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经原文


无量寿佛经简介

《观无量寿经》大意

编述者:慧净法师

一、序说

《观经》与《无量寿经》大意一致

今天我们讲《观无量寿经》的大意。《无量寿经》也好,《观无量寿经》也好,都是净土法门的正依经典,都是讲弥陀佛主动、平等、无条件的救度。既然是净土法门的正依经典(主要依据的、根本依据的),那么,它们的大意始终都是一致的、一贯性的,不可能有不同、有差别、有矛盾。

这部《观无量寿经》,它的大意、它的宗旨,跟昨天所讲的《无量寿经》是不会有差别的。

方式不同

只不过是各部经所开展的方式不一样,有的从方便进入,有的直接从真实来显扬。

这部《观无量寿经》,它是采用从方便而进入真实这种善巧引导的方式。

二、正说

(一)十六观入第十八愿念佛

我们知道,《观无量寿经》从经文的文面来说,是在讲说十三种定观和三福九品的散善,也就是一般所讲的十六观。表面上虽然是在讲十六观,可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意却不在这十六观,而是在传承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乃至十念」(注: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的念佛之法。

释尊本意在于持无量寿佛名

所以,这部《观无量寿经》讲完之后,最后要作个结论,并将这个结论交待阿难尊者,流通于世世代代,一直流通下去。

释迦牟尼佛讲《观无量寿经》的本意,交待在最后那一段经文,也就是《观无量寿经》「流通分」所讲的:

佛告阿难:

汝好持是语,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点睛结穴喻

这段经文虽然简短,可是力量非常重。每部经都有它的经眼,那么,这段文可以说是《观经》的经眼。

画一条龙,活跃、辉煌、灿烂,可是到最后如果不点睛,这条龙就不能真正活跃起来,所以画龙最后要点睛。

这条龙即使远远地从千里而来,但它总要有一个归宿,总要找一个龙穴来安居。所以说:千里来龙,必须结穴。

这部《观经》从头到尾,虽然先讲定——定就是要入禅定三昧,才能观到极乐庄严以及弥陀的身相;后来又讲九品,即一般的散善,即不必入禅定,以一般心理状态去行善积德。虽然讲的很多,定啦、散啦,可是最后释迦牟尼佛的本意,却不流通定散二善,祂的本意不在这里,祂的本意是要我们「持无量寿佛名」,也就是持名念佛——就是以口业,以我们的嘴巴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这部经的千里来龙,就是在这一段经文结穴。

可以说,看经有了经眼,就好像有眼睛进入到宝库里,随意可以拿宝出来;如果没有眼睛,即使进入了宝库,也不晓得宝物放在哪个地方,结果还是空手而归。

这段经文不只是《观经》的核心、《观经》的结晶、《观经》的重点,也是整个净土法门的方针、宗旨,是净土法门的眼睛、净土法门的双脚。

有了这段经文,我们眼睛亮起来了,我们晓得目标,也懂得方法,所以,这段经文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跟《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的根本愿、愿王,也就是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注: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是一致的。

《观经》的本意:方便引入称名念佛

这段经文等于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说:前面所讲的十六种观,不是佛的本怀,而是一种方便。接引圣道门的众生信受弥陀的救度,这才是释迦牟尼佛宣说十六种观的目的。

十六种观的目的,不是让众生去观极乐的依正庄严,而是要众生了解极乐的依正庄严,产生欣慕愿生之心,之后就一向称念弥陀名号,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宣说《观经》的本意。因为非常明显地,释迦牟尼佛在这里所强调的、所交待的、所要我们依教奉行的,是「持无量寿佛名」。

四种念佛反显持名最胜

我们知道,念佛有四种念法,一般认为最高境界是实相念佛,其次是观想念佛,再次是观像念佛,最后是称名念佛。

这是依圣道法门的教理来分判的,如果依净土法门来讲,这种分判是错误的,刚好是相反的。

真正最高的境界,而又最容易、最简单、最安全,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就是称名,就是持名念佛。既不是观像、观想,更不是实相念佛,正好相反。

因为,就像这部《观无量寿经》,如果释迦牟尼佛的本意是为了让众生作定观,入定,进入禅定三昧,去观想佛身、观想极乐世界的话,那么,「流通文」就不是说「持无量寿佛名」,应该说是:观无量寿佛身。可是释迦牟尼佛不说「观无量寿佛身」,而是「持无量寿佛名」,意义非常明显,前面所讲的是一种方便接引。

权实废立

因此,这部经如果从它的展开顺序,到最后流通分来讲,就有一种废、立的意味。

什么叫废、什么叫立呢?「废」就是要舍掉的,「立」就是要奉行的。

废在哪里、立在哪里呢?如果依古代大德用三种方式解释废立过程的话,就是所谓的:「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

一、「为实施权」。「实」就是真实,「权」就是方便。为了真实的法门,而施设、开展、宣说方便的法门。

既然是为了真实的法门,为什么不直接说真实的法门呢?因为我们众生被贪瞋痴无明覆盖着,一下子说真实,大家都听不懂,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过程。

好比要到第五层楼,这是大家的目的,可是如果没有下面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层楼的话,大家就上不来。

同样地,真实是我们的佛性,我们的佛性被覆盖着,不能一下子显现,所以,必须有一个步骤、有一个阶梯让我们上来。那个步骤、阶梯,就是方便。

能够懂得真实,很不容易,所以为「实」必须施「权」。

二、「开权显实」。「权」就是方便,既然方便宣说出来了,在方便之中必须显现真实,如果不显现真实的话,就永远在方便里边,就不晓得有真实、不知道如何进入真实了,所以说「开权显实」。

