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我们的心本和太虚一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现却局限于由我执构建的狭隘牢笼中,充满无尽的烦恼和痛苦。修行,就是要粉碎我执..

一切显现就是因缘和合。有因缘就能见到诸物,无因缘就见不到。若因缘和合,就有这些显现;若没有因缘,就没有这些显现。但我们总是患得患失,其实这都是徒劳无益的,一切都..

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同样需要清洗空置。一个肩挑狗粪的人是辛苦的,一个肩挑黄金的人同样是辛苦的。一个背负罪恶过失的人是沉重的,一个放..

2015年8月26日,农历七月十三,大势至菩萨圣诞,祈愿众生得大自在、福寿双全。大势至菩萨,音译摩诃娑太摩钵跢,意译“大势至”“得大势”或“大精进”,略称势志菩萨、势..

我们今天身为一个菩萨,我们内心要面对很多的境缘,你要断恶、修善、度众生,而这三个功德都必须在所缘境中完成。问题是,你今天要断恶、修善、度众生之前,对于所缘境一定..

大宝法王长寿祈请文嗡梭德!无死三根集聚莲师尊,大悲降众事业所幻化,金刚总持怙主噶玛巴,莲足永驻事业愿兴盛。此文是持明周游者夏扎桑杰多吉所祈请。..

人生很辛苦,每天忙着需要别人来肯定,却忽略自己生存的意义。能为别人付出是福气,人生最重要的功课就是学习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提升自己、解脱自己。人实在愚痴,整天为..

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少欲知足是非常的重要,在佛陀很多的经典、论典中都有提到保持少欲知足的重要性。譬如:《八大人觉经》中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

证悟空性的人,在进入空性境界时,用脚踩石头,如同踩在柔软的泥土之上一般可以留下清晰的脚印。如果他们没有进入空性的状态,也与我们凡夫一样,他们脚下的石头也同样坚硬..

因果循环,错综复杂,贯穿三世,唯有佛知。什么叫做因果呢?比如说一个人去偷盗,偷了东西以后,在他的身口意中哪一个是因呢?我们经常讲的业,在这里和因是一回事。偷盗人..

不贪就是布施,断恶就是行善,改过就是忏悔,谦卑就是礼佛,守礼就是持戒,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极尽三千繁华,不过弹指一刹那,百年云烟过后,不过..

当我们的悲心已经增长到超越了我们个人的限制,它就成为一个无限的愿望,希望利益一切众生——在任何处所的每一个众生。这并不是专指那些我们喜欢和觉得亲近的人,它的意思..

“提起千斤重,放下二两轻”,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所谓放下,就是要放下那些自私的欲望,放下那些无谓的执著,放下那些顽固的偏执。风起时,笑看落花;风停时,淡看天际。..

2015年5月25日(农历四月初八),欣逢人天教主、大悲慈父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吉日良辰,慧日禅寺有发心出家的优婆塞、优婆夷,割爱辞亲,放下世间的万缘,正式依上传下喜法..

由于现代资讯传播迅速,带给人们焦虑的梦魇也相当多,只要社会中、世界上、国际间,有一些风吹草动,不论直接或间接,不论是为自己、为家族、为社会、为国家、为政治、为经..

过去,佛灭度之后,在印度有一位国王叫乌斯迦,这位国王是位虔诚的佛教徒,心地善良,对百姓施以仁政。他有一个儿子,这孩子的眼睛非常美丽,几可媲美印度的一种美目之鸟—..

透过生死,才会明白健康的重要;透过成败,才会明白通达的重要;透过得失,才会明白淡泊的重要。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苦苦追求那些原本可以放弃的,却忽略了生命中那些..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是超越一切对立的圆满,是脱离生死的大自在,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究竟自由。棉花是磨不出刀子来的。人的一生,经历了种种的磨难、种种的痛苦,才会知..

「对治烦恼」是整个修持的重要根基。有时我们在佛堂中修持,环境很舒适,所以觉得自己很有慈悲心、禅修很好。其实要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或与亲人家人相处中,才能看得到佛..

我国民间每年元宵节有张灯的习俗。元宵节为何张灯?一说是沿汉武帝时祠太一自昏至昼的故事;一说是道家所兴,因为正月十五是“三官下降之日”,而三官各有所好,天官好乐,..

1.佛说:世间和出世间的恩德有四种:第一种就是父母恩,第二种是众生恩,第三种是国王恩,第四种是三宝恩,这四种恩,每个众生都承受等量。2.佛说:母亲对我的恩,我用一劫..

编者按:《心经》开篇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自在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民间俗称“观音菩萨”。顾名思义,无论“观世音菩萨”还是“观自在菩萨”..

法:一是思维「七重因果教授」,一是修持「自他交换法」。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这种大悲心不是在那里等着希望众生出离痛苦,而是有一种积极主动的热忱,想着:“我要帮助..

有的过失,我们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认识到。事实上,很多过失来源于不正确的知见。有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对我好的人,我就对他好;对我不好的,我将以牙还牙。”那么他把人分..

妙语连珠的梦参和尚说:“生有生的自由,死有死的自在--这就是信佛的功能!”做人,就得随顺接受生老病死。人生八苦,老病最苦。今年95岁的老人家,爱自己走路,不愿别人搀..

主题:生活中的佛法(第一天)教授:第十七世大宝法王邬金钦列多杰时间:2009年1月12-14日地点:印度菩提迦耶德噶寺翻译:堪布丹杰来源:法王噶玛巴中文官网我们一定需要的..

主题:生活中的佛法(第一天)教授:第十七世大宝法王邬金钦列多杰时间:2009年1月12-14日地点:印度菩提迦耶德噶寺翻译:堪布丹杰来源:法王噶玛巴中文官网在夫妻之间,互..

主题:生活中的佛法(第一天)教授:第十七世大宝法王邬金钦列多杰时间:2009年1月12-14日地点:印度菩提迦耶德噶寺翻译:堪布丹杰来源:法王噶玛巴中文官网在工作完结束回..

有人问我:「师父,你好好的人生不过,为什么出家?」我经常告诉他们:「我追求自由。」各位,有人以为离开监狱就是自由,其实不是。佛经上说,关在监狱还有出狱的一天,但..

时间不是修行的障碍,你必须要把生活变成修行。你把佛法里讲的道理弄明白了,去悟,去体会,然后一点一滴的运用到生活中。面对不一样的面孔,才能发挥不一样的智慧;处在不..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