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罪业征伐和谐

20180522人生苦短求出离一听经罪业轻能杰法师

蔡礼旭细讲弟子规:真正教育,我们回归到原点《弟子规》。童蒙养正的经典《弟子规》,确是人类老祖先流传给后代智慧文明的宝藏。..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略谈佛教文化与和谐社会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文学博士杨笑天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使我有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对“佛教文化与和谐社会”问题的一点思考。限于时间和篇..

发扬佛教的慈悲观构建当代和谐和平的世界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宋立道慈悲是佛教的基本精神,是佛教教义的内在的不可分割部分。在整个佛教发展史上,佛教的信仰者和修..

广西灵阳寺2009农历六月念佛七法会(初三下午)怎样才能达到和谐感恩常住三宝慈悲,感恩诸位法师慈悲,感恩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大家好!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给我们带来什..

中国佛教伦理的形成及其如何能为和谐社会出力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宋立道本文想讨论和说明的是:中国佛教伦理本身就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佛教伦理只能间接地服务于当代和谐..

禅宗与和谐韩廷杰佛教为了推行其和平理念,开示了一个理想君王形相—转轮圣王。在转轮圣王的统治下,人民和睦相处,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转轮圣王处理国际事务的..

广西灵阳寺2009农历七月念佛七法会(初三下午)家庭的和谐来自礼仪和规矩宗教重在讲什么道理?佛教又重在讲什么道理?所谓宗教,是老祖宗的经验教育;所谓佛教,是慈悲的教育..

问:同样杀一只蚂蚁,果报有可能堕到地狱,也有可能只是堕到饿鬼、畜生道。这是为什么?答:今略述起罪必约三性而生,受报浅深并由意业为本。这段从因、果方面来说:就因来..

普贤行愿与和谐社会——“普贤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华方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与云南省保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保山市民宗局与腾冲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普贤..

净空法师:造作严重罪业的众生也会往生,怎么办到的?

和谐世界,从何开始?——《普陀山宣言》、《全球伦理宣言》和《大学》之比较分析山东大学哲学系陈坚引言《普陀山宣言》:“首届世界佛教论坛”(2006年4月,中国浙江)通过。..

生活中的佛教天台忏法与社会和谐发展“天台止观”向有四种三昧、二十五方便、十乘观法、十境、百法成乘等,智者大师将其概括成“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和“圆顿止观”三..

佛教与和谐韩廷杰胡锦涛总书记号召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他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具体说明如下:“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我们一生都是为了身见,为了享乐为了这些东西,一生为他人做嫁衣裳,忙忙碌碌,举心动念、行为造作都是在造恶业。等到临命终时,你一切财富、一切世间的荣华富贵都带不走,..

我们看具缘成犯。杀生(侧重指杀人)有五种因缘。一、是人。二、人想。三、起杀心。四、兴方便。五、前人命断。有五种情况,只要这五种情况全部具足,我们就定义这个人犯了..

责任与使命:佛教与和谐社会之建设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刘元春一、共建和谐:佛教的社会责任2006年10月8—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人民大..

广西马山灵阳寺2010年农历十二月念佛七法会圣旭法师开示(初五上午)构建和谐社会世间上这么多的灾难,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人心。我们讲的天灾,应该是人祸,如果没有人祸就没有..

广东化州南山寺2011年农历二月念佛七法会(初六上午仁焕法师开示)和睦、和谐与和平今天和大家谈一谈发展。家庭、国家、世界如何得到发展呢?如果家庭缺少了和睦,就没有发展..

广东化州南山寺2011年农历四月念佛七法会仁焕法师开示(初七下午)为世界平安和谐而努力今年和明年我们所有的念佛七,都是为平安而努力。人有生命存在以后,才有条件创造事业..

广东化州南山寺2011年农历5月初一至初八佛七仁焕法师开示(初四上午)和谐家庭从我做起不管出家人在家人,生命都是来自家庭,没有哪一个生命不是来自家庭。人人都愿望家庭好..

广东化州南山寺2011年农历六月佛七仁焕法师开示(初四上午)和谐即是平安世间上真正的富贵是平安,一生平安才算是高贵的人。当大老板,财富满天下,如果没有得到一生平安,也..

做好佛教教育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到来重庆佛学院副院长道坚内容提要:佛教做的就是教育人心的工作,其宗旨就是要人向善,这就决定了佛教教育有广大的愿景,对构建和谐社会能..

中国佛教哲学与和谐社会建设道坚法师一、佛教哲学概说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国佛教哲学是佛教文化的内核,也是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价值..

以「《金刚经》的智慧共建和谐社会」「以《金刚经》的智慧,共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以下分三个层面作一简单的探讨。一、「应无所住」这句话,是《金刚经》的重心,其中..

佛教的和谐观肖永明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想,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目标诉求,也是佛教信仰修学体系的内在要求。其实,佛陀在其言教中,也是将佛教修学与社会生活联..

以下二三四五,就各别各别说明业果各别的相貌。我们看第二个,因果同时,借缘显现。这一段是说业果是怎么生起。我们看讲义上有一个小圆圈。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当然是由..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