三、「废权立实」。既然接近了真实,那么,就必须将方便舍掉,而完全投入真实。

好比我们从此岸到彼岸,是坐着船,在还没有到的时候,当然靠这只船;既然已经接近彼岸,就要舍船登岸,不可能留恋在船上,永远都在船上而不登上彼岸(那就永远不能达到目的地了),所以最后要「废权立实」。

妙莲喻

念佛人就是「妙好人」,「妙」就是指妙莲花,所以,净土法门又称为「莲宗」,念佛人称为「莲友」。

我们之所以念佛、之所以有信心、之所以往生极乐世界,都是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阿弥陀佛的救度,就像一朵莲花,使我们开信心的莲花,往生莲花之中而莲花化生。所以,《观经》就赞叹说:「念佛人就是一朵妙莲花。」

这朵妙莲花的开展过程,也跟前面三种阶段一样。所以有:「为莲故花」、「花开莲现」、「花落莲成」三个阶段。

「为莲故花」:就是说,我们是为了莲子才来培养这朵莲花。

「花开莲现」:当莲花开了的时候,里面是有莲子的。如果花开而没有莲子,就只是装饰品而已,不能得到莲子这个实物。

「花落莲成」:莲花的花瓣掉落了,所独独呈露出来的,唯一展现在眼前的,就是莲子,莲子是目的。所以到最后,就是要以莲子为主要对象,而有废权立实、花落莲成的那一种相貌。

如何掌握整部《观经》

《观经》的「流通文」:

佛告阿难:

汝好持是语,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也就是花落莲成、废权立实的地方。

整部《观经》,不论它再怎么深奥,我们再怎么愚痴,不能了解那么深奥的教理,可是我们如果掌握住释迦牟尼佛交待阿难的话,而依教奉行,那整部《观无量寿经》我们就通通掌握到了。

反之,即使定散十六观从头到尾都非常透彻,也能讲,甚至也能观想,但是释迦牟尼佛最后所交待的这段经文忽略掉了,那可以说,等于没有看过《观经》,不知道《观经》。因为宗旨不明、核心不知,真实的地方没有吸收到,所吸收的只是方便,等于是还在半途。

可见,懂得这段话是多么的重要。

三经皆讲持名念佛

「汝好持是语」这个「好」,有一种尊重、恭敬、不轻慢的含意,有一种专心一意、无二、无我、不旁杂、不间断的那种含意,所以说,汝「好持」。

「好持是语」:好持这一句话。这一句话是哪一句话呢?就是「持无量寿佛名」,就是这一句话。持名,持名念佛,持无量寿佛名,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跟第十八愿「乃至十念」是一致的,同时,也是跟《阿弥陀经》所讲的「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是一致的,若一日、若七日、若七年、若七十年、尽一辈子,都去执持名号。

这里讲的「持无量寿佛名」,《阿弥陀经》所讲的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不只是文字上一致,内容也是一致的。所以,这一段话非常重要。

善导大师为标准

读《观无量寿经》,我们不可以用自己的思想去解释它,必须有祖师的传承。自古以来,最被崇奉的解释《观无量寿经》的祖师,就是善导大师。善导大师所写的《观经四帖疏》是解释《观无量寿经》的标准,任何对《观无量寿经》的解释,都不可以跟善导大师所写的《四帖疏》不一致,甚至相反。

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所示现的,所以,善导大师的语言,就像佛说的。因此,《观经四帖疏》被崇奉之尊高,就好像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典那般,既不可增加,也不可减少。

善导大师怎么样说,就要怎么样去理解、怎么样去奉行。

定散二门入一向专称

那么,善导大师是怎样解释的呢?

善导大师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

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一段文很短,意义非常显明,而且是斩钉截铁。善导大师在这里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上来」就是前边,前边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十三种定观,以及三福九品,总共十六观,这叫做「定散」。这「定散两门」,是前面所说的,依照这个去修,都有利益,回向也能往生。

可是,比这更有利益的,而且是绝对利益,又是阿弥陀佛的本心、本意、本怀的,不在这定散两门,而是在「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善导大师说:「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前面虽然说定散两门的十六观,可是如果从阿弥陀佛的本愿、根本愿——念佛往生愿来看,阿弥陀佛的心,是要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所以,「望佛本愿」就是「一向专称阿弥陀佛名」。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是阿弥陀佛根本的愿。离开了根本,枝、干、花、叶都会枯萎。有根本才能生长,根本是一切发展、成就的来源。

(二)定善观中说念佛摄取

在《观经》十三定观的第九观里面有一段经文,显示「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功德利益。

虽然十三定观通通在讲入定观想——息虑凝心,观想阿弥陀佛以及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可是里边却透露出称名念佛的功德利益。

这一段文最明显的就是: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唯有称名蒙受弥陀心光摄取

这一段文初看好像是定观,入禅定三昧去观佛、观极乐世界所获得的利益——但并不是。从释迦牟尼佛交待阿难的「流通文」来看,这里的「念佛众生」所行念佛,不是观想念佛,而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持无量寿佛名」的持名念佛。所以,「摄取不舍」也就是称名念佛所得的利益。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阿弥陀佛的光明遍满整个大宇宙,没有一个地方照不到,任何地方都有弥陀的光明。现在我们这个五层楼上,阿弥陀佛的光明依然遍照。

同时,不只遍照,而且摄取,所以下面说「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遍照的光明,跟摄取的光明,是有所不同的。

遍照的光明是自自然然的,充满整个大宇宙,深入到每一个角落去,目的是要栽培我们。好像阳光普照大地,没有不受阳光利益的。阳光普照大地,如果以花果来比喻的话,向阳的花木,就成熟得比较快;如果不是向阳的花草树木,成熟得就比较慢,受到阳光普照,时节因缘一到,它也能花开果熟。

所以,这里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是花开果熟之前的一种方便,培养的阶段,预备教育的阶段;「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是摄取的光明。虽然光明遍照,但未必摄取,而唯有念佛的众生,不但蒙受遍照光明的利益,而且蒙受摄取不舍的利益。

