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为了报答父母,拼命地赚钱,希望父母晚年过得好一点。其实,孝顺不仅是让老人衣食无忧,享受天伦之乐,更要帮他们打消对死亡的恐惧。藏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
今天听果缘师父讲《慈悲阎王宝忏》,讲得非常生动,也很实际,让人看后不敢为恶,一心念佛愿生极乐。其中讲到了:每个人在阴间都有个仓库。听后很有感触,分享给同修,引以..
不论小乘大乘渐教顿教,真正到家都不容易。佛说三藏教,谓诸修行人修因证果,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时期才能成功,独禅门修证很快,可以“不历僧祇获法身”。两相比较,前者..
把心放空,让心柔软,这样我们才能包容万物,洞察世间……你常遇事小题大做,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吗?你常为生活中的小事耿耿于怀吗?你相信一个人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
弘一大师是近代著名的律藏大师,俗名李叔同。他的“惜福”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弘一大师有一年..
或问参禅得悟者相望于册,念佛得悟者何寥寥其未闻也?噫!盖有之矣,子未之见也。且参禅人得理之后,终不哓哓以自鸣也。龙天推出,然后声振一时,而名垂后世。彼曹溪佩黄梅..
真信佛法之人,见一切僧,尚行礼敬,况于最初对所皈依之人乎。若亲身皈依,须磕数十头,跪一点多钟。即方便说,不升座,亦须磕十余头。然观汝书,语颇虔诚,且为原谅。而复..
12月16日(农历10月25日),适逢宗喀巴大师圣诞及涅槃日,龙泉寺举行面向全体常住义工的共修法会,本次法会主题“依师学修,依见导行”,内容包含请戒忏摩、传授八关斋戒、..
在我们小的时候,三岁以前行为能力都是比较缺乏的,以至於很可能母亲耗了几个小时,做出来很营养的食物,孩子粗鲁,一不经意的就把食物给打翻。几个小时的苦心,我们的父母..
现在很多朋友接触以后,他们确实是推己及人,不仅自己受益,还很主动的把这些好的教诲介绍给他的同仁,尤其企业家介绍给他的下属。他的部属可能有一百多人,甚至上千人,他..
今天我们大家来研究这个问题:「就是人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应该孝顺父母,还是不应该孝顺父母?」这个问题,有两种解释。站在「出世间法」的立场来讲,不应该孝顺父母。我相..
佛说有七种布施,不用一分钱,可得大福报。七种如下:一者,眼施: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恶眼看人。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得天眼佛眼,名第..
仗自力则举世难得一二,仗佛力则万不漏一。《印光法师文钞》:“一切法门皆须自力修持到业尽情空时方可了生死,否则任汝功夫深、见地高、功德大,倘有一丝一毫烦恼未尽,则..
蕅益大师为一代净土大德,与憨山、紫柏、莲池并称明代四大高僧。蕅益大师未出家时有一位善友,名叫黄洪江居士,他因为亲身经历一件投胎转世的事实,因此发起学佛的心。这件..
只能通达经论、悟明心性而烦恼没有断,依旧难逃轮回。《印光法师文钞》:“若不专修净土,纵能深通经藏、彻悟自心,生死到来还用不著。何以故?若不念佛求生西方,必须断尽..
舍身饲虎《印光法师文钞》:“菩萨之心犹如太虚、无不包括,欲利益众生,作种种方便,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不得以凡夫知见妄生测度,以彼已证法忍,了无人我之可得,唯..
杀、盗、淫、妄四条乃是性戒,无论受不受戒皆不可犯。《印光法师文钞》:“在家人以五戒为根本:五戒前之杀、盗、淫、妄四条乃性戒,无论受戒不受戒皆不可犯。但未受戒者犯..
1984年,威廉·帕克因为杀人而被判刑。在囚房内他开始研读佛教,7年后,帕克成为堪萨斯州监狱内唯一的佛教修行者。帕克说:最大的禅思是对死亡的思考,我必须掌握死亡,尽..
做了坏事要得到好的报应是不可能的。星云法师作客曾经做客凤凰卫视电视台,接受了评论员阮次山的专访。当问到时下一些做了坏事的人、一些贪污受贿的腐败官员进庙烧香拜佛,..
近代高僧印光大师(1861~1940)和谛闲大师(1858~1932),一位是中兴净宗的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一位是传天台教观第四十三世法嗣。两位大师佛法上互相探讨、修持上互相激..
编者按: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相关数据分析,我国每年约有十二万人死于自杀,只要关注网络,几乎每天都会看到自杀新闻。这固然表明现代媒体很强大,什么新闻都能挖掘出来;..
世人未明佛教真相,致生误会而为障蔽,遂于佛法不能信解。(图片来源:资料图片)依佛法言:本来一切众生均具有佛性,佛之真理不从外得。不过因世人未明佛教真相之故,致生..
世人未明佛教真相,致生误会而为障蔽,遂于佛法不能信解。依佛法言:本来一切众生均具有佛性,佛之真理不从外得。不过因世人未明佛教真相之故,致生误会而为障蔽,遂于佛法..
【白话】人生在世,谁都避免不了疾病和死亡。当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应该放下万缘,一心念佛。如果气力跟不上,就只念阿弥陀佛四个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往生西方。除了..
彼神以如是之偈白佛言:多神与众人,祈求最上福,思维于吉祥,请佛示说最吉祥。“偈”,华语释译为“颂”,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天众有一个特点是..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语的意思,只需至诚恳切持咒以不知义理,但只至诚恳切持去。竭诚之极,自能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其利益有非思议所能及者。(复张云雷书二)二、持咒应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