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光法师简介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我们来看这一段。一般无论是大经还是小经,它在结构上、组织层次上都有序分、正宗分和流..

一串佛珠,通常由佛头,子珠,隔珠,弟子珠等物件组成。佛头代表南无阿弥陀佛,正对佛头的那颗隔珠以及周边的子珠代表清净大海众菩萨,两边的两颗隔珠分别代表观世音菩萨和..

前面的一科是讲到阿赖耶识的因相。阿赖耶识的因地,主要是分别自性缘起,就是我们善恶的业种子。第二个是分别爱非爱缘起,我们心中的爱取烦恼。这两种和合就使令我们在三界..

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大乘佛法一再强调,宇宙万法的生因是阿赖耶识的种子。身为宇宙万法生起的一个亲因缘,它到底是什么相貌?在本论当中提出..

我们这种身体存在的现象,是由什么来组成的呢?地、水、火、风四大组成。每一个人身体存在的物质现象,都是由四大种元素组成了我们这个所谓的生命存在。因为每个人都一厢情..

对于自身的健康方面,不要总是希望永远没有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就会有病,因为有病常常会使佛教徒有出离生死轮回困扰的道心,所以应该感谢病苦的逼迫。刚出家时,老和尚告..

人们常常开玩笑说,别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然而我们还是很在意。我们会对某些人恨之入骨,其实这种恨是对自己的束缚,你恨他与否对他并无影响,但恨却在你心里,所以剔除..

我们在修学菩萨道的过程当中,我们第一个工作就是要发起菩提心。换句话说,我们在凡夫位的时候,内心当中就要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一种希望,一种愿力。那么我们内心当..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这是最后一段结示。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时候念念成就,这个你要深信不疑。关于这一点,我们看附表结示极乐国土功德庄严之因..

问:初学时念佛,计数好还是清净心好?常敏法师:先要搞清,念佛是佛在救度我们,念佛是佛在摄受我们,念佛是佛让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在因地为了救拔生死凡夫,发..

问:有人说念佛,越用功,越会招来冤亲债主,有这回事吗?常敏法师:我们学佛了,就要依照佛陀的教法,受三皈依,皈依佛法僧三宝。佛是觉者,能给我们凡夫指明解脱大道。释..

如果你研究唯识,就知道众生的悲哀在哪里──种现相熏。我们过去打了一个妄想,一个虚妄的心识造了业力结果这个虚妄的业力,又成就一个虚妄的果报,境由心生结果这个虚妄的..

问:我的家庭不和睦,丈夫天天出去喝酒、玩乐,劝说也不听。我以前放生、印经等,所做功德一直也是为他回向的,可是现在我认为回向会增加他的福德,这样他继续喝酒、玩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一般来说,我国民间以天上月圆定为佳节,实在是有团圆的民俗基础。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

也许我是那种不是闲人闲不得的人。七月是最忙的时候,最忙的一件事,就是为寺内的住众讲课。昨日开了一门新课《贤首五教仪》,属于研习华严系列的。学习到华严三祖贤首国师..

坚无记可熏,与能熏相应。所熏非异此,是为熏习相。前面讲到,种子是一切法的生因,但是种子是由阿赖耶识所保存的,所以我们了解一切法的生因,除了了解种子,也应该了解阿..

彻底觉醒不空过此生在禅堂里面七天,可能每个人都能有一股勇气,都能打起精神来与自己的无明烦恼习气拼搏。一旦离开了禅堂,回到了世俗生活中,又抵挡不住种种的诱惑,一切..

这里我举一个公案,大家看看。把这位法师求到上品上生的这种行业跟我们自己做个对比。唐代有一位怀玉禅师,怀玉法师,他相信念佛法门,非常刻苦地去修行,每天是日中一食,..

问:我有一位师兄,学佛半年就能背《无量寿经》。看他那么精进,几次劝他受五戒,可他说做不到,并且说,如果他下地狱,我们这些劝他受戒的人也会跟他一起下地狱。请问这种..

电视的荧光幕什么都没有,电视一开,什么都有;电影的银幕上白白的,电视荧光幕也是,所现的影像有,都是如梦幻泡影。实际也是如此,人生就是一场戏,好比电影电视的演员,..

《摄大乘论》把六度分成两块:一个叫圣人的六度,一个叫做凡夫的六度。因为我们修六度很痛苦的,我们有内在的烦恼业力来抗拒。就好像佛陀在《华严经》上说,凡夫修学,就像..

水功德: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阿弥陀佛因地,见到有些国土,例如我们这个地球,江河大海的水,波浪汹涌,或冰块横流,冲击成灾;宇宙洪荒,令..

问:善导大师讲念念不舍,毕命为期,是不是我们现在念着名号就得到不退转的利益?我们还是要把心不停地放在名号上吗?常敏法师:善导大师说得很清楚: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

问:是不是我们要发了往生愿,才能与佛心相应,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常敏法师:孩子回家有没有条件?孩子放学,不会跑到别人家里去,他只会回自己家,因为孩子知道妈妈在等他..

问:在净土中还有身体的显示吗?宏海法师答:这是个知识性的问题,不是法义,在净土的根本三经里面,这个问题讲得清清楚楚,四十八愿里面也说得明明白白。《无量寿经》说,..

我常说: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没有事。这是说,如果我们用佛法的观念,向自己的内心观照、思惟,就不会与烦恼相应;但若往外观看,贪瞋痴慢疑就会随之而来。曾经有两位..

问:我慢高山,不留法水。面对傲慢我总是无法控制,傲慢总在不知不觉中显现出来,更可怕的是对傲慢竟然浑然不识。有些人告诉我放,可一个放字又何尝容易?口上说要放,心却..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