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或曰:参禅须近明师,若无明师,须看经教。念佛只贵深信力行,既能深信力行,则决定往生,何藉善友、经教?省庵曰:是何言欤?世间小技,尚不可无师,况念佛为出生..

《三报论》: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受之无主..

善音居士朗诵并制作的《佛说观无量寿经》简体字幕版

观无量寿经是佛教经典,简称《观经》。与《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部经。宋畺良耶舍译。另有异译一种,已佚。此经进一步发挥了《无量寿经》的净土思想,叙述释..

佛教视频:佛说十善业道经,轻松读佛经

各位缘主安康,我是师傅。答缘主问:超度婴灵法事需要父母双方在场吗?回:超度婴灵法事没有要求与规定父母要在现场,所以不需要父母双方在场。师傅在道场做法事的时候,本..

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此非鄙愚夫愚妇也,乃鄙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也。其言痛切如此,犹有未信者。因为考据,以证不妄。△《观佛三昧经..

进步非近远,迷隔山河固;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唐石头希迁)进步非近远,迷隔山河固参禅学道的人,一开始可能会觉得与道相去甚远,一旦明白其中的道理,则触目皆是道..

般若古读波那,义虽可翻,但难恰当,故存其梵语而用音译。如近译哲学为斐罗梭斐,论理为逻辑之类。般若之义,虽可译为智慧,但未极正确,因中文之智慧,有美有恶,如绝圣弃..

善待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教养读过朱自清的《背影》,不少人对于老父亲买水果的那一幕想必是印象深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

和尚与师弟去化缘,碰到了一位漂亮的女孩因为过不了河在啼哭,和尚便说:“我顺便把你抱过去吧”。过了河女孩谢过和尚便走了。小师弟心里很生气,禁不住责问师兄道:“咱们..

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初品的孝顺父母,是甘旨奉养,让父母在生活上获得适度的孝养,没有缺乏;第二是光宗耀祖,为人清白,事业成功,名利双收,道德令人敬..

问:善导大师讲念念不舍,毕命为期,是不是我们现在念着名号就得到不退转的利益?我们还是要把心不停地放在名号上吗?常敏法师:善导大师说得很清楚: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

问:今有一疑问,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经多年。因为信佛之人,为十方三世诸佛之所护念,天龙八部、大力神王常随拥护。往世恶业亦渐消灭,纵有怨对,不能为..

【原文】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若此功课为此,彼功课为彼,亦非不可。然必又有普回向之愿,方为与三种回向相合。三种回向者,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二回向..

天性是一种自然本能,人性是一种道德修养。爱孩子,是每一个为人父母都能做到的事情;而爱父母,并不是每一个做子女都能做到的。不管你走多远,飞多高,父母永远是你的航空..

佛说:这一世所有的相遇,都是上一世的重逢。爱了,是续写前世故事。恨了,是了却前尘仇怨。没有哪次相遇可以准备,没有哪次重逢可以预演。生命是一场情理之中的意外。修行..

【原文】人恒病执著,然亦不可概论。良由学以好成,好之极名著。羿著射,辽著丸,连著琴,与夫著弈者至屏帐垣牖皆森然黑白成势,著书者至山中木石尽黑,学画马者至马现于床..

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一切只是刹那。看姹紫嫣红开遍,却一盏茶起落间,满眼絮花纷落。一个刹那未曾端详,又一个刹那,已成过往。低眉,行走,水一般凉暖。总在..

世人多有一种误解,认为出家人剃发染衣、辞亲割爱,必定于亲情十分淡漠,不仅无法像常人一样光宗耀祖,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养死葬都做不到。当这种误解与中国传统中对孝道的尊..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记载:世尊于逝多林时,见地不净,便执帚欲扫园林。时舍利弗、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难陀等诸大声闻见后,皆执帚共扫园林。佛与众弟子打扫完..

为人子女时做到“五不怨”,为人父母时做到“七不责”,请试着放平心态,或许生活就会更阳光!爱父母的“五不怨”1、不抱怨父母的无能不要抱怨说“爸爸应该是怎样的爸爸,..

(一)一声佛号一声心,须信心深佛更深,梦眼未开情逐逐,慈光常照夜沉沉。(二)一声佛号一声心,落落圆音闻现今,何事世间痴汉子,犹将黄叶谤黄金。(三)一声佛号一声心..

佛说:过去,有一个鹿群,有数百只鹿,因寻逐水草而接近都邑。有一次国王出外狩猎,鹿群被追逐奔散。一只怀孕的母鹿被追得落单,又饿又累,又因与鹿群失散而惆怅。此时,母..

佛祖教人,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心真则凡所动作言行举措,无一事而不真;行实则凡所云为,无一行而不实。故真实如好种子,其余作为立行种种,皆发生之缘,以是之故..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