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功德不可量。究竟佛功德在何处呢?在我们心中,佛即心,而心即佛故。然心又有何功德呢?心有觉悟之功德,我辈众生心迷,故无功德。然众生本有功德与诸佛之功德不差毫厘。..
禅是什么?从烦恼与菩提关系的角度看,禅是烦恼与菩提不二,或者说,即烦恼而菩提,不离烦恼而得菩提。这也是慧能禅学不二法门思想的体现。众生心中充满烦恼,贪嗔痴是三大..
“戒能开发菩提本”:究竟什么叫戒呢?戒就是止恶防非,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你能诸恶不作,就是息灭贪瞋痴;你能众善奉行,就是勤修戒定慧。你勤修戒定慧,就是开发菩提本..
发愿对学佛者相当重要,发愿时,只要不发有损与他人利益,而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愿,此必与正法相应。严格说来,发愿并无忌讳,在入佛门受三归依之际,就发过清净庄严之愿..
【经典原文】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楞严经》【经文解释】假设一切的比丘,以及修学佛法的在家居士,心就..
“菩提”,翻译为“觉”,这里是指“无上菩提”:成就无上佛果的“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全称“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上正等正觉心),即是成佛的心;“发..
菩提(梵语bodhi),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涅槃(梵语nirvana),意译作灭、寂灭、无生、不生不灭之义。修行不与中道法门相应,始终不得菩提,皆是门外汉,与佛道无..
一、缘众生的大悲我们先要明白:身处在六道轮回中的众生,无始以来没有一个未曾做过自己的父母。做父母时,他们都是无微不至地呵护我、恩宠我,最好的食物先给我吃,最好的..
我们为什么会不自在呢?内心有绳索,不止一根,好几根,越不自在,捆绑的绳子越多,有八根绳子,给大家数一数,自己看一下有没有,叫八缠,无惭、无愧、嫉妒、悭吝、恶作、..
不要认为你念了两天佛就烦恼了,我怎么还发火,如果念三天佛就不发火的话,我们世界是和平的没有战争,就没有争斗没有贪,七地末后的菩萨都有粗的烦恼习气。八、九、十,三..
“菩提”就是觉悟、成佛的意思,“菩提道”就是成佛的道路、成佛的方法。修行人首先得有一个目标,是为了今生和来世的幸福,还是为了自己解脱,或者是为了众生解脱。为了达..
菩提心的修法分三,一、菩提心的重要性;二、菩提心的基础——四无量心的具体修法;三、菩提心的修法。一、菩提心的重要性第二个内加行的修法是发菩提心。菩提心的修法说起..
我们每天念《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好像同自己没有关系,总是不断地求佛:“你帮帮我吧……”,而自己就是不想去改变自己。佛陀真正帮助我们的,恰恰..
断除四烦恼慧律法师讲述一、四烦恼二、建立正确心态三、结语一、四烦恼1、我见学佛之前,先学修养——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看到的是对的,然后执著自己所看到的,排斥..
有同修说,师父,没什么事,干吗要那么开心?说得很有理。那奇怪了,没什么事儿,我们平常干吗那么愁眉苦脸呢?平常为什么会那么烦恼呢?你看,习惯。诸佛菩萨习惯性地法喜..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成佛度众生,「度」是帮助众生离开痛苦,就像孩子生病,母亲会设法找到最好的医生一样。但佛跟我们说,当你想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忘了帮助自己,如果自己很..
问:师父在《楞严经》有提到:就是他的根跟识,是一个往内归就是不生灭,往外就是攀缘,那这个原理在哪个地方?可不可以简单提一下?因为往内的话,往内那不是跟唯识一样,..
我们一般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我想要去做。因为这个事情做了以后对我有好处,依止对自己有好处的动机做这件事情。当你度化这个众生,这个众生对你没有好..
第一世,他是高僧,虔诚无比,誓要参悟成佛。于是他苦修浮屠,僧行天下,却终未寻到寸朵莲花,但他始终不曾放弃!辗转流光,穿越人海茫茫,眉宇一瞬,红尘初妆,他和她陌路..
做任何善事为何都离不开菩提心?修行时为何首先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自利利他,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有了菩提心作基础,一切修行都会成为成佛的资粮,所以一旦有了发心,顺..
当别人打你、骂你、诽谤你、背叛你时,有一个方法可迅速消除内心的痛苦——此时在心里默默发愿:“不管别人对我怎么样,都愿见到、听到、接触、忆念我的人,尽快脱离苦海,..
有一次,佛陀在须菩提的故乡布教,乡人纷纷传说,说佛陀是一切智人,论到智慧,世间上没有人能够和佛陀相比。这样的议论早就传到须菩提的耳中,而且,他的父母跟随乡人,都..
我们人在这世界上的时间,转瞬之间,就消逝了。可是人人放不下,执东著西,觉得世界的一切是真谛,所以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在名利上徘徊,为名利尽做些违背良心的颠倒事。..
修苦行是从苦中修,越修越不觉得苦,而且渐渐觉得快乐轻松,并没有感到是在工作,这就是业障渐渐在消,若是越做越觉痛苦烦躁,那就是业障在翻绞。不要以为佛菩萨有多苦,佛..
人不一定要在人多的地方才能快乐,也不是只有一个人呆着才会快乐,而是不被烦恼所转才有真正的快乐。我们内心那些错误的观念和执著,都要慢慢从心里清掉,多装一些友爱和善..
淅淅沥沥的小雨敲打着湖面,荷叶田田涟漪着水珠,一朵朵睡莲在雨中沉睡着,任世间三千流沙朴素迷离也与它无关,就像湖面上的雾水一样飘来飘去,一如那般虚幻如梦。佛坐在五..
禅宗有一句话,我希望大家好好体验一下,你就知道什么叫作中道的思想。它说觅即知君不可见,而不离当处常湛然。你这一念心在活动的时候,你说你的自体在哪里?找不到。它不..
烦恼如同一个不速之客,时常造访我们,给我们平静的生活涂抹一点儿什么。有时因为这点儿涂抹,我们生活的脚步,不得不做短暂的停歇,有时甚至不得不调整人生的航线,这种调..
佛陀的五百位释迦族弟子中,有两位比丘同名为须菩提:一位是大长者之子,另一位则是出身于皇族、在佛弟子中誉为着好衣第一的天须菩提比丘。由于天须菩提比丘在过去五百世中..
什么是「资粮位」菩萨的相貌?就是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发菩提心以后,他是怎么修行呢?「福德、智慧二资粮」,发了菩提心以后,你要赶快的积集「二」种「资粮」:第一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