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在现实中,有些人不敢走近佛教,以为佛教是消极的。一旦信仰了佛教,对事业就会失去进取心,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济群法师答:消极和积极是相对的。许多人评判消极和积..

问:佛教的存在对当今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济群法师答:刚才谈到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区别时还有一点没有谈:佛教是人本的,而不像其他的宗教那样是神本的。佛陀说法四十九年,..

问:是否可以从超越于门派的高度,也可以说是基于各门派的共性,概括地说明一下佛教到底是什么?济群法师答:如何来定义佛教?我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认为可以用这样几句话..

问:什么是众生轮回的因相、果相?济群法师答:因相即我们每天的举止动念。我们每动一个念头、每做一件事情、包括产生的每一种情绪,都会在心灵土壤播下种子。我们所做的事..

问: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无我?济群法师答:我们每天说的最多的是我,想到最多的也是我,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我是什么?我们觉得自己的身体是我,自己的想法是我。结婚成家后..

寺院的财物通称三宝物,也就是属于三宝所有,分别为佛物、法物、僧物。佛物是佛陀在世时信徒供养他老人家的,只有佛陀本人才有资格享用,现在则可用于庄严佛像;法物是用于..

在早期的佛教僧团,僧人遵循传统的乞食制度,物质生活非常简朴。而中国传统的寺院,经济来源主要靠信徒的布施。同时,寺院早晚普佛,为信徒消灾或超度,也能获得一些供养。..

问:通过改变基因,可能使人活到200岁。这种科学上的因果,符合佛教的因果观吗?济群法师答:人能否活到200岁或1200岁,只是理论上的假设,很难得出定论。生命现象极为微妙..

问:自然灾害也是因果决定的吗?济群法师答:佛法对世间万象的解释,皆包含于因缘因果四个字内。自然灾害的本身是果,必然有导致它的因。当然,因未必是一个,是众多因缘错..

问:佛教如何看待妇女?济群法师答:佛教觉得,妇女也是众生的一份子,都是一样的。对在家众来说,男为优婆塞,女为优婆夷;对出家众来说,又分为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

人生佛教的内涵非常宽泛。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弘法,十多年来,始终希望从佛法的角度关注社会人生,包括信仰、道德、财富、环保等现实问题,为民众提供智慧的思考。本..

如何面对传统作为今天的出家人,我觉得很不容易。首先,我们需要面对佛教两千多年的传统。这个传统意味着什么?对很多人来说,无非就是早晚课诵、念佛参禅、僧装素食。我们..

学佛的人,大约都以为自己是相信因果的。但扪心自问:我们对因果究竟信到什么程度?是深信不疑的信,还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式的信呢?对于学佛者而言,深信业果是非常重要..

佛教讲的三世因果的法则,是我们佛教徒最起码要认知的道理。要相信它,要接受它,这对于我们自身修行、扬善止恶非常重要。三世因果所传达的是真理,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是佛..

问:师父曾说往生后,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此不是违背因果论,往昔禅师误说不落因果,而受五百世狐身,此是否有同此之忧,因为我们也学师父向人说法。..

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为什么能够救人?下面提出五个重要理由。周安士居士是阐释得非常得正义,非常深刻。第一、对生命的长短有一种智慧豁达的见解。原来我们不知道有来世,..

诸位莲友,新的一年就要到了,整个社会上都在忙碌着过春节,每个家庭都是那样的吉祥和睦,共度新春佳节。作为我们佛教徒,也是随顺民间的习俗,也有过春节,丛林里面也要祝..

问:因果观念、六道轮回是道德建设的必要前提,那么这仅仅是理论假设呢,还是真有其事?圣人为什么要以神道设教呢?大安法师答:善恶因果报应与六道轮回,不仅仅是道德理论..

问: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大安法师答:安乐死说白了就是自杀,是不是这个样子?用人为的药物中断生命,他为什么会中断生命呢?是因为经不起这样的疾病痛苦的折磨。那么也..

深信因果是作为佛教信众的一个先决的前提。我们为什么要修行道业?就在于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如果没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奉行的是断灭见,或者是常见,那都是不可能有..

现在好像很风行低碳,人们在介绍低碳的时候会说你要少开车,在可以步行的时候尽量不要开车之类。如果你可以这么做的话,我会非常赞叹。但如果你是佛教徒,如果你不熟稔自我..

弘扬佛法,提升我们民族的素质,提升我们中国人的道德水平,就在佛教里面。没有佛法的熏陶,我们的道德是上不去的。儒家的道德,它也要建立在因果的观念当中。《尚书》、《..

现在如果到中国,你作一个问卷调查,相信有轮回的、有三世因果的,估计比例不是太高。不相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也不相信《周易》的话,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他这个行为对..

前面讲因果的错综复杂关系,其中有一点让一些人难以相信的就是这个善恶,看到善人往往受罪,处境不好。恶人往往得势。他就觉得还有什么因果报应呢?由于这样的情况他就不相..

一、三宝为依怙轮回三界中的我等众生,悉是烦恼具足的病人,病因甚众,略述有二:一者知见上的颠倒。将虚浮幻化之身心外境执著为实有,不了自性妙觉明体中,求其顺逆迷悟生..

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生命,佛教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在一切有情众生之中只有人能修行解脱,所以佛陀慈悲开示,要佛弟子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更要慈爱他人的生命。当今世界..

2013年4月20日凌晨6:26分,近代高僧虚云和尚法子、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湖北黄梅四祖寺方丈净慧长老、生活禅夏令营创始人于..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多。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说,面对如此浩瀚的经典,难免望洋兴叹,望而却步;那些开始信佛、学佛的人,究竟合适读..

摘自《皇帝与和尚》自从周武灭佛后,佛教元气大伤,隋文帝登极后,大兴佛教,隋唐佛教之盛,历史上称为黄金时代。谈到复兴佛教的功臣——隋文帝,他的出身和童年生活以及如..

引论周敦颐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实,因避英宗旧讳,改名敦颐,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世称濂溪先生。著作今存者有《太极图说》及《通书》..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