虽然每一位众生都蒙受阿弥陀佛遍照的光明,可是唯有念佛的众生才可以获得摄取不舍的光明。所以「遍照」、「摄取」有这些差别。

这并不是阿弥陀佛内心有差别、不平等,不是的。阿弥陀佛的悲心始终是平等的、毫无差别的,只是众生根机有不等。所谓不等就是:有的众生宿善比较深厚,闻说阿弥陀佛的救度,立刻、或者不久就能领受;而有的众生领受比较慢,甚至不是这个根器,转而去修别的法门,甚至连佛法的基本教理,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都不相信了。

众生根机有差别,使得弥陀摄取众生也各有前后不一样。

总之,我们如果依照刚刚所讲的「持无量寿佛名」、「一向专称弥陀名号」,自自然然地就受弥陀光明摄取不舍的利益。

称名与佛心光相应,因此摄取不舍

这有它的原理。

一般说,佛的光明有两种:一种是身光、一种是心光。身光,就像遍照光明一样,遍照着十方世界整个大宇宙,但是如果不念佛的话,就不能跟弥陀的心光相应,不能蒙受弥陀心光的永远摄取、永不舍离。

「摄取」,就是现生来保护他,临终时使他进入阿弥陀佛的世界,这就叫摄取。

阿弥陀佛的本体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这句名号之外,你要去找阿弥陀佛找不到。因为这句名号是祂的本体、是祂的本身;除了祂本身之外,你要去找这「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也找不到。所以,六字就是祂的本体,祂的本体即是六个字。

我们称念这六个字,无形之中,祂的本体就在我们的心内,我们这愚痴、五蕴之身也在阿弥陀佛的心中,所以跟祂的心光是相应的。因为这六字名号,就是第十八愿所完成的,合乎祂的度生本怀。

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的本身,同时,祂的本身又是涅槃的境界,涅槃就是极乐,就是净土,因此,我们称念这句名号,现生跟弥陀的心愿、心光相应,临终时自自然然地也就进入涅槃的极乐净土,所以都是非常自然的、不加勉强的。

所以,净土法门是一个自然法门。称念名号,自然受名号功能的摄取而进入名号的世界。

证同弥陀

名号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名号。极乐世界是佛菩萨所居住的环境,可是佛的环境(依报)跟佛的本身(正报)是一体的,没有两样的,同样在一起的。极乐世界的依报是弥陀所显现的,我们称念正体的南无阿弥陀佛,自然能进入阿弥陀佛的依报——无量光明土,同时证悟跟阿弥陀佛一样的无量光明、无量寿命。

既然证悟跟弥陀一样的无量光明、无量寿命,那么,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不可思议功德,我们也能拥有、也能获得、也能证悟。阿弥陀佛要让我们往生,不是给予我们次等的,是给予我们最上等的无上功德,不是跟祂两样,而是跟祂一模一样的。

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有的,我们也拥有,毫无缺少,完全具足,圆圆满满具足。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自然会倒驾慈航,就像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倒驾慈航,到十方世界救度众生。

所以,净土法门是真真正正的大乘法门,不是小乘法门,是「自利就是利他、利他就是自利」的法门。现在我们虽然是五蕴之身(五蕴:色、受、想、行、识),愚痴、五欲、五蕴之众生,内心有贪瞋痴,外境都是趋向五欲的境界,可是信受弥陀的救度,身虽然还是三毒之身,可是已不是轮回的凡夫,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

净土法门既容易又殊胜

所以,净土法门称为「易行道」。「易」,是安易、简易。「安易」,就是安全、平安、安稳,没有什么险难,没有什么不安全。「简易」,就是简单、容易,没有什么困难。

有的人会认为说:凡是简单的,都不是很殊胜、很高明的;如果是殊胜高明的话,它就不是随随便便能完成的。

净土法门正好相反:既是易行道,同时也是殊胜的法门,是无上道,因为所得的是最高境界,是无量光、无量寿的佛的境界。短短几十年过完了之后,我们到极乐世界,立刻就证悟了无量寿、无量光。

《无量寿经》说: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寿同弥陀,所以寿命是无量;光也同弥陀,所以身心之光明,也是无量光;那么智慧,智慧也一样高明;神通,神通也一样洞达。可以说都是一样的,没有两样的,都是「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虽然极乐世界有声闻、菩萨、人、天这些名称,但其实内容都是一样的。有这个名称,也只不过是为了其他世界的众生有那种名称的习惯,为随顺其他世界众生的习惯,才说天人、菩萨、声闻。其实虽有那个名称,但没有那个内容,内容都一样。

这个我们看《无量寿经》就知道了。

第十二愿光明无量——结缘导入称名

虽然每位佛都一样发救度众生的「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可是如果这个众生跟这位佛没有缘,这位佛要度他就比较困难。

阿弥陀佛的慈悲,祂的目的是要救度十方众生,所以祂必须先跟十方众生结缘。为了跟十方众生结缘,阿弥陀佛就在四十八愿当中发下了「光明无量愿」,以光明普照十方世界,来跟十方世界众生结缘,引导他进入持「无量寿佛名」——「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第十八愿。为此,阿弥陀佛发下了「光明无量愿」:

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

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

不取正觉。

第十七愿诸佛称名——以身示范称名

同时又以名号为因,来引导众生进入极乐世界。为了使每位众生都能听到这句名号,阿弥陀佛在祂的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七愿,发下了「诸佛称名愿」。

第十七愿: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

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发愿,祂如果成了佛,必须自然地能使十方三世诸佛到处普遍地、深入每个角落地去称扬、弘扬、赞叹「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去称念这句名号,作为众生的模范,使众生也能知道这句名号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而像十方诸佛那样地去称名。

