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即菩提怎么解释

自从进入三级修学以来,“轮回与解脱”一词,已无数次在法义中见过,也在导师的开示中多次听过,但我只是停留在法义的文字理解层面,或者肤浅的观想中。然而,在经历了大姐..

一信徒问师:师父,当我们没有了虚伪,真正进入菩提心时,是个什么状态呢?师答:当我们真正修成了菩提心后,世上就再也没有能侮辱我们、让我们痛苦的人和事,那么我们的心..

问:曾经打佛七进入一种很好的境界,但没过多久又落入一种烦恼的状态中。为什么会这样?答:倘若没有打好前行基础,表面上修任何法,暂时可能有一些验相、些许成就,但在今..

有的人为什么智慧大?有的人为什么愚痴呢?说老实话,烦恼少一分,智慧就开一分。我们的神通智慧是从哪儿产生的呢?从我们的修行当中来,从断烦恼当中来的。所以说戒定慧三学..

让内心生起利他之心、祈愿获得证悟的仪式相当简单。它的目的是确认和坚定我们为了众生利益、希望能拥有佛性的决心。这种重新认定的仪式,对于加强慈悲心的修链非常重要。此..

在确认了苦的范畴之后,我们需要发现它的来源,这有两面:烦恼或无效的情绪,以及有垢染的业力。因为烦恼的情绪会污染业力或行为,所以我先讨论它们。烦恼的情绪有两种,一..

你要努力了,但是努力还要缘,没缘还不行。佛经里面,有两个兄弟要去考试,结果下大雨,又看到很多蚂蚁被水淹了,他们两个想尽办法救,结果救了以后做梦,佛菩萨来讲,你们..

有的人为什么智慧大?有的人为什么智慧大?有的人为什么愚痴呢?说老实话,烦恼少一分,智慧就开一分。我们的神通智慧是从哪儿产生的呢?从我们的修行当中来,从断烦恼当中..

用佛法来解读烦恼、抑郁、孤独即使在这个不完美的轮回中,一个人还是可以通过生起满足感而试着拼凑一点点幸福。当你满足的时候,几乎不会感到厌倦。只有当你太过贪心的时候..

我们的烦恼很多,其中有一种烦恼很有意思也很普遍——那就是“做无用功”而引起的。比如昨天,我们寺院租了一辆车把几十个坐垫运到老祖寺,因为管理人员的决策出差错,又原..

内心不起烦恼的念头有时候,我们会感觉到莫名的烦躁。心底里有个声音告诉自己要安静,可是怎么都安静不了。内心中的烦恼和安静似乎在打架,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实则波浪..

一只雪蛙以血肉布施八万蚂蚁,证得无上菩提。尔时,世尊从嘎西城出游到鹿野苑,在鹿野苑森林中有憍陈如等五比丘在苦行,他们看见世尊远远地向他们走来,就共同商定:“沙门..

当我们面对一个做坏事的人,他代表着某一个群体,或者某一种身份,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轻易地动摇我们的信念。我们要用智慧去抉择:哪个是我们需要保留的,哪个是我们需要..

大家尽量地注意培养自己这颗菩提之心,菩提心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志求佛道之心;第二个含义是广度众生之心。也可以说“度众是目的,成佛是方便”,“为利众生愿成佛”..

把烦恼写在沙滩上一个中年人,年轻时追求的家庭事业都有了基础,但是却觉得生命空虚,感到彷徨而无奈,而且这种情况日渐严重,到后来不得不去看医生。医生听完了他的陈述,..

大乘佛弟子的首要目标是发起菩提心作为一个大乘佛弟子,尤其是金刚乘修行人,首要目标是发起菩提心。那么,一个发起了菩提心的人究竟能得到什么?生活条件会大为改善吗?工..

佛门圣地却坐落在商家云集,楼盘酒楼包围着繁华街道。荆州菩提禅寺荆南寺是一个奇怪的搭配体:他是千年古刹,如果地标竞逐古老奖,无疑能入围,但因几次迁址又显得年轻而突..

念佛让我们得到安心和清净有一居士问我,念佛对解决当下的现实烦恼有什么作用吗?念佛法门的终极关怀是解决生死问题,但它同时也关照当下现实的生命。念佛可以让我们得到一..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这是佛教徒常用的回向偈。究竟“三障”是什么?我们借用《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九讨论三障。《瑜伽..

一信徒问师:师父,师父,请您给开示一下降伏自心烦恼的方法好吗?感恩您的慈悲开示,阿弥陀佛。师答:古人云:“安禅不需山和水,灭却心头火自凉。”降伏自心最有效的方法..

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这是佛教徒常用的回向偈。究竟“三障”是什么?我们借用《瑜伽师地论..

朝山时以佛的德行自我勉励,就能与佛相应朝山是佛教徒至名山大寺,以忏除业障或还愿的朝礼行为。很多人欢喜成群结队到山上寺院朝礼,少则百人,多则千人,队伍庄严威仪,让..

清晨,有一位衣著入时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张望一番,见到一位出家师父,即问洗手间在何处?那位师父以手指示之,女士头也不抬,便说:‘带我去!’等方便回来,恰遇..

把烦恼当成一个处理品生活中必然会有很多的烦恼。学习佛法就是学习如何处理这些烦恼。通过学习佛法,就会知道处理烦恼的方式。那就是,我们遇到烦恼的时候,用“断烦恼”或..

学佛要除却烦恼、求得智慧《六祖坛经》云:“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学佛就是要除却烦恼、求得智慧。但是,不要讨厌烦恼。没有烦恼,则不需要..

去年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我们是较先一批到达地震中心参与救援的志愿者。那时候的龙头山,余震不断,到处是伤员和尸体。鲁甸是一个回族县,盛行伊斯兰教,在救援队伍中,也..

我们的烦恼之所以滋生不断,大都是因为太惧怕烦恼,又像强迫症般的想与烦恼划清界限。这种对于烦恼患得患失,从而又想通过蛮力制止打压的方式,来杜绝烦恼再生的隐患,此法..

问:发菩提心者判断自己未舍弃众生的界限是什么?答:金厄瓦曾想闭关,但又怕舍弃众生,就带着舍弃众生界限的问题,专程赶到热振询问仲敦巴尊者。尊者回答说:“一旦你生起..

问:发菩提心者判断自己未舍弃众生的界限是什么?答:金厄瓦曾想闭关,但又怕舍弃众生,就带着舍弃众生界限的问题,专程赶到热振询问仲敦巴尊者。尊者回答说:“一旦你生起..

有一信众问我,念佛一年多了,总感觉烦恼越念越多,请开示如何对治?其实,在念佛的过程当中伴随着烦恼习气,这是正常现象。所述“越念佛烦恼妄念越多”很正常,不念佛时烦..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