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里?没有把身放下。修净宗法门,这身不放下行吗?我们昨天下午学习自了法师的报告,他完全用的是《印光大师文钞》,告诉我们,念佛功夫不得力就是没..
对所得到的每一句佛法,要像得到宝藏一样地珍惜为了追求或修持正法,不顾性命,忍受一切艰辛困苦或严冬酷暑,赴汤蹈火,奋不顾身,这是忍受修行正法之苦的安忍。因为世人能..
问:佛法修行人和一般世人在心态言行等方面有何异同呢?索达吉堪布:以前宣化上人说过:“学佛者的思想行为与世俗上一般的人正好相反,他们是利用人身造恶业,学佛者利用人..
问:有时候遇到难以忍受的事情,还没想起用佛法来应对,心已经乱套了。该怎么办?索达吉堪布:我们讲过,嗔恨心等只要因缘具足,很快时间内就可以爆发,故应事先有所准备。..
用生命为西藏换来佛法(图源:网络)阿底峡尊者是印度那澜陀佛学院中最优秀的大成就者之一,他既通达了佛法的理论,又获得了至高无上的修证。阿底峡尊者在11世纪时被迎请到西..
佛法难闻(图源:网络)佛教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六道中,人的寿命不长,得人身的机会非常难得。人身的获得是多劫多世修积善业的结果。六道中..
所以佛法不是反对摒弃一切追求,而是要让一切追求在一种道德的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实现。(2007年9月20日早六支香)各位大德:昨天讲到人生必须面对的三个问题:生存问题、生活..
因缘之源,在于功德回向佛教,两千五百多年来,除了一代代出家法师们努力传播,法赖僧传以外,还有在家居士们地大力护持与相助。伟大的佛陀教义能够延续到现在,正是依靠四..
精诚所至(图源:网络)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修学佛法,很多人修得很“不执着”,可是诸佛祖师对佛法,却是超乎寻常地虔诚敬重,甚至在今人看来,恐怕想都想不到..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认为佛教是封建迷信,是人到老年后无所事事,通过烧香拜佛,祈祷家人平安的一种精神追求。以前,我对佛教的看法也和很多人一样,认为佛教是封建迷信。但..
环境对于凡夫俗子的确很重要。但如果你是个学佛的人,是个立志修道的人,是个贤人,那就已经不是凡夫俗子了,你觉得环境对你还会有致命的重要性吗?只有当你的心还处于凡夫..
学佛了,你要明白,佛法是不会抗拒困境和挫折的,你不能埋怨谁,更不能埋怨自己...佛法就是活法(图源:网络)01很多人总会认为,他的敌人是那些伤害他的,障碍他的人.....其..
佛教与现代文明(图源:网络)人类文明,沉睡般度过了漫长的史前蒙昧时代,又踽踽跋涉,穿过六千年有遗留信息的历史尘烟,到近两三个世纪,方才进入加速前进的阶段。这是一个..
问:听闻佛法之前,有时忘了发菩提心,这很重要吗?索达吉堪布:每天听法时以三殊胜摄持极为关键,即最初发菩提心、中间聚精会神听受上师教言、最后将听法功德回向天边一切..
问:学大乘佛法,首先需要听闻修学的关键问题是什么?索达吉堪布:如果慈悲心的观念都没有,那就谈不上大乘佛法;而要断除轮回,空性这一根本一定要抓住,若没有抓住,将永远..
刚加入三级修学时,我认为弘扬佛法就是讲经说法,是高僧大德们做的事,是佛学院、佛学研究所老师们、寺庙里的法师们做的事。弘扬佛法,我们在家居士想也不用想!通过学习导..
问:学佛尚浅,但一直有一个疑惑,人生的意义究竟为何,总觉得一片渺茫,该怎么样巧妙运用佛法在日常生活?答:如果你去慈悲你就不会觉得渺茫啊,人生的意义就是要慈悲,人..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佛陀慈悲,依众生根机不同,随缘教化众生。佛教徒本有僧俗四众,比丘、比丘尼出家二众负住持佛法的责任,优婆塞、优婆夷在家二众负护持佛法的责任,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