所以我们看,第十七愿是「诸佛称名愿」,十方诸佛都在称念弥陀的名号。十方诸佛称念弥陀的名号,目的是为了以身作则,引导我们,跟祂们一样去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十八愿念佛往生——选择称名念佛

十七愿接下来就是第十八愿,所以第十八愿就是:使众生听到无量诸佛称名之后,也跟无量诸佛一样地来称名。

「乃至十念」的慈悲救度

十八愿说「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只要「乃至十念」(注: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乃至十念」非常容易,因为是「乃至」。

既然是「乃至」,就是不只十念,也可以十一念、二十念、一百念,千念、万念,若一日的念、若七日的念,若七年、若七十年、尽一辈子的念,这是指寿命较长的。如果寿命比较短,甚至当下就要临终的众生,才听闻到这个法门,他就乃至十念、乃至九念、乃至五念、一念,照样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乃至十念」给了我们最大的方便,使每个人都能做得到,所以叫「乃至」。

这是从称名数目来讲,表示没有限定数目的多少。只要你称念弥陀名号,即使是将要断气的人,他念一声,照样往生,跟念一辈子的人一样往生;即使到最后嘴巴硬了,舌头不能动了,他起这个心,动这个念,心中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心中想到佛的救度,照样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就是「乃至」。

乃至十念,皆得往生。我想:慈悲,没有比这个更慈悲了。

兆载永劫积植德行,完成众生往生功德

慈悲的背后,必然有智慧。单有慈悲没有智慧的力量,那是不能达到慈悲的目的的。这个慈悲,背后当然有阿弥陀佛的智慧力量。

在哪里呢?在阿弥陀佛为我们五劫思惟发下四十八大愿之后,又经过「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就是在这里。

为了救度十方众生,使十方众生通通到极乐世界成佛——十方众生,无量无边,其中有罪业比较少的众生,甚至没有罪业的超凡入圣的圣者;同时又有罪业比较深重、深重到将堕阿鼻地狱或已堕阿鼻地狱的罪人。这些圣人跟凡夫、跟极恶罪人,都要让他们平等往生极乐世界,这非同小可啊!所以,要能救度十方众生的功德,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大、不可思议的多、不可思议的深广,因此要经过兆载永劫,替我们积植无量德行。

阿弥陀佛之所以让我们「乃至十念」就能够往生,是因为祂事先为我们完成了往生的功德啊!

我们累生累世以来,所欠人家的债无量无边,超越三千大千世界,我们以自己的力量要还掉这三千大千世界的业债、离开娑婆世界,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每天都在造业,不是在累积功德,可以说恶多善少,甚至毫无真实之善。这些,阿弥陀佛都知道,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就必须先为我们还清这些债务。为了为我们还清债务,祂必须经过长久时间去赚「钱」,所以,于兆载永劫积植无量德行,目的就在这里。

同时,祂要让我们在一个清净的环境中不退成佛,也必须为我们建设这样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就是极乐世界。这个极乐世界之广、之庄严,是十方世界所不能比的。能够完成这样的净土,所需要的时间必须比十方诸佛的成佛时间还要长,功德还要多。

同时,从娑婆世界要到极乐世界的资粮也要为我们完成。就好像我们出外旅行,必须准备钱、衣物、食品,这些资粮如果不够,就不能出外了。要去的地方越遥远,所准备的资粮就必须越多,在古代,千里之行,需要三个月的粮食。从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的资粮(按照一般的观点,要具备信愿行三资粮,就是念佛的功夫要深、积累的功德要多),其实也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的,阿弥陀佛通通为我们准备好了,不假借我们众生的方便。

如果需要我们众生去累积的话,那我们不能往生了,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也就没有人了,祂所发的「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愿,也就是虚假的。如果要我们累积,谁敢保证说「啊!我累积到能够往生的水平了」?没人有把握说他水平已经到了。所以也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的。

我们离开娑婆,是阿弥陀佛为我们还清生生世世的债务;我们要到达的极乐世界(也就是我们的归宿),也是阿弥陀佛预先为我们完成好的。

从这里到那里,从此岸到彼岸,这个资粮,这条愿船,也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的。

我们只要「乃至十念」(注: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地信受称名,就已经在愿船上了。即使贪瞋痴还没有断,习气还没有改,烦恼重重,杂想妄念无边,只要不离开愿船,即:对弥陀救度信心不失,对往生极乐愿心不退,一生专称弥陀佛名,就不会再度落入六道苦海了。只要寿命一到,自自然然地就在彼岸了。

无限的安慰、最后的希望

所以,净土法门给了我们修行者无限的安慰,也给了我们最后的希望。净土法门是所有修行者最后的希望。

如果静下心来反省、检讨自己一辈子的修行是否达到解脱的标准,那时才会发现是不够的。那时必定会苦恼,会不安,会不敢睡觉,把睡觉的时间也要挪来修行,希望能够因此达到标准。可是,最后还是失望的,还是痛苦的,到最后陷入绝望。

绝处逢生的法门,就是阿弥陀佛的救度。不管在家、出家、会修行、不会修行,同样蒙受救度,所以,净土法门太不可思议了!令我们无限的欢喜、安慰!所以,这个法门是易行道,也是安乐道,使我们心中安稳下来了,不苦恼了,有欢乐了。

易行的法门、安乐的法门、横超的法门

净土法门是易行的法门、安乐的法门、横超的法门。

自力修行的话,从一楼到顶楼,必须一层一层爬上来。但净土法门是超越的,不必经过这些中间阶段。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力量经过这些中间阶段,是阿弥陀佛的力量使我们从最低层立刻到最高层,所以叫超越。

所谓中间一层一层,就是一般圣道门所讲的,要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总共有五十一个阶位。

