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山时以佛的德行自我勉励,就能与佛相应朝山是佛教徒至名山大寺,以忏除业障或还愿的朝礼行为。很多人欢喜成群结队到山上寺院朝礼,少则百人,多则千人,队伍庄严威仪,让..
清晨,有一位衣著入时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张望一番,见到一位出家师父,即问洗手间在何处?那位师父以手指示之,女士头也不抬,便说:‘带我去!’等方便回来,恰遇..
去年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我们是较先一批到达地震中心参与救援的志愿者。那时候的龙头山,余震不断,到处是伤员和尸体。鲁甸是一个回族县,盛行伊斯兰教,在救援队伍中,也..
问:发菩提心者判断自己未舍弃众生的界限是什么?答:金厄瓦曾想闭关,但又怕舍弃众生,就带着舍弃众生界限的问题,专程赶到热振询问仲敦巴尊者。尊者回答说:“一旦你生起..
问:发菩提心者判断自己未舍弃众生的界限是什么?答:金厄瓦曾想闭关,但又怕舍弃众生,就带着舍弃众生界限的问题,专程赶到热振询问仲敦巴尊者。尊者回答说:“一旦你生起..
有一信众问我,念佛一年多了,总感觉烦恼越念越多,请开示如何对治?其实,在念佛的过程当中伴随着烦恼习气,这是正常现象。所述“越念佛烦恼妄念越多”很正常,不念佛时烦..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学生问:我想问一个实修的问题,关于“转识成智”。我们说“照见五蕴皆空”,照见的当下,算不算就是转成大圆镜智了?照见的当下,算不算就是分别智变..
在莲华中转女成男【经典原文】信乐永离女身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未来际不间断地教化众生,这样地去行持,不说断自烦恼,而自烦恼自然就能够灭除尽无余。以甚深广大的菩提心,尽未来际..
忏悔业障福慧圆满《西游记》里观音菩萨对小白龙曾这样说“你须用心了还业障;功成后,超越凡龙,还你个金身正果。”每个人的存在都一定有着需要偿还的恩恩怨怨,前世的因来..
烦恼为因,身语意这些诸行为缘,恶业就为果,障道受苦就是报,因缘果报就都生起来了。所以我们要息灭烦恼,精修戒行,痛耻恶业,那么修行成就就容易。经典上面有很多的比方..
问:发菩提心时,如何避免流于表面,发起真实的利他之心?答:我们不能妄图利用菩提心来达到个人的目的,这样做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某些自诩为大乘佛子的人,虽然在表面上..
佛陀证悟南怀瑾大师: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到了什么?佛陀所证悟的是:“我现在知道的和世间上的人所知道的不一样,我认为美好的,他们认为不好,我认为道是至真至贵的,..
在调伏烦恼过程中,“觅心了不可得”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有些人的心很容易从杂染的功能转成清净的功能,但有些人就转不过来,即使修不净观也转不过来。有些人不修“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