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六道众生,无一不欲离苦得乐。尤以我人道欲求离苦之心更切,以其八苦交煎,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此八苦,前七苦有过..
唯识学把造业的过程,依据初、中、后来说明业力的轻重:一、造业前:造业前的意乐很重要,意乐即是动机。有些人造业前心的意乐很强,譬如他要去拜佛、念佛,谁也不能阻碍他..
如莲法师,法名澄志(俗名张焕臣),吉林通阳县人。光绪己酉科优贡生,吉林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宣统三年,为吉林省咨议局议员。民国元年,被选为吉林省议会议员,历任东宁、..
为什么要无住呢?它的理由是说,我们一念的清净的本性,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本性,众生本具,诸佛所证。因为一念的妄动,才产生的三界的根尘识,六根六尘六识,就是整个生命..
【原文】予未出家时,乍阅宗门语,便以情识模拟,与一座主书,左纵右横,座主惮焉。出家数年后,重会座主于一宿庵。劳问间,见予专志净土,语不及宗,矍然①曰:子向日见地..
古人多以务农为业,生活的主体是耕种,所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代工商业发达,物质生产比较丰裕,人们改以休闲娱乐为生活另一重心,也就是:除了日常工作,怎么玩、怎么..
我们一念心性循业发现。清净本然,但是受业力的熏习啊,循业发现。就是你这个心念啊,你一开始依止的是染污意,那么你去造作的时候,你所有的业行就加强这个染污意,就像滚..
【原文】破系心外无法者。就中有二:一、破计情。二、问答解释。问曰:或有人言,所观净境,约就内心净土融通,心净即是。心外无法,何须西入?答曰:但法性净土,理处虚融..
这个无生法忍我们也解释一下。在古德的注解当中也提到,其实这个忍不是忍辱的忍,这个忍是智慧的意思。这个忍,其实开出来有五种忍,五种浅深差别的智慧。第一个是伏忍,调..
一位商人一心求福,希望事业成功、赚尽天下财富。有人告诉他:「只要每晚用最好的柴拜火神,钱财就会如热火般滚滚而来。」于是他遣人上山砍柴,用最好的木料,三年不间断拜..
有一位法师在返寺途中,时近傍晚,突然雷声隆隆,天下起了雨。大雨滂沱,看样子短时间内不会停止。“怎么办呢?”他四下张望,所幸不远处有一座庄园,好便能够求住一宿避避..
一个老和尚养了一盆兰花,他对这盆淡雅的兰花呵护有加,经常为她浇水除草杀虫。兰花在老和尚的悉心照料下,长的十分健康,出落的清秀可人。有一次,老和尚要外出会友,便把..
一个老和尚养了一盆兰花,他对这盆淡雅的兰花呵护有加,经常为她浇水除草杀虫。兰花在老和尚的悉心照料下,长的十分健康,出落的清秀可人。有一次,老和尚要外出会友,便把..
在这天,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
有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然后去试下一只碗。他几乎挑遍了..
我是河岸边一棵柳树千百条垂枝中的一条…我柔软的倒挂着,醒悟着双眼看世界的美妙……我垂在那里在万千条中间,我随着时光和风荡悠…你瞧啊,风往这吹我往这摆,风往那吹我..
问:淫欲固是生死之根,不可不断。但出世之法,乃身后事耳,晚年修习,未为迟也。周安士《欲海回狂》晚年修习疑。说淫欲,现在知道欲界的众生就是这个烦恼最重,淫心不除,..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执身不动在《楞严经》当中,佛陀..
各位同学在学佛过程中,切莫蹉跎岁月,一定要懂得如何时时刻刻把握时间,锻炼我们的心性,改变自己的生命,并修正方向与方法!这一点实在很重要,如果方向和方法弄错了,将..
净土宗的人要往生,一定要把人生好好地收尾。我绝对不相信,你平常这么攀缘,临命终突然间正念分明,我不相信!不可能!你要有一个过程。我们看到很多老菩萨,念佛念了一辈..
众生追求五欲,他是用什么方式来追求?他就是用五蕴,身、受、心、法,尤其是感受跟想象。我们凡夫追求快乐是直觉式的。你要让我追求这个东西,第一个,在我的生命经验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