阿弥陀佛让我们立刻到达五十二的阶位,所以叫横超的法门。

龙树菩萨以坐船来比喻。比如说,从台湾到大陆来,如果没有船只的话,必须游泳了。即使会游泳,恐怕游不到一半,就沉溺下去了,因为很漫长。从凡夫到成佛果位也很漫长,但如果有船只的话,坐在船上,就非常安逸了,不假借我们有力、无力,会游泳、不会游泳,男女老少,即使连腿脚不方便的人,也同样能够到大陆来!所以,坐船的法门,是安乐的法门,是易行的法门,而且靠船的力量不久到彼岸——是横超的法门。

当然,现在有飞机,一登上飞机,不久就到彼岸了。

世上的船只或飞机都有危险性存在,可是阿弥陀佛的愿船、阿弥陀佛的「飞机」是绝对安全的、绝对舒适的、绝对可靠的。

名超十方,救度众生

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没有一个地方不蒙受光照。十方诸佛又到处赞叹、称扬阿弥陀佛的名号,没有一个地方没有阿弥陀佛的名号在弘传。这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成就的。

所以,阿弥陀佛发下四十八大愿之后,又发了「三重愿」,也叫作「三誓愿」,其中就说: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

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祂既然成正觉了,「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声自然就超越十方世界。超越十方世界的名声,不是阿弥陀佛好名、喜欢人家称赞祂,不是的,目的不在于此,目的在于救度众生。救度众生之前,要先让众生听闻到这句名号的生起本末、这句名号的救度原理,然后领受阿弥陀佛的救度。

好比公司推出新产品,这个新产品跟以往的产品不一样,每个家庭、每个人只要用了这个产品,他一生就能获得幸福。这个产品既是对每个人这么重要的话,必然要去营销,去打广告,让天下人都知道。

为阿弥陀佛营销这个佛力救度法门的,就是十方诸佛,这也是阿弥陀佛愿力的作用。所以,是光明名号在救度众生。

我们既然听闻了这个法门,称念弥陀的名号,就在光明摄取之中,不应怀疑阿弥陀佛的救度。

第十三愿寿命无量——称名法门永住

阿弥陀佛为了使净土法门不只是在空间上救度各个角落的众生,同时在时间上要救度尽未来世的众生,又发下了一个愿,就是「寿命无量愿」,这就是第十三愿:

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

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

不取正觉。

意思是,寿命即使有限量、有范围,但如果最低最低不到百千亿那由他劫的寿命,祂就不取正觉。百千亿那由他,那等于超越时间、永恒存在的。这个愿叫作「寿命无量愿」。「无量」,没有限量的,没有时间限制的,没有范围的,在时间上是一直延续下去的,超越时间的。

光明无量,是指空间上摄取十方一切众生;寿命无量,是指在时间上救度尽未来际的众生。

弥陀摄取,佛光围绕

称念这句名号,如刚刚所讲的「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蒙受弥陀光明摄取不舍,这有什么利益呢?

也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这个人就已经在阿弥陀佛光明百重千重的围绕保护之中。

所以,念佛人身上都有佛的光明。既是弥陀光明来摄护、摄取我们,也从我们内心散发出弥陀灿烂的光辉。

念佛放光的故事(一)

在这里我引用一两个例子,来作为实证、见证。

这本《净宗讲义》,总共分为十一章,其中第十章就是「念佛放光」(注:已编入《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也就是说,只要称念名号的人,身上就会放出弥陀的光明。第十章分为几个段落,其中的「心念弥陀,身有光明」,作者是明朝末年的莲池大师,鼎鼎有名的净宗祖师,他所写《竹窗随笔》有这样一段记载:

海昌村有位老太太死掉了,虽然肉体死掉了,灵魂不死。这个老太太灵魂能附在家人身上,讲说一些事情,说阴间报应,受地狱苦刑的种种苦状,每次都说得非常清楚,而且非常灵验。因此,她一附身出来说话时,不仅家人,连左邻右舍通通过来好奇地听。

一次,听众中有一个人突然在专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他在心中念,不在口中念,别人当然都不知道,可是鬼魂就知道了,立刻就讲:「某某啊,你如果常常这样的话,不怕不会成佛啊!」

那个人反问她:「哎?你怎么这么说呢?」

鬼魂说:「因为你心中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啊。」

那个人又反问说:「我心中念佛,你怎么会知道?」

鬼魂说:「哎呀,知道得很清楚,因为你身上有光明的缘故啊!」

莲池大师说:这个村民是个文盲,不认识字。不认识字的村民,只是当下专心念佛,就能使鬼魂向他如此恭敬、赞叹,何况是修持念佛已久的人呢!莲池大师说:「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这个人一字不识,可以说是愚痴的人,但只要心中专心念佛,就有光明。鬼神不但不敢害他,而且敬重他,甚至保护他。

要多念佛,转不好的光明成为佛的光明

我们身上其实都有光明(这本书也有例举),善人有善的光明,恶人有恶的光明,当下起什么念头就有什么光明,智慧、福报大与小,光明都是不同的。

不管智慧、福报是大是小,我们只要念佛,身上都有佛光。不然的话,如果论我们自身的光明,可以想像的到,我们的光明不会使鬼神敬重,因为我们都是杂想妄念、自私自利、贪瞋痴重重,哪有那种可被恭敬的光明呢?所以很惭愧。因此我们要多念佛,转不好的光明成为佛的光明。

妄想也是念,念佛也是念,但妄想总是不好,造罪造业,鬼神看见就讨厌。那为什么不把同样是「念」的妄想用在念佛上呢?同样都是念,不念佛一定是念妄想。

我们身上都有光明,用肉眼看不见,有阴阳眼的人就看得到,鬼神也都看得到。阴阳眼、鬼神都还是凡夫,都能看的到,诸佛菩萨、护法龙天,就更看的到了。

所以,我们只要心中念佛,护法龙天就会来护持,诸佛菩萨就会百重千重环绕在身边保护我们、赞叹我们,这是《阿弥陀经》所说的。阿弥陀佛「光中化佛无数亿」——无数亿的化佛;同时,「化菩萨众亦无边」——无边的菩萨。化佛、化菩萨也同样是百重千重围绕在我们身边保护我们。

我们二六时中都在弥陀、诸佛、菩萨、护法龙天的拥护当中,这岂不很让我们感到安慰、安全而喜乐呢!

