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执着,保持内心的清净。只有清净了自己的心灵,我们才能轻松的面对人生的无常,才能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

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这个世界是光明和平等的。年轻时,我们往往都会有着庞大的情绪,以为自己即使是一个微小的齿轮,也可以撼动什么,最少能改变一小部分,可最..

顶礼文殊童子!《大乘二十颂浅释》,译者在开篇之初,便按照藏地经论翻译的常规,首先恭敬顶礼智慧本尊文殊童子。(龙树菩萨造颂索达吉堪布译释)证达无贪佛,非能所说境,..

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三千世界,九天之内,心若清净,无处不是净土。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皆系于心,心态若安好,有什么是真正过不去的..

在不同根器的人当中,念佛也有不同的方法,上上根器的人是“法身念佛”,就是实相念佛,生活当中的一草一木、一行一动无非是佛,无非是法,浑然一体。中根器的“观想念佛”..

「庄严」这两个字,我们常常都会听到许多佛弟子在说,如「法相庄严」、「妙相庄严」、「庄严殊胜」、「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等等。「庄严」在佛教里面有着令人赞叹、仰敬的..

我们学佛,无论目的是想独善其身,作个自了汉;抑或是想兼善天下,实行菩萨道,自利利他;都可以在佛所说的无量法门中,选择一科自己喜欢而又适合个性的,作一门深入的修持..

在佛教讲平等,看一切众生平等,一切众生也都是佛,一切众生也都能成佛。相信自己是佛,相信自己是毗卢遮那;佛跟众生是平等平等的,师父、徒弟都是道友,平等平等。这里很..

我们不要把这修行信心看的很简单了,非常的重要,不可能的。十信满心,发菩提心的时候,入初住的时候,住就是不退,大乘三贤位的住就是不退。住、行、向、地,一直到妙觉,..

问:如何得清净心?梦参法师答:这个问我清净心。咱们就举这个念佛例子吧!当你念佛的时候,当你正念“阿弥陀佛”,心里全神贯注,忆佛,想佛。这个时候你的心只有一个佛,..

我们要发忏悔心来学习《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这部经中有一品,叫《忏悔品》,就是要我们忏悔过去的罪业,把罪业忏悔清净了,有了智慧,你就会知道了。《十轮经》就告诉我们..

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稍稍不慎就会被社会淘汰出局。由此而带来的危机感,使得人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浮躁,甚至在未及思考之际,就被整个时代拽着往前跑了。究竟有多少..

佛为什么说依义不依词依含义不依词句呢?闻法方式里讲过五不持,其中有持文不持义,是一种过患。持义主要说的是要懂得佛法的含义,不是要懂得词句。真正的佛法不是词句上的..

问: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请问受持读诵和一心称名的关系?大安法师答:首先读诵大乘经典的目的是什么?是生起我们的信愿。..

问:用计数念佛好还是用清净心念佛好?大安法师答:对初学者来说,宜从计数念佛入手,功夫渐深,自然与弥陀名号的功德相应,令心趋向于清净。凡夫众生开始念佛的心都是污染..

问:面对这缤纷的世界,如何保持内心清净?大安法师答:首先要看到这缤纷世界的幻相,是肥皂沫,五光十色的,但很快就会消失,无常、苦、空啊!不要被五欲六尘的幻相所迷惑..

他有福荫,这种人一出生下来,他的长相都是很庄严的仪容端正。他来的地方就不一样他从天上来的。一个从天上来的,跟一个从畜生道来的,你能相比吗?他的来处都不一样哪。天..

问:弟子念佛老是会出现念头不专一,心不清净,是很难理解到功夫成片。请法师能否开示一下,怎么样使我们念佛能达到清净心和功夫成片?使万修一二去当中,我就是其中一个。..

问:请问如果没有进佛门的人,也就是说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大安法师答:虽然没有进行形式上的皈依,但如对大乘经典有好乐当然可以读。佛法经典重在流通。一切..

问:请开示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的经义。大安法师答:这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的经文,大势至菩萨向释尊禀白以念佛法门契证圆通的过程。念佛法门是..

问: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受持读诵经典与一心称名的关系?大安法师答:《观经》上品上生章中,开示有三类根机的众生,奉行..

1939年春,周恩来到南岳衡山为游击干部训练班作报告。当时南岳寺观里的和尚道士以丘赞、演文法师为首,组织了一个救亡团体———“南岳佛教救国协会”,决心为抗日事业尽一..

如我们念阿弥陀佛,这个阿字实际就是建立一切法,所以极乐世界呈现种种庄严,不说极乐世界空,不说极乐世界没有。而像《心经》就是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不生不灭..

菩萨见三界的众生,都患了贪瞋痴三毒的毛病,有种种的苦恼,在长夜漫漫中被煎熬和压迫。按理来说,出家修道人不应该有烦恼,可是也有种种烦恼,为什么呢?因为心不清净。这..

一般的学者说:《楞严经》是假的,不是佛说的,又有什么考证,又有什么地方记载。这都是他怕《楞严经》,没有办法来应付《楞严经》这个道理。《楞严经》中他们所最怕的,就..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净的莲花,都有无量的智慧把良知、良能启发出来,则福慧果报无量!△佛陀在人间,无非是要教导众生自觉有与他同等的这分智慧,也要教导众生与佛有..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这么说:人生有二种形态永远形影相随,一项是贫穷,一项是垃圾。欲念无穷是心贫贫穷跟随着垃圾,垃圾也离不开贫穷。想想实在有道理,看看有很多贫苦的家庭..

我们不能只知道消福,不知道积福。如果我们没有慈悲心、没有菩提心,一直在贪嗔痴慢疑的状态中吃喝玩乐,这一切都是在造业,都是在减福。等到福报穷尽,业力现前,我们只能..

人喝酒以后很容易丧失意志,很容易放逸,通过饮酒还会犯其它的戒,所以佛对酒戒的要求特别严。我们这里有很多做生意的人,出于业务上的需要,经常会有应酬,这就要观察自己..

我们是大乘修行者,尤其我们是修大乘密法的,方便法门很多。先把我忘掉,不能自私自利,然后为了有缘众生,怎么都行!不是为了自己得到好处,而是为了有缘的众生,为了需要..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