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南无阿弥陀佛》皈依法、皈依佛、皈依僧
佛歌《三宝歌》、《三皈依歌》弘一大师李叔同、太虚大师
六、法藏大师的华严教理体系1、三性与因缘法藏大师的华严教理的根本体系,乃以三性、因缘、十玄、六相四部分组成。三性说是法相理论中实相论的一面,即由种子说的缘起论思..
肆、会诸译不同《无量寿经》之翻译,始自后汉桓灵二帝,终至赵宋太宗皇帝,历经八代,计有十二译本,宋元之后,仅存五本,所谓「五存七缺」。五存七缺十二译之说,乃智升法..
柒、明真假分齐真者,真实也;假者,方便也。法霖大师于《无量寿经要解》云:「若约佛知见,真假一致;若约机见,则真假炳然。谓如第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二十二..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信愿法师编注目录编注者序前言壹、明发愿人位贰、显能发之心叁、叹所发无上肆、会诸译不同伍、述本愿大纲陆、列诸家异解柒、明真假分齐捌、示所被通别..
前言印光大师言:「宗教法门,多仗自力,纵今宿根深厚,澈悟自心,倘见思二惑,稍有未尽,则生死轮回,依然莫出。况既受胎阴,触境生着,由觉至觉者少,从迷入迷者多,上根..
陆、列诸家异解一、诸师之分类:三愿配当隋朝净影寺慧远大师于《无量寿经义疏》云:「四十八愿,义要唯三,文别有七。义要三者:摄法身愿摄净土愿摄众生愿。四十八中..
伍、述本愿大纲此经言:「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弥陀佛智所流出之大愿心海,深广无底,二乘智通,尚且不测,凡夫浅识,何窥毫端?然古德先贤..
叁、叹所发无上法藏菩萨于五劫中选择摄取,述心中所欲望,称为超发无上殊胜之愿,自以无碍辩才宣之,说四十八愿。然则一一愿皆是超世无上殊胜之愿,故偈文曰「我建超世愿」..
五、法藏大师的判教理论l、五教判的基础理论法藏大师的判教论乃承智俨大师的判教思想而构成自己的思想理论,即是以小、始、终、顿、圆组成同别二教,但仍是依缘起论为中心..
贰、显能发之心法藏菩萨何故立发此四十八大愿?盖佛心密意,甚深难测,我辈凡愚,昏庸无智,实难究知,然依经所言,可窥其大意,无非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行化他,圆成二..
开悟的人有何特征?南怀瑾大师的三句话,告诉你答案
二、法藏大师的生平及著作略述法藏(643-712)大师号贤首,俗姓康,其祖先乃康居国的书香世家,其高、曾祖曾任康居国宰相。至他的祖父,始迁移来长安定居。法藏大师于十六岁..
三、法藏大师对《华严经》宗趣的理解1、《华严经》的立场与组织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是在继承法顺、智俨大师思想传统的基础上,组织教理体系的集大成。法藏大师将法顺大师..
四、法藏大师法界缘起说的组成通过对上举《华严经》要品的解释,即可显现法藏大师成立华严思想的根本背景,但从《华严经》整体上独特的“说相”与“结构”看,却是依《华严..
至于某某外道,所伪造之书,吾人只好任彼所为,各行各道。若与彼盲无目者辨别黑白,彼何能自知其非,反惹彼生谤讟(duacute;)耳。譬如狗子吃屎,彼自谓香美。若与彼说是臭..
常有人说既然轮回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祖先亲朋去世了,我们为他诵经超荐有功效吗?能不能帮助他脱离轮回呢?根据《地藏经》的说法:诵经的功德,亡者能够得到二三分,..
净土MV:阿弥陀佛声声唱
佛学故事之白居易净土信仰: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
1.念诵阿弥陀佛心咒的功德高于念诵菩萨咒的功德2.咒语每字每句均有无量义,念诵阿弥陀佛心咒的功德自然无量大3.此咒亦为诸佛的密语,如军中口令。诵咒无往不利,一定能得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