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节日有哪些


阳历 农历 佛教节日名称

1月2日(十一月十九) 日光菩萨圣诞日

1月7日 (十一月二十四) 天台祖师智者大师圆寂日

1月13日 (十二月初一 )净宗四祖法照法师圆寂日

1月20日(农历腊月初八)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腊八节) 佛图澄圆寂日

1月22日(农历腊月十七) 净宗十二祖彻悟法师圆寂日

1月30日(农历腊月十八) 太虚大师诞辰日

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二) 文殊菩萨成道日

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三) 监斋菩萨圣诞日

2月7日(农历腊月二十六) 永明延寿大师圆寂日、施护三藏圆寂日

2月10日(农历腊月二十九) 华严菩萨圣诞日

2月12日(农历正月初一) 弥勒菩萨圣诞日 春节

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六) 定光佛圣诞、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大师圆寂日

2月20日(农历正月初九) 帝释天尊(玉皇大帝)圣诞日

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一) 真谛三藏法师圆寂日

2月23日(农历正月十二) 净宗七祖省常法师圆寂日

2月28日(农历正月十七) 百丈怀海禅师圆寂日

3月4日(农历正月二十一) 净宗九祖藕益法师圆寂日

3月13日(农历二月初一) 马祖道一禅师圆寂日

3月14日(农历二月初二) 太虚大师圆寂日

3月17日(农历二月初五) 玄奘法师圆寂日、天台九祖荆溪湛然尊者圆寂

3月20日(农历二月初八) 释迦牟尼佛出家日、道安法师圆寂日

3月21日(农历二月初九)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圣诞日

3月27日(农历二月十五) 释迦牟尼佛涅槃

3月31日(农历二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圣诞日

4月2日(农历二月二十一) 普贤菩萨圣诞日

4月7日(农历二月二十六) 净宗六祖永明法师圆寂日

4月14日(农历三月初三) 布袋和尚坐化日

4月23日(农历三月十二) 本焕长老圆寂纪念日

4月27日(农历三月十六) 准提菩萨圣诞日、二祖慧可大师圆寂日

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 文殊菩萨圣诞日、慈航菩萨涅槃日

5月19日(农历四月初八) 释迦牟尼佛圣诞日、道宣律师诞辰日

5月25日(农历四月十四) 净宗十一祖省庵法师圆寂日

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 佛吉祥日(卫塞节)

6月8日(农历四月二十八) 药王菩萨圣诞日

6月15日(农历五月初六) 鉴真法师圆寂日

6月17日(农历五月初八) 善慧菩萨圣诞日

6月19日(农历五月初十) 宣化上人圆寂纪念日

6月22日(农历五月十三) 伽蓝菩萨圣诞日、禅宗七祖神会禅师圆寂日

7月12日(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尊天菩萨圣诞日

7月19日(农历六月初十) 金栗如来圣诞日

7月23日(农历六月十四) 明旸大和尚圆寂日

7月24日(农历六月十五) 不空三藏圆寂日

7月28日(农历六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7月30日(农历六月二十一) 唐代法相宗三祖智周大师圆寂日

7月31日(农历六月二十二) 天台宗二祖慧思尊者圆寂日

8月9日(农历七月初二) 净宗八祖莲池法师圆寂日

8月16日(农历七月初九) 净宗十祖截流法师圆寂日

8月20日(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8月22日(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盂兰盆

8月26日(农历七月十九) 净宗三祖承远法师圆寂日

8月28日(农历七月二十一) 普庵祖师圣诞日

8月29日(农历七月二十二) 唐代高僧圆测大师圆寂日、增福财神圣诞

8月31日(农历七月二十四) 龙树菩萨圣诞日、隋唐高僧法琳大师圆寂日

9月5日(农历七月二十九) 地藏王菩萨圣诞日、虚云和尚诞辰日

9月9日(农历八月初三)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圆寂日

9月12日(农历八月初六) 净宗初祖慧远法师圆寂日

9月18日(农历八月十二) 圆瑛大师圆寂纪念日

9月21日(农历八月十五) 月光菩萨圣诞日 中秋节

9月22日(农历八月十六) 金刚智三藏纪念日

9月26日(农历八月二十) 鸠摩罗什圆寂日

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二) 燃灯古佛圣诞日

10月9日(农历九月初四) 弘一法师圆寂日、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圆寂日

10月14日(农历九月初九) 摩利支天菩萨圣诞 重阳节

10月17日(农历九月十二) 虚云和尚往生

10月24日(农历九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10月25日(农历九月二十) 弘一法师诞辰

11月3日(农历九月二十九) 药师佛圣诞日

11月7日(农历十月初三) 道宣律师往生、净宗五祖少康法师圆寂日

11月9日(农历十月初五) 达摩祖师诞辰日

11月11日(农历十月初七) 善无畏三藏纪念日

11月15日(农历十月十一) 憨山德清大师圆寂日

11月16日(农历十月十二) 实叉难陀三藏圆寂日

11月19日(农历十月十五)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圆寂日

11月22日(农历十月十八) 阿底峡尊者圆寂日

11月24日(农历十月二十) 文殊菩萨出家日

11月27日(农历十月二十三)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圆寂日

11月29日(农历十月二十五) 悟道大和尚圆寂日

12月7日(农历十一月初四) 净宗十三祖印光法师圆寂日、孔子圣诞日

12月14日(农历十一月十一) 悟道大和尚诞辰日

12月16日(农历十一月十三) 唐代高僧慈恩大师(窥基法师)圆寂纪念日

12月20日(农历十一月十七) 弥陀佛圣诞、净宗二祖善导大师圆寂日

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十九) 日光菩萨圣诞日

12月27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四) 天台祖师智者大师圆寂日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学佛,不知道学佛应该如何入手。自己初学佛的时候也是一样,忙于找佛书看,可是有关佛的书有那么多。习惯性想找原版资料佛经来看,可是佛经根本看不过来,..

