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达空、无住入手,烦恼自然不生,其心自然降伏。学习佛法,首先应该知道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对此没有明确的认识,一定尚未树立正信。因为不明了佛法能够解决什么问..
眼、耳、鼻、舌、身、意、名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名为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名为六识。合此六根、六尘、六识,叫做十八界。“根”是能生..
蕅益大师提出这个嗔恚,我慢跟懈怠,它的出处是从《菩萨戒》的六增上戒来的,菩萨有十条戒,都是伤害菩提心,杀盗淫妄四根本重戒我们不谈,我们谈六增上戒:第一个、沽酒戒..
我们产生烦恼的时候,怎么抉择烦恼即菩提呢?一般来讲,我们现在的身心五蕴是烦恼的自性,也是五蕴和合成的我,在生烦恼的时候,我们通过中观般若理论,观察烦恼产生当下就..
亡者若不生烦恼心,不会有任何障碍。但以一般常理而言,亡者会不会生烦恼心?会!如果这种恶缘干扰很厉害,亡者不生烦恼心,我不相信,大家都是凡夫嘛。所以一生烦恼心,是相..
地藏菩萨像大地一样,能含藏种种功德,能引生一切功德,难行苦行,救度众生,故名地藏。地藏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大智文殊菩萨、大悲观音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合称为四..
有人说,越学佛越不合群,越学佛烦恼越多……题目中那三个字,没有贬义,在学佛这条漫长艰难的路上,所有症状的出现,都很正常,也都是反观自己的镜子……一、煞有介事型张..
世间人把这个情看得很重,这个情是所有烦恼根本的根本,一切烦恼的塬始点,你要不把这个东西清掉,你的烦恼永远断不了。为什么会那么深?因为你认为是真的,不知道是假的。..
菩萨戒一般是六重二十八轻戒,受菩萨戒主要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首先要有出离心。人只有对“我”有真实的认知,才能生起真实的出离心,所以佛陀初转法轮先从小乘讲起,因为..
我们要怎样学,才能够跟自性相应,融入?我们在这就能学到。电视的频道裡面的现相,跟屏幕是不是融成一体?是的,可以说它融成一体。你再细细看,它是真的融成一体?是真的,..
修一个是不是专?修多个是不是杂?这是一个问题,而且是很多佛子经常在思考的问题。一天有24小时,如果你“专修某一项”,比如要花30分钟,另外的其它时间你在干什么呢?也..
心地法门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动持咒,不出声。因为出声念咒伤气,默念伤血。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不能把身体弄坏,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体保护好。但是坐到..
「夫心有拘累,随物而转,故为烦恼所缚」,我们心确实是随物而转,翻过来,「若能转物,则同如来」,如来跟我们正好相反,我们被物转了,如来能转物。他用什么转?他用的是..
有句古诗这么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人生从来就没有回避凄风苦雨的可能,生活的幸福也就在于挫折和痛苦之间的协调,甚至是生活一团糟中找到的一种秩序,用自己乐..
从前,有个百万富翁,每天让他劳神费心的事情跟他拥有的财富一样多。所以,他每天都愁眉紧锁,难得有个笑脸。百万富翁的隔壁,住着磨豆腐的小俩口。曾有谚语说,人生三大苦..
1自性本来是真诚的,真实、诚恳,一丝毫虚假都没有,真诚就是健康。现在人怎么样?现在人不真实、不诚恳,现在人虚伪,虚伪就是病,就是病态。2别人虚伪对我,我要真诚对人..
我们现在听到好多的道友指责别人衣服没穿整齐啦、掌没合好啦、磕头没磕对啦一到寺庙,老师姐或是老师兄对你说:哎,你竟然没做对啊,这样子不如法啊!这也不如法,那也不如..
华智仁波切在《现观庄严论》的解释里,讲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他说:成佛不是大乘菩萨的目标。如果成佛也不是目标的话,那么大乘修行人到底有没有目标呢?此话的真实意趣..
问:她说她老公喜欢交朋友,结果去抓小动物如:猫,去买麻雀,然后送给人家,这种行为是杀生,果报很重,她很痛心,对她老公做这个事要怎麽办?她的儿子很喜欢上网,劝不了;..
真正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你的障碍就很重。所以诸位要了解,真正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帮助一切众生成佛作祖,你的障碍就很重。魔啊,那些妖魔鬼怪,看到你要兴佛法,想尽方..
现代人物质生活非常进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不愁吃也不愁穿,但是心灵却依然感到空虚烦恼,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因为心不定、心不知足。物质的享受是一种刺激,使人暂时得到..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倚赖周围的环境和人。但很多人看不到这一点,对于别人的付出,养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接受习惯,不会真心地感恩别人。相反,..
人活着一定要开心快乐,也一定要想得开,不能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死了不能带走一丝丝东西。有关西藏天葬的由来,目前有好几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西藏一年内大部分时间为..
弟子:师父,在吗?我现在不知道怎么的,做功课的时候和做完了一天也觉得人感觉发冷,怎么办?我念的是百字明和药师心咒和度母心咒。师:看看讲述如何诵地藏菩萨心咒而全身暖..
弟子:我在师父开示(手机下载《天天佛》即可获取全部学习资料)里看到读金刚经求菩提,如果众生有所愿求,那就厚着脸皮向地藏菩萨求,如果求金刚经反而是一种暴殄天物,对..
生活中必然会有很多的烦恼。学习佛法就是学习如何处理这些烦恼。通过学习佛法,就会知道处理烦恼的方式。那就是,我们遇到烦恼的时候,用“断烦恼”或者“转烦恼”这两个方..
佛教认为,诸受是苦,诸行无常,五蕴皆空,又说四大皆空。面对如许多的痛苦、不安,怎样化烦恼为菩提?为什么当代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发达,而多数人却越来越烦恼?物质生活..
“复是出苦桥,度众离恶趣”:菩提心也是能够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桥梁。如果众生堕在恶趣中,那么依靠菩提心的力量就可以很快出离。法王如意宝曾经讲过:如果一个人相续中生..
「菩提心」是指成佛的心。「发菩提心」也就是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亦即发求取正觉成佛的心。诸佛菩萨过去都是因为发菩提心而转凡成圣,乃至学菩萨道一步一步的积累资..
这个信仰——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比生命更重要啊!我们三皈依,要是于至信优婆塞优婆夷的三皈依都做不到,至信的功德都做不到,你后面修持,种子没有一个是真实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