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整天想着养家糊口的普通市民来说,“环保”这两个字听起来好像挺高大上的,似乎离我们很远,和我们没有多大关系。对于环境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多数人都是直接劈头盖脸..

学佛要除却烦恼、求得智慧《六祖坛经》云:“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学佛就是要除却烦恼、求得智慧。但是,不要讨厌烦恼。没有烦恼,则不需要..

我们的烦恼之所以滋生不断,大都是因为太惧怕烦恼,又像强迫症般的想与烦恼划清界限。这种对于烦恼患得患失,从而又想通过蛮力制止打压的方式,来杜绝烦恼再生的隐患,此法..

有一信众问我,念佛一年多了,总感觉烦恼越念越多,请开示如何对治?其实,在念佛的过程当中伴随着烦恼习气,这是正常现象。所述“越念佛烦恼妄念越多”很正常,不念佛时烦..

经过三周的修习,我对三级修学有了基本的了解,对佛教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构建人生信仰的道路上又前行了一步。特别是第一篇“信仰与人生”的阐述,给我的感触较深。结合这..

五停心观从前,有一个人得了癞病,全身长满了恶疮,溃烂流脓,苦不堪言。一天,经过一处长满茅草芦荻的园林,被草尖所刺,痛彻心肺,于是生起瞋恨心,对着园林破口大骂。佛..

静心涵养每天见很多人,说的大都是不快乐的事。事业成功的说压力大,工作清闲的说没前途,没有结婚的说怎么还遇不到合适的人,结婚的却说遇到的人不适合自己。幸福像皮球一..

警惕幸福中的危机佛就是这个意思,不是说现实都是没有意思,没有什么意思,很悲观很消极,这个没有意思,那什么是有意思的呢?那说出来这样子的话,它有什么意思?有什么价..

东方三圣大家想要拥有幸福的人生,必须拥有健康的身心。《药师经》就是教大家怎样获得身心的健康,那就是“在利益大众中充满喜悦,在充满喜悦中身心健康”。药师佛的十二大..

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未来际不间断地教化众生,这样地去行持,不说断自烦恼,而自烦恼自然就能够灭除尽无余。以甚深广大的菩提心,尽未来际..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但精神上却很难说越来越愉悦。虽然购物、上网、旅游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便利会给人们带来一些惬意,然而我们会发现,短暂的快乐之后,自..

心态不好,说穿了,就是心太小了。心态的“态”字,拆解开来,就是心大一点。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学会接受。人生本来一场空,有无之间的更替便是人生,得失..

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怨,就有多少苦:要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原因,并有助于你,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相信宇宙中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

烦恼为因,身语意这些诸行为缘,恶业就为果,障道受苦就是报,因缘果报就都生起来了。所以我们要息灭烦恼,精修戒行,痛耻恶业,那么修行成就就容易。经典上面有很多的比方..

种下幸福的因,才有幸福的果每人个都想得到幸福,幸福有它的因,才能得到幸福的果。一、不贪常舍。不贪求不义之财,不义之财,难以长久。常舍济与贫穷,舍孤寡老人,舍病苦..

转眼,加入三级修学已有月余,从刚进班时的一腔热情和一知半解,到现在经过四个章节法义的学习,自己究竟有没有收获,有没有认识上的改变呢?可能最好还是从最初的两个问题..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从这句话而契入悟机,彻悟后隐居大梅山。有一天,马祖派侍者去试探法常,对他说:“法常,你领悟了老师的‘即心即..

在调伏烦恼过程中,“觅心了不可得”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有些人的心很容易从杂染的功能转成清净的功能,但有些人就转不过来,即使修不净观也转不过来。有些人不修“觅心了..

两个人非常渴,喝同一口井水时,一个用金杯,一个用泥杯。前者觉得自己富贵,后者认为自己贫贱;前者得到了虚荣的满足,后者陷入无谓的烦恼中。他们都忘了,自己需要的是“..

【经典原文】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无量寿经》【经文解释】说的简直就是我们的社会现实啊!佛说的不是几千年以前的事,就是2012年的事。现在人炒..

一个人面对生活的态度,活成了人生旅途的境遇不同。小羽的故事告诉人们分享的幸福,小羽选择的是生命温暖的格局。每个人把握着自己的人生,什么样的视野,什么样的颜色,什..

世间烦恼,皆出渴爱,然心若自由,则惊恐自消。人总是在不断地渴望中烦恼和痛苦,殊不知每一段痛苦都藏着一份大智慧,不乱于心,不困于情,让自己释怀,唯有活在当下,不断..

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经典原文】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无量寿经》【经文解释】说的简直就是我们的社会现实啊!佛说的不是..

全世界所有的人,乃至所有的众生,共同的愿望是离苦得乐,远离痛苦,过得幸福安乐。大家努力读书、工作,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等等,都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为了幸福安乐..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一、业的习气,二、外境,三、恶友的影响,四、依从错误的教导,五、习惯,六、错误的概念。造成烦恼的基本原因,是过去所做的不善业,存留..

烦恼都是空人,是这世间烦恼的源头,但也是唯一可以拥有静心的生命。如果你追求的是,没有任何烦恼和焦虑的平静,像明镜不惹尘埃,像湖水不起波澜,除非你脑死,否则,这只..

一切忧悬所不能逼名为二禅【经典原文】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悬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楞严经》【经文解释】阿难!这三层天,..

编者按: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知识水平的提升,现代人是否感到比古人更幸福、更自由?事实往往相反,为何当下社会频繁出现浮躁和混乱,什么才是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苏州戒..

首先,释迦牟尼佛也不否认,物质可以解决很多的痛苦。当我们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物质。但物质却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身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想必大家已..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