念佛放光的故事(二)

再来说一则《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七四页。这是从陈海量居士所写的《可许则许》中引用过来的。

陈海量是近代一位鼎鼎有名的在家居士,他家是佛化家庭,专修净土。

陈海量在这本书中说:「当我二十九岁时(一九三七年),跟我的太太,名叫远信,住在赤城山。这时远信二十五岁,在某一天早晨,她下山去,行走在田野间,沿路专心地在念佛。这时,太阳刚刚上山,早晨太阳的光辉照满了大地。她太太偶然看见自己的影子,发现头顶上有一圈圆形的光环,直径大约有二尺,跟肩膀一样宽。这个光环散发出灿烂的光辉,就像佛像上的圆光一样美妙,不可形容(我们看佛像的头上都画有光环,有颜色,不过我们所看到佛像头上的光环,总不会比远信看到的真实,因为她亲自看到了嘛)。她心里觉得奇怪,还是继续一边走一边念佛,并且时时注意她的影子。这圆形光环依旧焕发着璀璨美妙的亮光。她知道这是念佛所得到的景象,于是,为了试试看,她就停止念佛,转而念世间的杂事,同时,又看看影子,咦!光环已没有了。」

陈海量在这里说:「因此,就可知道,念佛最能发挥我们本有的光明,消除业障的黑暗。」

陈海量的太太远信,二十五岁,论年龄还很年轻,既不是老和尚,也不是修行很久的人,只是因为她念佛,就会有光环出现;不念佛,光环就消失。可见,念佛的人虽然不知道、不祈求,却有光明。念其他事情,同样是念,可是光明就没有了。那么,就可以知道,这光明不是从她本心所产生的,是外来的。

有名号的地方就有光明

这句名号就是光明名号,有这句名号的地方,就有光明。

在台湾,这句六字名号贴在电线杆上,贴在墙壁上,贴在曾经有人溺水的水池或海边,或曾经发生过车祸的危险路段。贴上六字名号后,哎!那个地方车祸减少,甚至没有了;有的水域经常有人淹死,结果六字名号贴到水边,就不会再有人淹死了。这句名号就在那里放光,消除当地受灾受难众生的业障,就使他们离开了,不会在那里阻碍行人,甚至找替身(冤死的往往会找替身)。

我们不要说:「哎呀!人家是远信,才有头上的圆光。」不仅远信有,每个人都有,一念佛就有。

因为我们的心很狭小、愚痴,有杂念、有烦恼、不清净,我们也没有很高深的智慧,以为「像这样的我即使念佛,也没有什么吧!之所以会放光,应该是心很清净,经藏很深入,很有修行的」,大家都这样认为吧?其实不是!

我们这一念心虽然狭小,也是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我们起一念或发一句语言,都会绕遍全宇宙,又回到我们身边,时时刻刻都是因果响应的时候。我们平时的影子看不到光不光的,可是如果时空配合好,心里状况也刚刚好,就会出现那种现象。如是因,如是果,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要有那个光环,也要因缘和合。可以知道,人,甚至畜生(因为畜生心里也有心念)只要心念转到念佛来,自然会产生那种现象。所以,不只是远信,任何人,如是因,如是果。好像电视,转到哪个频道,那个频道的节目自然就映现在荧幕上。你不转,因缘不具足,那个果就不会产生。所以光明是每个念佛人都有的。

佛光照耀,最根本的利益是消除临终业障

阿弥陀佛光明照耀念佛众生,有很大的功德利益。这功德利益很多,其中最根本的,是消除我们临终的业障。因为当我们临终时,身体受病痛的折磨,内心受种种不安的折磨,可以说内外煎熬,既有病痛,又有执着

世人临终时的三种爱(执着)

一般人到临终时有什么样的执着呢?一般有三种爱,爱就是执着。

境界爱——第一种执着就是境界爱,对环境的执着。

我们活了一大把年纪,应该看过好多人的死亡。没有学佛的人,他的死亡,最后的执着,第一显现出来的,就是对环境的爱。所谓环境,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亲人,我们所住的地方,还有我们的名呀、利呀、地位呀,这些执着。因为想到「哎呀!我即将离开了」,所以依依不舍,跟亲爱的人依依不舍,跟一生辛劳所建立的家业、名位依依不舍。

但是,再怎么执着都非离去不可,到最后这一切全部都要离开,无可奈何。

自体爱——第二种执着就是自体爱,即对自己身体的执着。

或许大陆比较朴素,台湾都讲究种种保养的化妆品。只要是女众,她们的化妆品都很多,有洗澡时用的,有洗澡前用的,有洗澡后用的;头发也一样,皮肤也一样,衣服也一样,琳琅满目。所以在台湾,女人的钱最好赚。电视广告往往都是女人用品,渐渐地,台湾男人也开始这样,也去美容,甚至割眼皮,要他的眼皮像某位男明星一样,这就是自体爱。

在生时,执着这个身体,死时也是执着这个身体。因为他没有学佛,只晓得这个身体是他唯一的、最真实的,而不晓得这个身体也是假的、因缘和合的、一时拥有的、最后非离开不可的,所以第二种就是自体爱。

