含经现存汉译增一阿含经五十一卷,日本大正藏作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GotamaSam=ghadeva)译,系由其底本──高丽版大藏经的记载..
中阿含经解说水野弘元一、中阿含经之翻译现存汉译中阿含经六十卷,一般认为系由僧伽提婆(Savghadeva)所译,在首都建康(南京)之东亭寺译出(东亭寺为东亭侯王珣,即王元琳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