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耀一法师网

智慧不产生作用时,菩萨和众生是一样的;智慧产生作用时,对菩萨自己来讲是断除一切烦恼,对众生来讲是菩萨普度一切众生。智慧的产生分成四个层次:闻、思、修、证。首先要..

默照是一种禅修的方法,平常生活也可以用:「照」是清楚知道发生甚么事,「默」是不要有回应。人在风平浪静时,可以气定神闲,一旦遇到折磨你、找你碴的人,你还能够说,我..

有一次我去爬山,遇见有人带著一只狗,狗看到我这个老和尚,也许是陌生吧,就对著我猛吠,一面虚张声势,一面又害怕地往后退,身体不停颤抖,因为它不曾见过身著僧服的出家..

俗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爱情、友情、亲情虽然能带给我们很多的温暖,却也充满痛苦的催折,尤其是生离死别时,更是让人痛苦。因此有人以为,只要将情感斩断,就再..

「闻尽」与「尽闻」是同样的意思,是指闻与所闻都已尽了。「尽闻不住」则是不住于「闻所闻尽」的层次,再进一步,便是「觉所觉空」。「闻所闻尽」在声闻乘的阿罗汉来讲,是..

焰口,是指鬼道之中的饿鬼。鬼道众生分为三等:1.在生之时,做了很多善事,若投为鬼,便成福德大力的多财鬼,一般人所信的城隍及土地等神只,即属于此类的鬼神。2.在生时做..

曾经有过这么一则新闻:有一位太太要她先生回家时,顺便买一罐沙拉油,但是先生忘记买,太太很生气,两人就起了口角,结果太太因此而自杀身亡了。乍听之下,不禁让人觉得匪..

在做事的过程中,常会面对很多的批评与指责。想要让所有的人都赞美你、肯定你,那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的价值也不是寄托在他人的赞美或批评上,只要尽心尽力去做就好;至于其..

许多人误解不执著的真义,把它当成不上进的借口,人家往上爬,自己不一定要往上爬。例如有人得意洋洋地说:「做董事长有什么了不起,他吃饭睡觉,我也一样吃饭睡觉。」人人..

菩萨菩萨是发了菩提心,以慈悲广度众生的人。菩萨不自私、不为自己考虑;广度众生是为了成就佛道,并且感谢众生而不求回报;鼓励众生努力行善,自己也参于其中,才是真正的..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爱语」,意思是指慈爱的语言、态度与表情。也就是能够把自己内心想要对人表示的关怀、体贴和勉励,透过语言、表情,或手势等肢体行为表现出,象是点头、..

一般人所了解的竞争,就是要把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抢夺过来,让它变成自己的,但这是「动物性的竞争」。人类的竞争应该是:如果自己没有,就要另外想合理的办法拥有,..

有个弟子曾经问我:『师父,我很积极,可是我也很急,因为我总是想用很短的时间做很多事。每次一件事还没做完,就老想着下面那件事。』我说:『你做着这个,又想着下面那个..

佛言:天下有五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制命不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这一章讲天下有五难。「贫穷布施难」,自己很穷,还要布施,很难。有一则贫女点灯的故事..

佛陀曾经对骂人者有两个比喻:一个象是仰面对天吐唾,结果掉下来,弄脏自己的脸。另一个是像逆著风扫地,扬起的灰尘,会飞回自己的身上。口出恶言往往只会自害害人。譬如恶..

在纷乱的环境中,如何把心静下来?假使办公室里突然有人出言不逊,冒犯了您,这时该怎么回应?我们首先要理解,环境永远是混乱与变动的。那什么是不混乱呢?只要变动是有秩..

菩萨因为已到无所求无所得的程度,那是依靠般若波罗蜜多的力量所致。由于般若的空慧,已将一切自我的执著扫荡清净,自心即是清净的智慧,等同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佛心,等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你正要睡著的时候,一只蚊子嗡嗡嗡地在你的脸上转,你气的伸手要打,他却已经飞走了,让你以为:「这一下子跑掉了吧,我可以好好睡一觉。」结..

我曾经遇到一位太太,她不断向我抱怨,说她的儿子因为受人陷害而终生残废。她也许以为这样向我抱怨过后,可能会得到一些精神上的补偿吧?可是我并没有安慰她,反而告诉她:..

仰山慧寂禅师问沩山灵佑禅师:「百千万种现象一起来的时候,该怎么办?」沩山说:「青不是黄,长不是短,诸法各住自位,非干我事。」许多问题都是围绕著「我」而产生的。人..

有位先生在事业上、家庭上都遭遇了很多挫折,他问我怎么办,我告诉他念完<准提咒>二十万遍后,问题一定会解决。结果几天后他问我:「师父!我已经念了<准提咒>四十万遍,问..

有位大少奶奶在嫁入豪门前,虽然也曾经考虑到彼此门不当户不对,却因为沉醉在爱河中,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所以还是决定到有钱人家里。外人非常羡慕她的福气,她自己也以..

大愿心,包括了清楚界定修行目标以及矢志实现这些目标的精神。佛法是一条自我转化的道路,没有确定的目标,就不会有方向感。即使对修行深具信心,而且愿意克尽全力修行,但..

一、心中无事,不受干扰默,是不要将一切现象,当成与你有关系,所以任何现象不会干扰到你,这就是「放舍诸相」。「休息万事」与「绝学『无为』闲道人」中的无为一样;在日..

般我们从学校毕了业,往往能考虑的就是就业和婚姻两个问题。如果我们出了家,一方面,我们没有要为自己追求什么,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尽心尽力地奉献,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而不..

修念佛法门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愿心,第三则是精进念佛行。一、信修行佛教任何一种法门首先都要强调「信」,因为有信心才有愿心。佛教和一般宗教不同,认为..

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出家,比往生还令人难以接受。他们宁可接受自己的儿女往生,也不愿意让儿女出家。因为如果子女往生,至少不用再为他们操心,不会再有什么牵挂;可是子女出..

一般人的烦恼,都是从男女的爱情,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还有自己对名望、地位、财产、权力的执著之中衍生出来的。人为了要在社会生存,所以需要有家庭、有财产。既然是..

无常是佛教的基本教诲,可用来调整、调适自己的心。需要了解三个方面的无常:环境的无常,身体的无常,心的无常。没有相当修行的话,难以直接体验到心的短暂、无常的本质。..

发出离心、修菩萨行。这有什么好处?一位在家人不论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有名望、没名望,总是有著许多的牵挂和烦恼。钱多位高的人,通常反而是最没有安全感的:当..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