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为“8·03”鲁甸6.5级地震中的遇难者超度昆明圆通寺为“8·03”鲁甸地震遇难者举行超度法会2014年8月10日,昆明圆通寺为“8·03”鲁甸6.5级地震遇难者举行超度法会。云..
2014年8月7日下午,东林祖庭在大雄宝殿为云南鲁甸地震灾区举行超荐祈福法会,念诵佛经超度遇难者亡灵,祈愿受灾民众早渡难关,平安吉祥。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发生的6.5级地震..
弘化社前线人员发回最新消息,目前灾区行车行走十分困难(山体不稳、道路狭窄);物资供给多采用空投方式,接下来的救援还将面临着堰塞湖问题、天气问题、灾民生病转出问题..
香港佛教界举行“为云南鲁甸地震及一切灾难启建息灾祈福冥阳两利大法会”(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释宏宗)诸山长老虔诚诵经,祈福回向。。(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
汶川大地震期间出生的108位罗汉娃(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曹立君)慈诚罗珠堪布:“作为佛弟子,我们此时应作的是:一、祈祷三宝以遣除众生苦难;二、发菩提心持..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创伤。中国佛教界发扬慈悲精神,积极行动,为灾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8月6日上午,中国佛教..
云南佛学院迪庆藏传佛教分院云南佛学院迪庆藏传佛教分院2014年8月5日,下午十四时三十分云南佛学院迪庆藏传佛教分院在本院经堂为鲁甸灾区人民举行超度祈福法会,近百名藏传..
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广济寺举行云南鲁甸地震超荐祈福法会(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桑吉扎西)为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募捐的倡议书(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桑吉..
问: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索达吉堪布答:不少人以为,对家人不管不问就是有很强的出离心,其实不是。《三主要道论》里说:修人身难得、寿命无常..
问:对于‘无奸不成商’这句话,法师有什么看法与见解呢?可以为我解答吗?谢谢。中台禅寺答:佛法中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许多从商的居士,..
问:近年西方心理学界通过催眠术,唤醒人的潜意识里前世今生的记忆。这些大量的案例与佛教的三世因果很相符。请问作为佛弟子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大安法师答:催眠术在西方由..
记者:您如何看待百丈怀海禅师所撰的《丛林要则》中“丛林以无事为兴盛”这句话?传印长老:祖师要求高啊,百丈怀海禅师所撰的《丛林要则》上有这条,一共有二十几条的训示..
问: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惟觉长老答: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谈到死亡的问题,每个人都很忧愁、恐惧。关于‘死亡’,可以分成‘色身的死亡’、‘心灵的生死’及‘没有..
弟子施食一个月,在自己家里做,简易慈悲施食,但是上个礼拜发生车祸,不知道是否仪轨没有做好,是没有做好,还是有其他要改进的地方?海涛法师开示:你要这样想,好在你有..
在佛教中,对金钱如何看待呢?它既不是善也不是恶,既不是美也不是丑,关键要看用它的人怎么用。用好了,就可以济世救人、自利利他;用不好,也能颠倒黑白、自害害他。但可惜..
问:佛教如何看待子女?理净法师答:从佛法上讲,子女与父母之间是一种相互的业缘关系,或者是父欠子债,或者是子欠父债。当然,这种业缘有善也有恶,如果是吃斋修善而修来..
问:本人学习玄学,涉及到风水、六爻、八卦、相面等,如何看待周易玄学和佛学的关系?济群法师答:我对周易并不了解,但从佛教角度来说,并没有对风水、看相等一概否定,只..
问:如何看待欲望?欲望不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吗?济群法师答:自古以来,无论是世间道德还是出世间宗教,大多对欲望持否定态度。宋明理学甚至将欲望和道德对立起来,提..
闻道:怎样看待提倡科学、破除迷信的说法呢?济群法师:提倡科学能否破除迷信呢?事实上,在科学盛行的地区,在具有相当科学知识的人身上,迷信现象依然存在。因为人类的认..
问:您在各地演讲时,经常谈及身心健康、幸福等问题。您如何看待今人的健康?济群法师答:健康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对每一个生命来说,身心健康才是第一要务。现在,社会..
问:佛教怎么看待知识?济群法师答:知识对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自古以来,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比如,儒家推崇知识,老庄就比较反对知识。《庄子》讲,浑沌因为有了知识..
问:在现实中,有些人不敢走近佛教,以为佛教是消极的。一旦信仰了佛教,对事业就会失去进取心,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济群法师答:消极和积极是相对的。许多人评判消极和积..
问:最近两年,国学热和佛学热日渐兴起,纵观中国历史,佛教在中国皇朝乃至民间的流行往往出现在国富民安的时刻,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济群法师答:事实上,佛教并不仅仅盛..
记者:很多佛教徒都认为造大佛、盖寺院的功德最大,以致各地盖庙成风。法师又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呢?济群法师答:在十年浩劫中,寺院的建筑和佛像都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所..
问:怎样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济群法师答:当我们说到出世修行时,往往会联想到出家这种修行方式。若是这么定义的话,似乎与在家居士无关,其实不然。出世可以指出家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