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感通为修行大障,这是答复弘一法师的书。弘一法师是近代的一代高僧,律师,专门研究戒律的,修行戒律的,印光法师给他的书信是这样写的:“于关中用功,当以专精不二为主..
修行,最终目标是成佛,这就必须对三宝,尤其是佛陀生起信心。加深对佛菩萨功德的了解,又是引发信心的重要前提。对于佛弟子而言,佛为修学榜样,法为实践方法,僧(善知识..
当我们说到出世修行时,往往会联想到出家这种修行方式。若是这么定义的话,似乎与在家居士无关,其实不然。出世可以指出家修行,也可以指出世的超然心态。作为在家居士,虽..
这个不害,我们上学期研究小止观时,有谈到:有些人修行从最粗重的散乱心,到欲界定、未到地定、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一帆风顺,什么事都没有,身体没有病痛、鬼神也..
对于慢,凡夫总认为我们的生命体、五蕴身心中有一个我,是我来受用我的身心世界──我来造业、我来得果报。要是我没有资粮,比较不会起慢,问题是恃己所长,当我累积了一点..
常有一句话,叫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这个理大家都明白,但实际操作起来,这是极其难的一件事情、一个修为了。诸位想想,实际上我们是,一旦以出世的心,所谓做入世的事的..
如果有人遭遇逆境,我们去帮助他,是否他业障会转移到我们身上呢?这个事确实是有的。我们有些个助念团---道友自己结合的那种,某一位道友走了,人死了,我们大家去给他助..
问:请问一下:师父提到第七意识对过去没有兴趣,对未来没有兴趣,只对现在发生的事情有执取。但是师父也提到说,对治第七意识,发愿是一个很有力量的方式。但是发愿成佛或..
我们知道佛门被称为“空门”,空也是佛家所追求的一个境界,那么什么是佛家的空呢?此外,作为我国另外一个重要的宗教,道教之门又被称为什么门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下这个..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戒学佛教的戒条有很多种,但均以五戒为基础。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根据佛教这五条戒律去修行,..
出家(梵语pravrajya),音译作波吠俨耶。即出离家庭生活,专心修沙门之净行;亦兼指出家修道者,与沙门、比丘同义。为在家之对称。又以出家乃远离世俗(梵语samvrti)之尘..
每天早晨起床要修,修什么啊?我们马上拿经典修一下。经典是镜子,要修这张脸。脸修一下,看线条美不美,有没有修好。来,左右互相看一下,看看有没有修好?互相看一下。线..
闭关,顾名思义就是关闭一切外缘,以此安心办道。闭关主要有两大类型:第一类,是关闭一切人情世故的应酬,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特地的环境里,杜绝一切人为的来往。由此,而..
对净土宗行人来说,信心是往生净土最关键的正因。《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云:“安乐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化种种方便不可思议。若能有信如是之事,当知是人不..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场,也要有好的小环境作保证,小环境就是我们自身。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自身要做好五件事情,即所谓的“调五事”——饮..
正确人生观的因与果——索达吉堪布“人生观和价值观”演讲一.正确人生观的因各位老师、学者和智者:你们好!今天的主题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我能做些准备,发言的效..
莲池大师:念阿弥陀佛的利益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咒云..
人世间的一切身、口、意诸般行止,都可以用来作修炼的功夫,因此,古人讲成佛有八万四千法门。传统书法抄写佛经就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何以见得?大致有以下三点理由..
在此,有一个问题要跟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就是:道场是怎么回事?现在经常会有人说这儿建个道场,那儿建个道场,在世俗谛上,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呢?就目前而言,..
第一,一切放下,死心塌地。恋着世间事物放不下,有什么用呢?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就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
1.修行的心态要注意什么?答:修行不是找麻烦,而是要提升自己,我要帮助别人,所以就要不断的进步,要有这样的心态。我记得刚开始出来上班的时候,有一位总经理跟我说:「..
第一:一切放下,死心塌地。恋著世间事物放不下,有什么用呢?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即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
世人吃肉,认为理所当然,就任意杀生,积集恶业,世代相传,成为风俗习惯,不明白有什么过错。真是古人所说的:令人痛哭流涕,叹息不已!世人执迷不悟的大略有七项,列在后..
第一:一切放下,死心塌地。恋著世间事物放不下,有什么用呢?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即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
随着「人间佛教」的风起云涌,现在举世的佛教徒增加了。平时经常听到有人统计说中国台湾省的佛教徒有多少,世界的佛教徒有多少,但是总说虽然都是佛教徒,其中却有「信佛」..
云何离于妄想。须知一切众生颠倒执著。全是诸佛法身。何以故。颠倒执著常自寂灭故。于此信入。诸佛法身。无处不现。清净圆满。中不容他。念念不迷。心心无所。从此起行。具..
念莲花生大师心咒的功德是非常大的。在功德文当中讲,如果我们念了三千到七千遍的话,那么所有的十方诸佛都时时刻刻保护你,所有的护法也好、空行母也好、本尊也好,都不离..
一、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使自己能尽最大的努力修好十善业,积累往生的福德资粮。同时可以防止辛苦修积来的一点福报从说话之中流失掉,也可避免因口过而招来的..
修行有三个次第。我们看经文。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那么在因地当中要怎么办呢?第一件事情,转物。你应该在心中产生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