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怎样才能出锦

我们看现瑞许说:即时如来从胸卐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

你不修空观,除非你保证:我临终的时候,没有太多相状来诱惑我、来干扰我,你最好是这样子,但是这种机率不大。因为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有的时候来得早,有时候来得晚,阿..

清西有沙门蕅益智旭解,这个清,是大清了,清朝。蕅益大师出生的年代是明朝的万历年间,然而他写这个《要解》的时候,是在大清顺治四年,1647年的时候,所以就叫清。这个西..

八功德者:一、澄清,异此方浑浊;二、清冷,异寒热;三、甘美,异咸淡劣味;四、轻软,异沉重;五、润泽,异[氵+宿]腐褪色;六、安和,异急暴;七、除饥渴,异生冷;八..

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我们跟众生,人跟人是要有因缘的,我看到你很欢喜;你看到我也欢喜,怎么说呢?过去有结善缘。这个结善缘,在大乘的佛法也是..

大乘佛法的菩萨道跟一般外道的修学有些地方是相同的,有些地方是不同的。比如说我们今天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我们依止善业去创造一个暂时安乐的果报,这一部分..

我们先讲这个心。这个心,就是你这个心力。譬如说,我们看到有一种人,他得到了富贵的果报,他非常的富有。但是在三、五年以后,他就破产,经商失败,一下子就破产,他的果..

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云:取其意义谓不造新,忏谓止断未来非,悔谓耻心于往犯。有将忏字训首训鉴,义虽通得,华梵须分。梵云忏摩,此翻悔往..

我成佛时,国中菩萨,于诸经法若受持、若读、若讽诵、若忆持、若解说,悉能获得无碍辩才与智慧。若此愿不兑现,不取正觉。阿弥陀佛因地考察他方世界,发现四众弟子或闻佛说..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我成佛时,国中菩萨智慧辩才无有限量。若此愿不能兑现,不取正觉。阿弥陀佛因地,考察他方诸佛刹土,见诸佛座下的声..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我成佛时,我所住持的国土清净无伦,在国土的任一界面悉能够照..

问:请益法师,很多人平时很用功念佛,但年纪大或者病痛发生时,常颠倒不念佛。如何避免发生此颠倒,平常要注意什么事情?宏海法师答:我出家这么多年,特别是近些年,也遇..

这个人天乘,你可能要经过三年五年的时间,必须要扫除你生命中的地雷、重大的地雷,慢慢地你应该还可以再提升到第二个阶段,就是你要处理你的颠倒妄想的问题。业力这一块还..

动和静,昏和散,这是一切事物乃至生命存在的基本形态。新加坡芽笼这条街,各种宗教场所林立。各个宗教的活动有动有静,有时以动为主,有时以静为主。敲击法器,是以音声来..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根据所观境的不同,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类的修行:第一个叫作自力的法门。这个自力法门,它的所观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当下的现前一念心性。在观心的时候..

疏文:今念佛者,以佛大愿摄受,大力匡持。威莫敢干,神不可测。虽有魔事,行将自消。又经云: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以阿弥陀佛及十方佛,常护念故。从今..

问:请问师父,如果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也是缘起,那是否也有成住坏空呢?宏海法师答:这就涉及到教理的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极乐世界不属于三界之内,《往生论》里面就明..

问:什么是三摩地?什么是陀罗尼道?什么是得泥洹道?什么是被弘誓铠?大安法师答:这个三摩地,在《楞严经》讲,《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讲,就是定慧等持,定慧双运..

这个宇宙万法,惟独是我们一念心所显现,这个观念很重要。佛教的观念是认为我们的生命有心法跟色法,而外在的色法是你内在的心法创造出来的。我再讲一次,外在的世界是你内..

《法华经》当然最重要就是理观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点跟一般的点不一样。我们先谈如果你没有学《法华经》,你这个净土宗会怎么修。净土宗的修法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你要会..

禅宗有一句话,我希望大家好好体验一下,你就知道什么叫作中道的思想。它说觅即知君不可见,而不离当处常湛然。你这一念心在活动的时候,你说你的自体在哪里?找不到。它不..

问:弟子一直有个疑惑,就是感应道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因为我想我肯定没有,所以我不知道是什么状态。另外一个就是平时的我们的做功课的修行的时候,我通过什么样的..

此论修德,不论性德。性德则一切微尘法尔具足四种净秽佛土。今约信愿行三,弥陀名号不可思议故,能令凡夫所感同居极乐,最极清净也。此则十方佛土所无,极乐同居独擅,方是..

问:南无阿弥陀佛!法师慈悲!我们很多的佛子喜欢说随缘,不要执着,在社会上给人的印象是佛系。可是印祖总是在强调做事应该认真踏实,这样不是很执着吗?做事认真与不执着..

关于一念的相应,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国王叫波斯匿王──就是舍卫国的波斯匿王,他很护持三宝。邻近国家的国王,送给他五百只的白雁来讨好他,因..

你的眼根去接触佛像的时候,产生一个识,一个明了性。根尘一碰撞就会产生一种心识。本来是没有,为什么会有?因为你眼睛去看它,就有了,你眼睛一看就有了。眼睛一看到佛像..

先看第一科,约着迷真。众生因为迷失了清净的本性而生起一念的妄想,那么这个时候在虚妄的妄想当中才产生内分跟外分,是这样子来的。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

佛法大要,总为戒定慧三学;法海浩瀚,无出经、律、论三藏。通而为言,经、律、论各有诠释戒、定、慧三学;别而分之,经解定学,律释戒学,论诠慧学。戒、定、慧称为三无漏..

我们修行有三个步骤:第一个一定要先进入寂静的观念,寂静就是你一定要先摆脱这些不必要的外缘,使你的内在里面充满着每一分每一秒的安祥,先进入寂,使你的心先静下来,你..

有人经常问我这个问题,我布施了之后有这么多倒霉的事情,师父你看怎么办?我就问他:你觉得除了你以外,谁应该倒霉比较好?他一想,倒也是啊!这个代众生受苦啊,严格地讲..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