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与三界的区别

如何区别骗子与信仰者?◎陈亦新:如何区别骗子和信仰者?●雪漠:我的长篇小说《西夏咒》出版之后,许多读者对其中的关于反思宗教的内容很感兴趣。书中有两种打着宗教烙印..

保持警觉,区别真假明空人不能改变过去,不能预知未来,就连当下也不在人的控制之内,因为每个当下都在不断成为过去,想留也留不住。所以,对于所有的妄念,你都不要执著它..

恭念华严入法界品有感佛法是以悟道的楞严为基础;印心的楞伽为阐释;成佛的法华为杠杆;理事无碍的华严为归趋,究其实,四部经是一而四、四而一的。其共同条件是:一、信佛..

华严法界统观论华严法界统观论——以法藏为中心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法界观门是唐代华严学教义阐释与建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真正推展法界观门并加以完善的..

四重缘起深般若第四章如来藏(7)《法界赞》龙树论师造谈锡永译1长久以来无明法成三恶趣世间果一切有情决定住于此法界我赞礼2以成一切轮回因由道次第得清净所谓清净即涅槃此..

四重缘起深般若第四章如来藏(3)3龙树说法界龙树有一篇《法界赞》,在汉传佛教中少受重视,宋代施护的翻译,译得十分糟糕,满篇堆砌模棱两可的陈腔滥调,那应不是施护的错译..

问:念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名号有什么区别?大安法师答:念地藏菩萨名号功德,大家可看看《地藏菩萨本愿经》。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功德,看一下《普门品》,念阿..

问: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大安法师答:一心不乱是从功夫上去说的,一般分为事相上的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就是降伏烦恼,得到禅定,但是他没..

天魔与天神有什么区别?天神是有福报的天界众生,佛教称为天众,无色界、色界与欲界诸天都有天众,他们大多是修十善业或净业而得的果报,诸天神都有高大庄严的身相,且身体..

十方法界众生特质偈与增益偈药师山紫云居士一、序中华药师山居士佛学学会的紫云居士最近完成「十方法界众生特质偈与增益偈」一文,要我为此文作序,我深知紫云居士是个有成..

问:法师您讲到说十法界形成的原理和念佛的原理是一样的,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宏海法师答:十法界成形的原理是什么呢?佛教里面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就是当下我们..

《华严法界观门》略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所业露华【提要】《华严法界观门》一书是最早阐释华严法界思想的著作之一,是华严宗阐述本宗教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主要阐述和发挥..

《除一切疾病咒》希望一切法界众生听到这首歌都能消除一切病痛

极乐世界:法界佛学院--慧光法师--《阿弥陀经》里说:极乐世界,之所以称为「极乐世界」,因为那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诸上善」,不是一般的善人,是上善之人。「诸上..

佛与凡夫的区别在那里?294问:在<楞严经>第二卷中,佛祖用垂臂、举臂来比喻说明阿难及大众是遗失真性、颠倒行事的,请问,到底众生的"颠倒"颠倒在哪里呢?高月明:首..

宏海法师:念阿弥陀佛与念观世音菩萨有何区别?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十方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为庆祝佛陀降生二五五五年,香港佛教「此岸-彼岸」弘法会特于佛陀出生尼泊尔蓝毗尼中华寺启建「十方法界圣凡水陆大斋..

《西游记》中,东海龙王和阎王上天告状,为什么遭到区别待遇?

四、法藏大师法界缘起说的组成通过对上举《华严经》要品的解释,即可显现法藏大师成立华严思想的根本背景,但从《华严经》整体上独特的“说相”与“结构”看,却是依《华严..

刘德华抄佛经,天王书法真迹显露无遗,真男神和小鲜肉区别明显

佛教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大的历史作用,其影响层面也很多,但其因地域差,也让佛教在中国每一个区域也有所不同,从造型上就可以看出来。..

讲题:七大即如来藏周遍法界日期:2009.6.13——2009.6.21片数:共5片(本片为第3片)DVD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称)我们还在有相当深度的这个七大里面,这个因为超越一切意识形..

讲题:七大即如来藏周遍法界日期:2009.6.13——2009.6.21片数:共5片(本片为第5片)DVD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称)《楞严经义贯》,我们要用两天的时间把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

讲题:七大即如来藏周遍法界日期:2009.6.13——2009.6.21片数:共5片(本片为第2片)DVD[巳三结显体用]经文,[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讲题:七大即如来藏周遍法界日期:2009.6.13——2009.6.21片数:共5片(本片为第4片)DVD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称)[辰六见大(分五)][巳初标性约尘二就尘详辨三合会警悟四结显..

圆瑛法汇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讲题:七大即如来藏周遍法界日期:2009.6.13——2009.6.21片数:共5片(本片为第1片)DVD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称)圆彰七大即性周遍,前面讲的:五..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