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禅师万行大和尚

编者按:今日这篇故事摘自《星云禅话禅即日子》,原标题为快活烈汉,主人公是宋代性空妙普禅师。性空禅师除去文中这段惊人阅历,还有一桩奇特业绩:禅师晚年当众宣布要坐在..

编者按:今日这篇故事摘自《星云禅话百味具足》,原标题为诸佛不欺,主人公是唐代高僧黄檗希运禅师,其法嗣临济义玄禅师创始临济宗。​出家以后矢志修行,誓度爸爸妈妈出离..

自在是思惟修得来的,思惟修就是观,你这样做就是观自在,他这样做就是观自在;不观,你是自在不了的,不观不自在。观的时候,就把一切事都观于理。这个观就观你现前的一念..

参禅人,守住一门做工夫。何以专办此事,尽此一生,尚不容易办好,何能这一头、那一头?正要知老鼠啮棺材,抱住一处啮。今天也啮,明天也啮;今生也啮,来世也啮,久之耐烦..

其时,已是一百一十七岁高龄的老和尚,天天都要到建筑场所和拓荒的当地巡看,并亲身辅导,还要招待来自各方的人士。黑夜六点到禅堂里讲开示,八点今后,开端翻阅来自各地的..

我看打七呀,四个七都快打下来了。还有些师父,总是话头不得力,功夫没有入手处。为什么呢?心死不下去。再说呀,话头不得力,没有在不明白地方下功夫,参念佛是谁。前面都..

今天已经是农历的三月十四,明天就是十五了,再过一个月就要结夏安居了,四月十五结夏安居啊。所以,这个生命时光,真的过得特别的快,一转眼又是一年。我们这些老头子,到..

在中国唐代,有个闻名的丹霞天然禅师。有一年冬季,他游方到一座寺院,恳求过夜一晚。但住持僧却不给他房间住,让他在佛堂里休憩。​夜里风雪交加,丹霞就把佛台上供奉的木..

戒即是规则,要防止非份的想法,不应有的观念不要产生,不应有的行动、不应说的话、不应做的事、心中不应留的想法,这些都要去除,才不会产生过错,损伤咱们的心身。所以戒..

早年,有一个将军。一次,他带兵去边远地方御敌,途中经过开封城,离战期还早,他决议先在此暂歇,养兵气,改日方可战而不败。城中东西游毕,实觉无可消遣,行于路上,心中..

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东门外。父母去世,遗下工业田园,日子过得极好,节俭劳动,自种菜蔬出卖作零用。妻绮年玉貌,好吃懒作,和野汉子私通。蔡虽明..

他们看到和尚没儿没女,自由自在,以为当和尚好玩。其实这个和尚难搞啊!又要搞生活,种田的种田,种菜的种菜,煮饭的煮饭。还有呢?还要用功了生死啦!晚上没有觉睡!还要..

我们学佛的人,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记着,不能够丝毫错了因果,否则将来业报现前时,就会障碍你了生死,生死未了就要随业受报,偿还宿债了。所以出家人经常说:..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观音菩萨,关键的时候都会祈祷观音菩萨,这是什么原因?因为我们与观音菩萨有着格外的、特殊的缘分!众生都是观音菩萨的眷属,娑婆皆为观音菩萨渡化..

禅师投胎变成女子,重遇老友当日逝世。(图像来历:材料图像)宗门下常常有些公案比如宋代的草堂青禅师,草堂青禅师在当年是很了不得的禅宗大老,那他的大施主即是一个姓曾..

用功的人,你晚上做梦是不是还知道用功,梦中有七八分功夫,你病中是不是还有功夫?功夫在你病苦的时候,都起不到作用,生死关头你该如何?你自己想一想。病中有一半功夫,..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摘自《星云禅话禅即日子》,主人公是韩国镜虚禅师,为救治麻风病女子,不避嫌疑,与女患者同居多日,却被弟子误解,乃至破门而入大声责问,禅师清白廉..

唐朝时,有一位懒瓒禅师隐居在湖南南岳的一个山洞中,曾写了一首诗,表达他的心境: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皇帝,岂羡王侯?存亡无虑,更复何忧?​..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二佛轮。由此轮故。以其无上三世业智。如实了知一切有情诸业法受因及果报。随其所应立三业轮。成熟一切所化有情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摧诸天..

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古人有成就啊,就是在有那个坚韧不拔的志向。大梅法常禅师去参马祖,问:如何是佛?马祖讲:即心即佛。他就领着这四个字,回到余杭南七十..

早年在浙江某寺,有一法叫喊含辉的和尚,年约四十多岁,素日守戒律尚称精严。有一天,他到街上漫步,刚好经过一家卖狗肉的铺子前,想不到素日精守戒律的他,竟也经不起阵阵..

早年四川有两个和尚,一个很有钱,每天过着舒舒服服的日子;另一个很穷,每天除了念经时间以外,就得到外面去化缘,日子过得十分喫苦。​有一天,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

窥基本是唐金吾卫将军尉迟敬宗之子,後从玄奘出家,成了玄奘的高足弟子。终身著作无数,宣传玄奘传入的法相唯识学,是佛教史上的闻名人物。但是,窥基出家的缘由却十分独特..

五代後梁开平年间(九○七~九一一年),四明奉化(浙江省)俄然来了一位行为荒唐的和尚,皱著脑门,腆著大腹,身背一条大口袋,逢人便乞,见物便讨,讨来的东西顺手便放入..

编者按:剃度出家在年岁上有何需求?一般说来,我国其时对于出家为僧在年岁上有所束缚,小于七岁或大于六十岁,不宜出家为僧。但事实上,佛陀住世之时就有百岁老人苦求出家..

老和尚是在清咸丰八年(岁次戊午十九岁)离家逃至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人为披剃,次年依鼓山妙莲和尚圆受具戒。年月过得真快,老和尚割爱辞亲,不觉转眼就是二十多年。..

上虚下云老和尚,是近代禅门的大师。他志大气刚,誓死为道,早年勤勉参学,发足苦行,遍参国内诸大善知识,于五十六岁满足证道。那年夏天,虚老在九华山住茅蓬时,闻说扬州..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