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愿法师讲禅修

“批判佛教”驳议释恒清[*]哲学论评第二十四期页1-46--------------------------------------------------------------------------------页1摘要十几年前,日本驹泽大学的..

走出宿命的阴影超定佛教业力说绝不能偏离于因缘论,因缘论不但驳斥非因计因的神意论,以及执一切皆偶然的无因论,同时也反对抹煞现前的努力,而把世间一切完全归之于过去的..

在家修行的居士,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烧香问题。智宗法师在寺院里常常见到众多的居士大把大把地,一捆一捆地,甚至是整箱整箱地在香炉里烧香,他们认为多烧多福,多烧..

慧律法师:实质的人其实只是影像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之十二下面,对于达摩大师,为什么不允许大家在禅修境界当中,礼拜佛菩萨的形象,有人提出了疑问:问曰:因何不得礼佛菩萨等?他问道:“为什么不可..

七佛传法偈(四)第四、拘留孙佛(贤劫千佛之第一尊佛)传法偈曰:“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大意是说:“如果有人能够亲见自己的..

闲话“牛粪禅”智宗法师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笔墨官司,历来是后人们津津乐道的所谓禅机禅话。在这一点上,就连北大的于丹教授在电视上给全国老百姓汇报她的《论语》心得时,..

佛教是反科学的吗:佛教与科学各美其美智宗法师佛教与科学的关系,看似复杂,实则微妙。试简述之。浙江普陀山双泉庵监院其实,纯粹从认识论的角度上来分析,不管佛教与科学..

瑜伽菩萨戒本之心理与伦理观释惠敏页9--48中华佛学学报第11期1998.7月出版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页9瑜伽菩萨戒本之心理与伦理观释惠敏国立艺术学院副教授提要以往的注疏或研..

印顺导师之治学方法举隅福建佛学院菩提佛教自汉代传人中国以来,大师辈出,浩瀚汪洋的佛典与著作亦使人叹为观止.然近百年来,于佛学研究有深刻造诣者恐唯有印公导师一人。..

南洋佛教之见闻与我思菩提前言匆匆地在新加坡、印尼走了一回。归来后院长学诚大和尚,非常关切地请我为佛学院的同学们,介绍一下此次弘法的见闻,希望在某些方面能对同学们..

七佛传法偈(六)第六、迦叶佛(贤劫千佛之第三尊佛)传法偈曰:“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大意是说:“一切众生的心性,本来就是..

浅谈佛教的社会关怀智宗法师我今天谈佛教的社会关怀这个题目,我一开始想太难谈。因为从宏观来讲,佛教本身就是社会关怀如果不是处于对众生苦难的慈悲,佛教不会出现。相对..

慧律法师:冤枉受六道轮回之苦

云在青天水在瓶智宗法师都说“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可这个“会”,前提却是和尚们绝不能真的太远,否则的话,文化相异,语言不通,如同早期来中国讲佛教八正道的西域胡僧们..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之十一所以,修行,见性是根本,了悟本性最重要。因此,达摩大师继续说道:“经云:众生应知,佛性本自有之。迦叶只是悟得本性,本性即是心,心即是..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之十六而且,对于达摩大师说,见性的在家人也是见性成佛,有些人还是有疑问的,他们问道:问曰:白衣有妻子,淫欲不除,凭何得成佛?有人问:“在家..

假和尚常见骗术大揭底智宗法师“假和尚”问题由来以久,而且屡见报端。这些人毫无例外地都是表面上穿着出家人的衣服,口里诵着佛号真言,好一幅道貌岸然样儿,而实际上,又..

七佛传法偈(七)第七、释迦牟尼佛(贤劫千佛之第四尊佛)传法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大意是说:“一切法,本来就是以‘无定法’为法印的..

问:不净观是对治什么烦恼?如何修?答:不净观是对治淫欲用的,这是一很明显的对治方法。可是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用?真的会用不净观的人,可以用得随手拈来都是材料。扫厕所..

色心的缘起观超定一味的缘起正法缘起系佛法的中心思想所在。佛教一切学派的演变,不论见解如何分歧,大小、空有、显密各宗,异说纷纭,但都不能偏离佛法的根本大义--缘起。..

人从爱欲生忧怖超定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又言:「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出..

净空法师:六、七岁在上学之前,家教,教什么,怎么教?

我终于在台湾见到了印顺导师菩提引子世界的一切无不是因缘穿凿的结果,而人生的境遇也都是因缘生灭聚散而呈现的悲观离合,所以说因缘实在是不可思议。记得十几年前,我在初..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之八关于不见性,纵然念佛、诵经、布施、持戒,等等,也不得成佛,达摩大师继续给咱进一步解答:“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恶;佛不精进,佛不懈..

依法不依人「吾爱吾师,更爱真理」,所以追根究底仍是以法为尊为上为第一。超定我佛世尊,化缘已毕,八十岁那一年,于娑罗双树间示现涅槃。所作已办、已度苦海的阿罗汉,只..

缘起与空性的统一人间佛教的奉行者,理想崇高,行履务实,不好高鹜远,直从基本的做人学起,即人间善行而趣向菩提大道。超定印顺导师在「人间佛教要略」一文,提出他宏扬人..

克期求证与随缘而修超定发心·修行·证果发心学佛,即为净化身心,转迷启悟,以期断惑证真,究竟离苦得乐。面对现实的苦迫,深思未来的无穷轮回,忆念世尊开示的法音,不期..

欲除烦恼须无我超定我人发心进趋菩提,若以自性见,寻求断烦恼、了生死,到头来总不免于幻灭落空的下场!若人本着后有爱的痼疾,欲求他方乐土、来世的归宿,又何能见佛悟无..

一代高僧──圆拙老法师菩提绪言圆拙老法师的声誉载道,已早为教内外人士所敬慕,而其倡印佛经、培育僧才的创举更是功不可没,有口皆碑。但关于老法师的生平及其佛学思想,..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