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报可分为正报和依报。正报由别业所感召,是众生的五蕴之身,行善的人都会长得比较英俊、漂亮;而行恶之人多感生丑陋之形象,比如脸歪嘴斜,身体残缺等等。依报是依靠外围..
接手书,知发勇猛心,不胜欣慰。但只以终身吃素,一心念佛,为惟一无二,决不更改之行为事。不食油盐,固不必也。佛制无此一说,外道则或有之。但随缘即已,咸淡了不分别。..
佛号虽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临终的时候,是否能保持“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你的心态就很重要。所以我们在念佛的当中,要先改变我们的心态,不要用生灭心来..
念佛最忌讳的就是用散乱心念,心里妄念太多,杂念太多,心力就不能集中。散乱心念佛没有功德,只是阿赖耶里面种个种子,这一生当中不得受用。印光大师慈悲,告诉我们用十念..
虽然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其实有很多烧香拜佛的人,他们的动机并不如法。三年前曾经有一位居士对我说,某一个庙门口,有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高香,祈祷佛菩萨说:“观..
在佛教经典上,经常性的见到一个词——“六时吉祥”,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好的祝福词,但是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六时又如何理解呢?六时吉祥来源于佛教的《吉祥经》,其经有..
贪、嗔、痴的含义:佛学上的贪是指有求心,即六欲(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法欲),它缘起于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不贪就是无求无欲,不贪是前五识转为成所..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迷信,迷信是指迷惘地信服,盲目地相信。怎么判断是不是迷信?有两条标准,一是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二是所揭示的道理是否具有确定性,理论会不会有变..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
学佛时间久了,经常听到修净土念佛法门的同修们说,念佛不能往生,只有读经才能往生。我不知道这个理念是从哪里来的?如果念佛不能成佛,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这样做?往不往..
上香每一天都可以,有的人做不到每天上香,就在十斋日上香也行,如果十斋日还做不到,那就初一、十五上香吧,这都是为了方便信众而说的法。关键是要有一颗真诚、慈悲、恭敬..
从通达空、无住入手,烦恼自然不生,其心自然降伏。学习佛法,首先应该知道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对此没有明确的认识,一定尚未树立正信。因为不明了佛法能够解决什么问..
世间人生死都有个定数,寿命长短真有定数,看相算命有高手、高明的,确实算得很准确。但是,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相算命的能不能给自己算?..
释迦牟尼佛看清楚、看明白了。很年轻,十九岁他就搞清楚、搞明白了,把王位放弃,荣华富贵放弃,去求道,求什么道?了生死出三界的道。释迦牟尼佛用哪一个法门成就道业?《..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萨戒,也是以五戒为基础。何谓戒?就是要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首先要把意识打扫干净,做..
对许多刚接触佛教的人来说,第一个面对的,往往就是如何处理各种经书。例如请回家的佛书,可不可以摆进一般书柜?有没有特别的排法?可以将佛书放在地上、床头上吗?原则上..
供香及礼诵持念等种种法门,其妙要在于诚敬二字。供佛、供香虽有仪轨种种,而究其实,都是旨在唤起、培扶修持者的诚敬心,并使之坚固光明。若无诚敬在内,则一切外在的举止..
1、金钱这东西,在年青时候并不是必要的。在我读书的时候,经济是非常拮据的。读小学的时候,有一年因为交不起学费,老师就把我的课桌搬到了教室的角落里。我当时因为年纪..
世间所有众生都会受到业障影响,业障消除了,就会如意幸福,功德就是让我们远离苦难,脱离苦海。但如果功德与人生无法找到平衡,业障会越来越深,而如果业障深重,不能念佛..
我们的生命中慈悲、智慧、力量,这三种力要平衡,不可以偏废任何一个,想达到三力平衡,在因地发愿的时候就要平衡三力。所谓舍心,就是“愿诸众生远离亲疏爱憎,住平等舍”..
在讨论佛法能带给你什么之前,小莫想问问,你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可千万别说是没有缘由的,学佛务必讲求目的,因为只有明了目的,才能发菩提心。正如当年释迦牟尼放弃继承..
260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为寻求众生生、老、病、死等诸多痛苦的根源与解脱之法,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乔达摩·悉达多太子,放弃了为世人所羡慕的种种世俗生活,毅然踏上了修行..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身,但很少有人关注健心。提起健身,我们最常想到的或许会是跑步;说到健心呢,或许你会想到静坐。如果,在这里我们说要把健身的运动与健心的..
中国大陆净土宗的传承是专一持名,不必再带观想。我们要有自信心,不要以为观想好像更高级,我持名好像更低一点;持名最高级,持名最称阿弥陀佛的本怀;这个名号就是实相,..
我们现在信仰佛教的,整个世界人口是七十亿,信仰宗教的,指各种宗教都算在内,大约是占五十亿人口,你想想这么大一个比例,如果我们宗教教育跟上了,那你说世界还能不太平..
很多人喜欢去寺庙里面拜佛,祈求佛菩萨的庇佑,烧香,磕头,感觉非常真诚,但是总是见不到效果,所以有人就问:为何佛菩萨不灵验?其实真正的原因不在于佛菩萨,而在于自己的业障!绝..
很多师兄修行净土法门多年,对于自己将来是否能成功往生依旧信愿不足,很多师兄经常为此苦恼,想来将来又要六道轮回,不免心生烦恼,那么究竟如何才能顺利往生呢?下面我们来看一..
深入来讲,以佛法所蕴含的深意,佛陀示现乞食之行,有着许多内涵。首先,乞食可以离俗。只是靠乞食而生,可以远离俗世营生,少与世俗纠葛,方能专心修行。其次,乞食能更深..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是《金刚经》一开篇便讲的内容。想问:佛陀为什么还..
开光,是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的一个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有人讲“我手上这个手串是活佛开过光的”,或是在网上、街上销售一些佛牌、护身符的人会讲“这是某某寺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