当生爱——最后的执着,就是当生爱,当生就是未来。

因为身体也是无可奈何、非离开不可了。好了,离开身体之后,糟糕了,要到哪里去啊?到底有没有死后的世界?是苦,是乐?他最关心的,最后就是这个了。

在生时认为人死成灰,好像灯灭了,什么都没有了,很顽固。到最后才慌张起来:「糟糕!以前我认为人一死就一了百了,现在不一定是这样,万一有死后世界的话,那将怎么办?那到哪里去?去接受快乐还是去接受痛苦?」那时他才懊悔起来。《无量寿经》讲: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在生时,没想到死后这件事情,将一生的青春奉献在儿女身上,浪费在贪图五欲之上,都没有为自己的生死大事来准备、来计划,通通没有,要死了才懊悔起来,所以说「大命将终,悔惧交至」,内心既懊悔,又惧怕。但懊悔也来不及了,因为不可能回到人间继续过生活啦,一离永离了,跟情深意重的父母、先生(太太)、儿女永别了,所以非常悲伤。

同时,懊悔过去人家劝他学佛,他一口顶回去,说:「没有因果报应,没有天堂地狱,没有善恶,学什么佛!心好就好了嘛,还学什么佛!」所以这时懊悔了。「悔惧交至」,就是指这种临终人的心态。

善根的发露

我想,我们在座各位,不至于说大命将终时才悔惧交至吧?惧怕,就要现在惧怕,不要等到将来惧怕,现在惧怕还来得及,将来惧怕来不及了。

我们学佛的人,其实就是有一种惧怕的心才来学佛的。昨天晚上净良法师说,他从小就有一股无以名状的寂寞感,那种恐惧,又不晓得是有什么不安的那一种感觉。

其实,那种心理状态是善根的发露。因为我们内心虽然有光明朗照的佛性,可是无始劫来,这个佛性被我们的贪瞋痴无明重重覆盖着,这无明的影子,偶而会散发出来,让我们看到它,感到它的存在。虽然正体看不到,可是影子看到了。看到影子时的那种心理状态,就是想嚎啕大哭。嚎啕大哭为了什么?不知道,莫明其妙;或者是寂寞袭上心头,好像一种凄凉的、寂寞的、感觉缺少什么的那一种心理状态。有那一种状态就是善根发露,就会踏上宗教的领域。

就像释迦牟尼佛,祂虽然贵为王子,四周都有护卫,一出门都是到风光明媚、繁华热闹的地方去,可是祂并不快乐,祂好像缺少什么,祂喜欢静静地坐在树下思惟。可是,缺少什么,祂不知道;所思惟的,应该从哪个方向去,祂也不知道。

所以,一个踏上宗教领域进而修行的人,都是事先有那种心路历程。我本身也有,我想是这样。净良法师说他也是这样,我们都会有那种心。如果能遇到佛法,那太好了;如果不能遇到佛法,就会悲哀地过一辈子,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所以,很多大文学家、大哲学家到最后都自杀,因为他苦闷的心中,找不到滋润的甘露啊!黑暗的心中没有光明照射进来呀!

普行此愿,为作大安

如果找到弥陀的救度,他的心就安了,无名的心中充满了光明了。

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存在,是为了消除我们的不安嘛。所以《无量寿经》说: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阿弥陀佛说:祂要在宇宙当中成为救度十方众生的救主;十方众生的一切恐惧,祂要给他安,给他消除,令他大安,安稳不恐惧——这就是第十八愿。

佛教的价值观

没发现心中有苦恼的人,这个人不能算是幸福的人。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安乐,是建立在超越生死、解脱生死上的。

即使再怎么富贵、有权位,但不晓得有生死一大事,没有解决自己的生死大事,这个人可以说是不幸的人、愚痴的人,他再有学问,都是愚痴的人、不幸的人;反之,再怎么大字不认识三个,而且非常贫穷,睡在地板上,但他晓得有人生的大事,知道称念救度我们的弥陀名号,这个人是宇宙当中第一幸福的人、第一有智慧的人。所以,以佛教的眼光来看,价值观就是这个样子。

佛教的价值观不是以外在的五欲作标准,是以内在知不知道生死一大事、知不知道弥陀的救度这件事作标准来衡量的。所以,人生观、价值观永远跟世间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人生观在这里,价值观也在这里。

临终除障,自然往生

所以,现在虽有恐惧,这个恐惧被阿弥陀佛消除以后,就永远不再有了。即使临终躺在病床上,身体再痛,但心不痛(不然会身心交迫),由于阿弥陀佛的光明百重、千重围绕,使我们没有世俗人那些执着和恐惧。

同时,我们生生世世以来都曾跟人家结冤、结仇,这些冤魂,自从我们出生之后,就在找我们;找到了,就在我们附近等待机会报复。

那么,我们平常身体健康,心理正常,他们不能接近。如果身体不健康或心理不正常,就能够接近。所以,一些身心不健康,甚至发疯了的,很容易受鬼魂的干扰。

一个人尽管身心健康,可是面临将死的那一刻,阳气渐渐涣散,他的心已经是一半在看世间的景色、一半已经可以看到阴间,看见他将要去的地方。那时,累生累劫的冤家债主就要来报复了。

阿弥陀佛的光明,就在这个时候发挥非常大的作用,使一切冤家债主通通不能接近,这就是摄取光明的利益。

善导大师解释摄取光明有三种缘:亲缘、近缘、增上缘,第三增上缘就说到了这一保护的功能。

(三)散善观中说念佛信心

《观无量寿经》也说到「三心」,这是重点:

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这好像有三个心,而且各不一样。可是呢,通通包含在「深心」里面,一个「深心」就具足三心了。

至诚心——内外一致的心

首先说「至诚心」。「至诚」就是真实的意思,善导大师说:

至者真也,

诚者实也。

所以,至诚心就是真实心。

那么,什么叫做「真实心」呢?也就是说,我们内心真实地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这是真实的;我们口中称念这句名号,也是发自内心的、实实在在的,不是表面上做给人家看的。

表面上让人家知道我在念佛、我在信佛、我想往生极乐世界,可内心却不是真正信靠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这样就不是真实了。

所以,信佛、念佛,相信有极乐、有弥陀,这都是发自内心的,这样内外一致,就是真实。

深心——深信的心

「深心」,善导大师解释「深心」就是「深信之心」。

第一信「机」:深信自是凡夫

深信什么呢?

