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看待淫欲、食欲种种欲望。(图片来源:资料图)自古以来,无论是世间道德还是出世间宗教,大多对欲望持否定态度。宋明理学甚至将欲望和道德对立起来,提出“灭人欲..
空性是现象最本质的属性,现象是空性的表达。正如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观察现象,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空性。我们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我”的观念。什么是我?..
让自己的生活像净土一样那么美好,好,回去之后要这样做。各位,放着光,踏着莲花,你看,大家要有点艺术感,好不好嘛!你说,师父,没有莲花呀,没有光。光就是心情好,懂..
不用说,佛教是相信超度作用的。不过,超度的功用,也有一定的限度,超度只是一种次要的力量,而不是主要的力量。所以修善的主要时间是在各人的生前,若在死后,由活人超度..
核心提示:静波法师,生于1963年,哈尔滨极乐寺方丈。1986年在哈尔滨极乐寺依慈法法师剃度出家。1988年9月考入中国佛学院,1995年获得佛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2002年8月1..
佛法的修学,我们第一个目标当然是了脱生死,超越轮回,这是一个大问题,正是佛在《法华经》上所讲的「一大事因缘」。世尊在许多大乘经论上告诉我们,无论是理论或是方法,..
任何去过寺庙的人对许愿、还愿这件事都不陌生,甚至这已经成为宗教活动的标志性目的。大凡遇到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都会去佛菩萨面前许下愿望,如果事后‘灵验’,便虔诚..
圣一法师:万法一体,人我同源,经云:自作十善,教他作十善,随喜行十善者,赞叹十善法,共成四十种善。愚者只知自作,缺同情心,故不教他,亦不随喜,何况赞叹。智者自作..
若从因缘观来观察,我们在个体生命的流转上,每一个剎那生命都要面临两种情况,一是受用果报,一是创造因地。一方面我们继承过去的业力,遇到很多人事的因缘,承受由前生的..
愿文: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我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信我..
问:请师父慈悲开示。比如一个人癌症本来该受报的,诚心念佛菩萨名号癌症好了,那这是不是说佛菩萨有改变因果的能力,可以让该受报的人不再受报?佛是出三界的圣人,那是不..
我讲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在《贤愚经》里面,讲到一个佛在世的时候,在一个森林,这个森林里面有一只鸟,这个鸟长得非常的高大。这只鸟它有一个特色,它的声音特别美,特..
问:顶礼法师,印光大师在与陈锡周书一文中提到,以散心念佛难以往生。弟子业障深重,即使用十念法念佛也是妄念不断,平时念佛更是妄念纷飞,这种状态是不是难以往生?宏海..
我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的诸天人民,闻信我阿弥陀佛的名字,至诚恭敬,五体投地(即二肘、二膝、头顶),稽首作礼,心生欢喜,深信好乐,以清净心修菩萨行,悉..
问:请益法师,如何觅得真心?宏海法师答:我们常说起心就错,动念就乖,乖就是违背的意思。所以真心如何觅呢?《楞严经》里面,阿难七次觅心在哪里,佛说心在了不可得之处..
这个非量主要的就是我们对身心世界的这四种颠倒。我们对我们的生命体会产生四种错误的认识,就是这个常、乐、我、净,所以我们要修四念处来破这四种颠倒。在《成唯识论》,..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我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国中,所有女..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阿难尊者说他的这一念心是能..
编者按:佛教常讲五戒十善,五戒之一即不杀生。佛教认为,自杀与杀他是同样的罪,因此反对自杀,理由很充沛很实在。凡夫学佛之后,懂得五戒,明白不杀生的道理,自然不会自..
生西法师答:故见怨或亲,非理妄加害,思此乃缘生,受之甘如饴。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了知,不管是怨敌还是亲人对我们“非理妄加害”,我们应该思维这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它..
有记者访问,诺奖获得者、美籍华人丁肇中博士:您的实验室就像一个小联合国,大家这样精诚合作,为了什么呢?他回答:科学家的职能是探索人生和宇宙。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
文/宗舜法师诵完《涅槃经》后,我写了点东西,谈了一下诵经的心得。原本以为这样枯燥的文字,没有人看的。没有想到,阅读量比其他的文章还多,而且有很多朋友觉得很对他们..
平静的水面,是平的,这不等于水是平的。水可成峰,成谷,成容器之状,亦可成气与冰。这个世界,是单一的吗?不。有时间,有空间。时空又有纵向、横向,是立体、多维。构成..
核心提示:界诠法师,1959年生,福建天姥山平兴寺住持。毕业于中国佛学院,依止圆拙律师学习戒律,成为当时广化寺学戒五比丘之一。曾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省政协委员..
核心提示:妙祥法师,辽宁海城大悲寺住持。居家学佛期间开始过午不食,严持五戒。后礼安慈法师剃度,于山西五台山受比丘戒。1995年自五台山行脚至辽宁盖县,沿途托钵乞食,..
一位崇尚西方文化、生活模式的29岁英文老师润子(石原里美饰),梦想着自己将来在国外工作、生活,但此时却因为家人的坚持,而被迫去相亲。更令人意外的是,对方竟然是个和尚..
我们从某些佛教图像中,可以看到脸部有出现三只眼的情况,也就是在两眼之间的眉心处另开一眼。事实上,人类不可能有三只肉眼,所谓的第三眼只是象征,也就是在一对肉眼之外..
唐伯虎说:“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幼小,后十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劳苦。”诗词中说明人身难得,光阴..
在佛教的称谓中,名僧、高僧、大师、法师这两对名称是有区别的。名僧是指有名的僧人,梁宝唱曾撰《名僧传》,记录当时名僧的事迹。后来梁慧皎又编《高僧传》强调德行高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