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缘起深般若第三章弥勒瑜伽行(3)3唯识(一)陈那与唯识今学识,即是人的心理起了别功能,由是才能有辨别的能力。但当我们作辨别时,却实在依二取与名言来作辨别,因此也就..
四重缘起深般若第四章如来藏(6)6不二法门文殊师利说不二法门,即是说如来藏。不二法门有一系列经典,在我国六朝时代即已开始翻译,时为西元四世纪,可以说是早期传入的经典..
四重缘起深般若第三章弥勒瑜伽行(4)《三自性判定》略释世亲论师造论谈钖永译释梵名:Trisvabhava-nirdesa[注1]藏名:Rangbshingsumngespabstanpa前言弥勒瑜伽行据《解深密..
四重缘起深般若第二章龙树四重缘起(6)《中观口诀》阿底峡尊者造论邵颂雄翻译梵名:Madhyamakopadesa-nama藏译:dBuma'imanngagcesbyaba(藏译者敬礼)顶礼世间怙主(造论者敬..
四重缘起深般若第四章如来藏(7)《法界赞》龙树论师造谈锡永译1长久以来无明法成三恶趣世间果一切有情决定住于此法界我赞礼2以成一切轮回因由道次第得清净所谓清净即涅槃此..
四重缘起深般若第四章如来藏(3)3龙树说法界龙树有一篇《法界赞》,在汉传佛教中少受重视,宋代施护的翻译,译得十分糟糕,满篇堆砌模棱两可的陈腔滥调,那应不是施护的错译..
四重缘起深般若第二章龙树四重缘起(2)2四重缘起观(一)总说藏传的四重缘起观修,是业因缘起(格鲁派称之为相连缘起);相依缘起;相对缘起;相碍缘起。汉传佛教其实亦有跟这四..
四重缘起深般若第三章弥勒瑜伽行(1)1瑜伽行的基道果“瑜伽行”即是大乘行人的修学。弥勒所说的修学系统,即名为弥勒瑜伽行。弥勒瑜伽行的修证,强调中道。中道是佛的根本思..
四重缘起深般若第三章弥勒瑜伽行(2)2法相(一)前言法相建立三自性相,即是:遍计自性相(parikalpita-svabhava)、依他自性相(paratantra-svabhava)、圆成自性相(parinispana-..
《四法宝鬘》导读第一篇导读七、出世间法九乘出世间法的九乘,大别为二,即共因乘,与不共果乘。前者指小乘及大乘的显宗,后者则总括密乘各次第而言。共因乘分三,即声闻乘..
《四法宝鬘》导读第一篇导读一、五种抉择见的建立印度佛教的传播,主要可分为三支:一支是南传小乘(Hinayana);一支是北传大乘(Mahayana);一支是传到西藏的密乘(Tantrayan..
《四法宝鬘》导读第一篇导读九、外密三乘的意趣㈠事乘事乘的修习,可以说主要是身与语的修习。从胜义来说,事部的根不异于密乘的根,但从世俗来说,其方便却可以建立于实有..
《四法宝鬘》导读卷首语序卷首语近年捐资印赠佛经的人多,而能读佛家经论的人却少。近年演绎佛学的著作译作亦多,只是能引导读者有系统地读经论的丛书则未见。为此,同人等..
随心咒印品第十一尔时阿难复白佛言:世尊,如是法契,言不虚妄。今欲所问,佛当许不?佛言:汝欲何问?任汝所言。阿难复问佛:如是法契之功德作用,佛口金言,绝不虚妄。然..
《四法宝鬘》导读第一篇导读五、应成派如何评价余宗谈到这里,我们已经将四宗的宗义,择要介绍完毕。接下来,便应该介绍应成派如何评价各宗的宗义,由此显出一个“道次第”..
《四法宝鬘》导读第一篇导读十、内密三乘的意趣事乘、行乘、瑜伽乘都被称为外密,原因即在于他们的修习,总或多或少以“实事”为根据。事密内外皆实,行乘内心真实,瑜伽乘..
《四法宝鬘》导读第一篇导读八、内外密乘的共根道果㈠根——大中观(如来藏思想)从整体来说,密乘各部都建立于同一的根道果意趣。根是修持所依的基础,道是修持的方便,果是..
《四法宝鬘》导读第一篇导读六、宁玛派的九乘次第西藏密宗的九乘次第,是自莲花生大士以来,宁玛派一贯的说法,其来源实即印度古师所说。仅在格鲁派建立之后,才有异议。因..
《四法宝鬘》导读第一篇导读四、四宗宗义要详细介绍四宗的宗义,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因此我们只能择要而谈,只谈跟“九乘次第”配合的有关理论。这样做是有理由的,因为本论..
《四法宝鬘》导读第一篇导读三、四宗“道次第”建立依西藏论师的说法,释迦入灭之后,由于释经者的意趣不同,总结其见地,可分为四部。释迦所转*轮,分为三转。小乘二宗部..
功德由生品第九尔时阿难唯身及心莫知所守。其时如来见阿难心悔,即为阿难说除疑偈:此时阿难方悟己过,痛悔至极,身心忧怖,不知如何安守,佛见阿难心悔,即为阿难说“除疑..
《四法宝鬘》导读第一篇导读前言龙青巴尊者(LongChenpa,Long-ChenRab-jampa1308-1363),为西藏宁玛派重要祖师,得无垢友尊者(Vimalamitra)大圆满心髓派(Nyinglig)传承,由..
《四法宝鬘》导读第一篇导读二、如何了解“四法”本论所说的四法,即归心于法、修法为道、道上除妄、转妄成觉。由四法的标题即可知,四法的内容实如贯珠,一气呵成,环环相..
佛心相貌品第十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心十地菩萨犹不能知。纵有知者,从佛退位然始知之。今众生欲修,皆是下浅而心不了,愿决相貌。阿难言:如来心中心,十地菩萨犹不能知..
第八疑十念得生疑问: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复作一切罪业,无恶不造。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过三界?结业之事,云何可通?答:众生无始..
肆、所被机宜本经虽诠圆教理,然非独被圆顿机,而是三根普被,利顿全收。如经说“过去诸佛心,未来及现在,中及菩萨等,及于诸天身,下愚凡夫类,能持我此心,速证无生忍,..
佛誓劝持品第八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此心法,佛自依持以大神通,即得如法也。乃诸菩萨金刚久处佛行亦至佛所,即能学佛坚固住决定不退,得菩提证。如诸下愚欲乐求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