邪见:有身见,是指执着有我的邪见。古代也音译为萨伽耶见,或者称为身见,或者简称邪见。有身见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执取五蕴为我”的邪见。即使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

“娑婆世界”有不同的解释:狭义的说,就是指我们所在的这个苦难的世界。佛经里说的婆娑世界是指“人的世界”,也便是永远存在缺憾而不得完美的世界。熙熙攘攘,来来去去,..

佛教徒有四众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众名为‘比丘’,出家女众名为‘比丘尼’。比丘是梵语(印度古典语),义即乞食,言其乞食以自生活;又有怖魔、破..

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非常甚深广大,在我们短暂的人生当中很难于完全精通。但只要是有信心和智慧,有一个在一生之中也能够成就的简单法门,总括起来有十条,我可以..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就无法明心见性。现简述如下:①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

业报可分为正报和依报。正报由别业所感召,是众生的五蕴之身,行善的人都会长得比较英俊、漂亮;而行恶之人多感生丑陋之形象,比如脸歪嘴斜,身体残缺等等。依报是依靠外围..

在佛教经典上,经常性的见到一个词——“六时吉祥”,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好的祝福词,但是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六时又如何理解呢?六时吉祥来源于佛教的《吉祥经》,其经有..

贪、嗔、痴的含义:佛学上的贪是指有求心,即六欲(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法欲),它缘起于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不贪就是无求无欲,不贪是前五识转为成所..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迷信,迷信是指迷惘地信服,盲目地相信。怎么判断是不是迷信?有两条标准,一是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二是所揭示的道理是否具有确定性,理论会不会有变..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萨戒,也是以五戒为基础。何谓戒?就是要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首先要把意识打扫干净,做..

开光,是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的一个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有人讲“我手上这个手串是活佛开过光的”,或是在网上、街上销售一些佛牌、护身符的人会讲“这是某某寺某某..

欲明诸天的住处,须先略知佛教的世界说:一日月绕一须弥山,外围四大部洲、八中部洲,须弥山下入香水海中,水面以上分上下两段,下段分为四层,第一层名坚手天,第二层名持..

“十恶”一词最早出现在佛家经典《佛说未曾有经》指十种当招致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恶道”苦报的恶业,故又称“十恶业道”!《佛说未曾有经》中说:“起罪之由,为身、口..

莲,花之君子者也。它有些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和品质,至清至纯。更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高雅样貌,莲花象征着纯洁与高雅、清净和超然。真正的清净不在..

荼毗(túpí),二字是梵语的发音,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焚烧。但是这个焚烧,不是一般所说的焚烧木柴,而主要是指僧人死后的火葬,称之为荼毗。僧人的荼毗,通常不在火葬..

念佛以往生净土为旨归,亦以对治烦恼,荡涤妄想杂念为下手功夫。佛以六根为六贼,贼众则难一网就擒。娑婆众生,耳根最利,意根功德最全。故应在制服耳意二根上下功夫。先利..

暇是指闲暇、空闲,只有充满空闲的人身,才有机会修习佛法;无暇就是没有空闲、没有机会。要想懂得暇,让我们先从无暇说起。龙树菩萨把无暇定义为八种:地狱饿鬼及旁生;边..

因为觉悟了,他什么都得到了。觉悟是回归自性,自性里头本有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才艺、无量相好,能成就世间一切法。佛教菩萨是“六波罗蜜”,菩萨是佛高级班的学生。..

据传,有一次佛陀召集僧众,人虽然来的很多,但却先后不一,不能准时到达。于是佛陀就说,应该击打犍椎也就是木钟来通知众人。可是由于人多声杂,大家仍然听不见击打犍椎的..

一般无宗教信仰的学者的确是作如此观的,他们以为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劝人为善总是一样的。从这劝人为善的基础上,他们就顺理成章地推想到,佛教的“苦”和基督教的“罪..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恶鬼。皈依僧,不堕傍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佛教..

佛法现在处于非常脆弱的状况,你会看到世界各处的庙建得越来越多,中心注册得也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老师、上师也在全世界飞来飞去,你也看到更多,但这一切都不是佛教。真..

佛教讲的五蕴分别是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五蕴概说早期佛教以说明人生..

佛教中的戒,因有出家与在家的分别,而有繁简不同的要求,对在家居士而言。有五戒:一、不杀戒:谓人若于彼众生,妄加杀害,而夺其命,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寿命短促。若..

授记(ryakarana)是佛教的专出名词,是十二部经的一种,它的意义是预报,是佛对于已发心的众生,预报其必将成佛者。原先在帝王制的时期,国王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多半会被..

相信很多人都见过“不二”这个词,电影也有不二神探的出现,在佛教的寺院中,还经常见到“不二法门”的匾额,很多人都只是觉得有趣,但是真正的意思却说不上来,到底不二是..

佛教有十供养之说,即指对佛陀的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十物供养。供养开始以身体行为为主,后来也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所以有身份供养、心分供养之分。那..

佛教有十供养之说,即指对佛陀的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十物供养。十供养源自于《梁皇宝忏》,又名《慈悲道场忏法》。供养开始以身体行为为主,后来也包含..

“十恶不赦”是形容一个人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古代刑法中的十种不可赦免的重大罪行,包括:谋反、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恶不赦,就..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