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做到“视众生如佛”的三个秘诀(资料图)文:太桥旦曾堪布在我们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很少有关于“众生相依”这个道理的宣传和教育,但事实上,如果离开他人,我们谁都无法..

在“莲师七句颂”之后,我们持诵十二字的“莲师心咒”。这个心咒乃是佛陀十二支法教的精髓所在。这十二个咒字能够清净十二因缘——此十二因缘使众生不断产生无明与痛苦,也..

我总结了佛教的四个特点,“四和”是佛教的特点,世界和平,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人人和爱。这就是佛教的精神。这样的信仰对社会有好处,人人向善的话,社会会稳定发展,对..

主持人:现在到汉地来弘法的活佛和仁波切比较多,您跟我们网友说一下,我们怎么来判断真假活佛,或者我们怎么来依止善知识?多识仁波切多识活佛:现在啊,真假难辨,以前很..

活佛转世,这是藏传佛教独有的一种制度,开始于噶玛巴三世。活佛在藏文上翻译不是活佛的意思,是化身的意思,祖古,就是化身。转世的不一定是佛、菩萨,普通人也可以转世。..

主持人:那您介绍一下您自己的经历吧,您当时是怎么被认证成灵童的?多识仁波切多识活佛:我自己觉得不是什么转世活佛,前面说了,活佛转世是一个制度。当时要按照活佛的选..

主持人:是不是只有认证成活佛才能接受这样的教育?多识活佛:不是,一般对活佛要求比较严,还有培养模式,有的地方也不一定。但是藏传佛教里头,不管是顶级活佛,达赖、班..

第一念无明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为什么有无明?无明到底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什么时候开始的?有两种答案,一是究竟的,一是相对的。就是因为我们有无明,之所以我..

多救生灵增添寿命在宋徽宗宣和年间,有个很有钱的商人,名字叫杨序。在二十八岁的时候,梦见一位神人告诉他说:“你再过十天,就要死了。但是你能够救活一万条生命,可以免..

在佛的眼中,每个众生都如一个透明的水晶球,任何起心动念,是善念还是恶念,佛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们会因为你遭受苦难而同情你,也会因为你获得快乐而为你高兴,但是..

你是不是又因为“拥有”而苦恼了一九九三年我刚到国外,看到很多人为了吃一顿饭,要开一个多小时车,去到好一点的饭店,还要等位,觉得很奇怪很麻烦,不就是吃顿饭吗?那时..

珍惜来之不易的今生时光,才是不枉费此生的明智旅程!意志不坚的人易屈服于诱惑,而坚强的人则不易动摇。摩诃迦罗与小迦罗俩兄弟,平日往来各地经商,是以此为生的生意人。..

从佛陀时代至今,法赖僧传,作为凡夫俗子,你现在不可能和佛菩萨的境界一样,所以还是要踏踏实实地跟着具德上师闻思修佛法。作为在家居士,不少人觉得自己懂得多,修得好,..

鸦片变成毒品,是人的问题,不是鸦片的问题随着我们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开阔,表面上好像越来越聪明了,可是所作所为,却让自己越来越寂寞、越来越痛苦、越来越..

当灾难离你远去,这就是福报我们最恐惧、最害怕失去的就是生命。可生命从投胎到这个世界开始,就在一分一秒变老,随着无常逐渐走向死亡,只是我们平常没有觉知而已。很多人..

将利益众生变成实际行动,这是成佛的必经之路。佛教徒一直把利益众生挂在嘴边,可以说是“为人民服务”的升级版。因为佛弟子不仅为人类服务,还为六道一切众生服务。在每一..

做每一件事情,都是从发心开始的。学佛的要领,也在于如何用心。所谓修行,固然是对行为的修正,但关键还必须善用其心。所有修行方法,归根结底是用来帮助我们调整心行的。..

父母、兄弟、姊妹、丈夫、妻子、儿女等虽是亲人,亦是利益的结合。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表现为暂时的合作,能想到一起,说到一起,做到一起,成为一家人。一旦利益没了,这种..

做一切工作为众生文: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遵行“三殊胜”按“三殊胜”为:初善——前行发心殊胜;中善——正行无所缘殊胜;后善——结行回向殊胜,以基本良好的动机来供献服..

学佛人要有威德《佛说无量寿经》中法藏比丘赞叹世自在王佛“光颜巍巍”,即他的光明显赫,容颜非常地庄严。“巍巍”有高山仰止这样内涵的一种形容。那这个佛的身相光明透显..

电影《星际穿越》里面有一个场景,土星附近有个大的虫洞,这不是自然形成,而是由高智慧生命设计的虫洞,人坐在宇宙飞船上,只要飞进那个虫洞就超越时空了。片中科学家们猜..

遥指海东新月上,后世的禅宗,把祖师悟道的故事编集为指月录。佛在《楞严经》上说,一个人问月亮在那里?有人用手指向月亮,说月亮在这里。但是你不要看指头,只看月亮,你..

我们凡夫都有身见,执着这个色身是我,执着得要死,身体要保养得好,吃得好,穿得好,样样好,都是为了这个躯壳。你看芸芸众生哪个不是为了这个躯壳忙?一天到晚都是为了躯..

心生,种种法生。妄想、执著越重,痛苦麻烦就越多;正念、智慧越多,快乐自在就越多。愿即本心,内心所想就是发愿。我们心里的拧巴,正是我执的表现。我们内心的我执,如果..

一切众生,本性具足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由迷真逐妄,背觉合尘,全体转为烦恼恶业。因兹久经长劫,轮回生死。如来愍之,为说诸法。令其返妄归真,背..

既然佛无处不在,为什么还要请佛像供在家里呢?从世间的角度,佛像的存在是一个提醒。你现在只能依靠这个提醒活着,试着在走。试着在走和根本不走之间是有差距的。从出世间..

百善孝为先一、世间孝与出世间孝首先,大家要知道孝亲观,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方面。狭义的孝亲观只局限于一生,也就是今生今世的父母,孝行也不过表现为对父母生前..

印光大师而况如来于往昔劫中,欲令众生,同成觉道。以无缘种,莫由得度。因兹普现色身,垂形六道。种种方便,随机利物。千门具启,一道同归。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

众生心性,与佛无异。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华严如来出现品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

口有四种过恶:两舌、恶口、妄语、绮语。两舌就是斗乱两边,向此说彼,向彼说此,斗乱是非,令双方结冤结仇,互相危害,自己也起业受苦,罪莫大焉。正人君子都是众生之间有..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