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延寿禅师全书》:“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若饮酒如屎尿相似,便可饮酒;若见端正男女如死尸相似,便可行淫;若见己财如粪土相似,便可偷盗。饶尔炼得至此田..
糊涂不出风头,能避免站得高摔得疼。糊涂暗中助人,能在不知不觉中赚足人情。糊涂包容有雅量,达观生活多快乐。糊涂不耿耿于怀,隐忍以图将来。成功者往往是恪守低调厚道作..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治。动客扬古道,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禅悟的世界是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高高山顶立,天地独尊的绝..
涅槃,调理自己的思想,断除大脑里面不好的思想、程序、情感,最终达到没有烦恼,超脱生死的境界,也就是无所得,无执着,随缘。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必然过程;人死去以后..
从教法上来讲,慈悲也分三种境界。通常我们叫做众生缘慈悲,就是我们生一些怜悯之心,恻隐之心。从心地上,缘到看到受苦的有情众生,不忍称说,不忍直视的时候,生起的这种..
人们经常会用凤凰涅槃也形容一个人从困境走向顺境的情景,也比如重生。而涅槃其实是佛教用语,也指轮回,高僧死亡后人们便成其涅槃成佛了,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涅槃的。怎么样..
我们看底下一节经文:经【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世尊说话的意思很深,从他措辞这方面我们能够体会到。前面是教给我们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我」与「无我」是佛法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题目,因为佛法在在处处都在讲「无我」,可是「无我」是不是究竟法呢?先来说明「我」这个题目,「我」可以分成二大类:第一类是佛..
我们所有的凡夫啊,都是有妄想、分别和执着。我们都有分别心,这个《金刚经》里说了,“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个无为法是什么呢?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佛法的核心思想就是“无我”,可是对于初学佛法的人来说,一个活生生的我明明就摆在你的眼前,怎么能说是“无我”呢?那么,既然有我,为什么这世上有很多事我们都无法做主..
人有两条命,一条是生命,一条是慧命。凡是人都有生命,但是慧命却是很难得的。如何能寻找到慧命?那就要放下世俗,只有放下了对世俗的执着才可以活得洒脱自在。出家人可以..
什么都可能发生,但别在意●讨论与分享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位名为阿姜宛(AjahnWang)的禅师,他与一位比丘及两位沙弥住在山顶上。我没有遇见他,但是却感觉到,像这样生活..
恶境不可怖畏,但摄心正念,其境即消。善境不可欢喜,但摄心正念,必有所得。念佛人切勿欲得境界,以免成障碍也。念佛所见之境,恶境不可怖畏,但摄心正念,其境即消。善境..
我第一次跟他见面,向他老人家请教,我说我从方教授那个地方认识了佛法,也非常欢喜,请教大师:佛法里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很快就契入境界?我问这么一个问题。我提出这..
弟子:打坐怎么才能坐久?师:一、打坐想久一定要坐势稍微有坡度,后面比前面略高二到三寸,这是防止重力后倾压住尾脊骨,时久易致任督二脉受阻;二、要过午不食,肠中不得有..
你要是想认识,是真的、是假的?是不是菩萨,还是魔?你就可以在这个地方来看。第一,看看他有没有*欲心;第二,看他有没有贪欲心。这个贪是贪财,他若又贪财又骗色,这个..
布施是一度,布施度悭贪。第二度就是持戒,“为什么要持戒?这才是胡闹!他们佛教里,又是五戒,又是八戒──猪八戒,又是十戒,又是十重四十八轻菩萨戒,又是比丘二百五十..
1.若闻讥讽心能堪忍不管别人的嘲笑,讥讽,打骂如何厉害,坚决忍受,要把这些看成是我们的父母恨铁不成钢之举。忍辱是美德,在六度中,菩萨常常要做的是忍辱波罗密,不忍辱..
“无常”与“无我”是指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存在,都会经历一个从产生到灭亡的过程。“无常”一词出自《杂阿含经》。意思是说,一切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都会经历从生到灭的..
所有的境界都是菩萨修行的道场,都是来考验你,用种种方式来考验你,你是不是能天天通过,能一切通过。什么通过?在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通过了;外面所现..
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名为三禅【经典原文】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楞严经》【经文解释】阿难..
无我,世间万法,自时间上看,生住异灭刹那不息,找不出永恒和常住;自空间上看,因缘所生法,赖众缘和合而有,无真实之万物,亦无真实之我。在佛法上说,所谓我,只是四大..
我们都知道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里面讲到了善财童子受文殊菩萨的教诫。文殊菩萨告诉他,你去参访善知识吧,然后善财童子就在印度辞别了文殊菩萨,就一直往南走,参访了五十..
一、前言街上的大楼不是凭空出现的。首先,建商想盖大楼来赚钱,有了这个“动机”之后,就开始找理想的地点、筹钱买地,而后开始规划,设计蓝图、刊登广告、接受客户预约、..
如理作意非常重要,什么因缘会决定我们如理作意呢?《成唯识论》讲到有四种力量成就作意。第一个是境界力。你跟什么境界接触,会影响你的作意。古时候我们中国的圣人孟子,..
问题:师父,我现在迷失了。当时我学佛,黑夜白天不停地持诵阿弥陀经,精进念佛。现在遇到境界我就去攀缘,一个不善的念头就把我的境界全转了,忘记念佛号,黑白不停地念不..
欲界、色界、无色界都在当下一念。任何境界都不能住,一住就是生死。过去许多人出毛病,多出在轻安,贪着轻安,贪好过,即是欲界生死。身心暂时休歇,轻安自在,话头忘记提..
从哪里修起?一定要从无我修起。无我是什么?世间人把身当作我,把色受想行识五蕴当作我,错了,五蕴不是我。六道众生都是住在五阴里面,所以他所生的心是自私自利、是贡高..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修净土法门念佛求往生的人,绝不以是不是看到什么东西,或者以得到什么神通,而为修行功夫的高低,所以,“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地藏经》的当机众全是大菩萨示现如果你念地藏王菩萨,“唉啊!地藏王菩萨是菩萨,不如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比地藏菩萨功德大。”“你怎么念文殊菩萨,持文殊菩萨咒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