第一信「机」:深信自己是罪恶深重的凡夫,有心修行,无力修行。若靠自力,不仅今生今世无力解脱,而且尽未来际也不能解脱,「无有出离之缘」。这种众生,一想到这里,真的是趴在地上嚎啕大哭啊!因为「无有出离之缘」嘛。无有出离之缘,是不是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一直地、一直地在娑婆世界?那人身难得,岂不是都要堕落三恶道呢?所以,一想到这一点,那种不可形容的恐惧就会产生在心头,一定的!

深信这一点,深信我们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善导大师说到深信「机」,宗教名词的这个「机」就是指我们的根性、根机)。

第二信「法」:深信念佛必生

第二信「法」:也就是深信阿弥陀佛的救度。第十八愿说:「乃至十念称我名号的人,我都必定使他往生极乐世界;称我名号的人不能往生,我就誓不成佛!」依靠阿弥陀佛的誓愿,必定能够往生,深信这一点。

两种深信入一向专称

前面深信「机」,机是罪恶深重的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这种众生也可以说是五逆十恶、谤法、犯四重、阐提的众生(如果不是这种众生,就有出离之缘、就不是无出离之缘啦),这种无有出离之缘——五逆、十恶、谤法、阐提的众生,不管他对阿弥陀佛的救度了解的深、了解的浅,他只要称念弥陀名号,就必能往生,他深信。

信自己(机)无力出离,信念佛(法)必定往生,这就是「机法两种深信」。

那么,如果以刚刚提到的,释迦牟尼佛付嘱阿难流通下去的「持无量寿佛名」,以及善导大师所解释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来讲,没有谈到信和不信的问题,只是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那岂不是你信、疑,到了称名那里——比如说信也有深浅,疑也有种种,这一些不管,你只要称名,必能往生,岂不是信也在里面了?所以,《观无量寿经》的归结就是在「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就是《观无量寿经》的大意。

回向发愿心——自自然然回家的心

「回向发愿心」,简单讲就是厌离娑婆、欣生极乐。

也就是说,对娑婆不留恋,甚至厌倦它,因为它让我们造罪造业、受苦受难,我们还会喜欢它吗?而且,这个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说就是「三界火宅」——着了大火的房屋,我们怎么会喜欢它呢?所以厌倦娑婆;极乐世界那么庄严、殊胜、清净、安乐,我们怎么不想去呢?何况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建设的,是我们的家(户长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极乐世界的户长)。回到自己的家,非常自然的啦。今天上班去,一到下班时间,自自然然回到自己家里。「回向发愿心」就是这个样子。娑婆世界的一切,不管是善哪、恶呀,任何事情都想到极乐世界,不会认为「我的这些功德能使我再世为人,或者上生天堂」,都不会这么想,都是回向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这「三心」,都在「深心」里边:知道靠自力不能脱离六道;知道这种不能脱离六道的众生,只要称名念佛,必定往生极乐世界。

三、总结

《观经》的大意,以释迦牟尼佛的本意来讲,就是:

持无量寿佛名。

那么,弥陀示现的善导大师,对这句经文的解释就是:

望佛本愿,

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观经》虽然谈到「三心」,可是「三心」就在「深心」里边。而「深心」即是深信,刚刚所引用的经文,以及善导大师的解说,这些内容,就是深信的意义。也就是说,信「无有出离之缘的罪恶深重众生,只要称念六字洪名,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观无量寿经》的大意。

观无量寿经译文

我亲自听见佛这样说。一次,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郊的耆阁崛山中,与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弟子在一起。与会的菩萨三万二千人,以文殊师利为首座。

那时,王舍城里有一太子,名叫阿阍世。王子听信了狐朋狗友调达的教唆,监禁了父王频婆娑罗。将他关押在七重禁闭深严的室内,准备将他活活饿死。王子勒令诸群臣不得近前,使他们不能够探望频婆娑罗大王。

国王的夫人名叫韦提希,她恭敬忠顺于频婆娑罗大王。她将身体沐浴得千干净净,涂抹上酥蜜和炒面,在璎珞宝冠中盛藏葡萄汁,悄悄地去供献给频婆娑罗王。那时候,频婆娑罗王吃了酥蜜炒面,喝了葡萄汁,便要了水来漱口。漱完口后,两手合十,恭恭敬敬向着耆阍崛山,遥对佛行礼。同时说:“大目犍连啊,你是我的最亲密朋友,希望你兴发慈悲之心,来授与我八关净戒。”

王说这话时,目犍连便如同鹰一样飞起,很快地来到了幽闭频婆娑罗王的地方。天天如此,给频婆娑罗王授八清净戒。释迦牟尼也派遣富楼那长老来为频婆娑罗王演说佛法。像这样经过了三个七天,频婆娑罗王因吃了酥蜜炒面以及听闻了佛法的缘故,脸色祥和欢悦。

就在这时间,阿阁世王询问看守说:“父王现在还活着吗。?”

看守回答说:“大王,国太夫人身上涂着炒面和酥蜜,璎珞宝冠里盛藏着葡萄浆,日日送来给频婆娑罗大王食用。沙门目犍连和富楼那也从空中飞来,为频婆娑罗王说法讲经,根本没办法禁止。”阿阁世王听说了这话后,不禁大怒,忿恨自己的母亲,也就是国太夫人韦希提,他咬牙切齿地说:“我母亲是贼!与那老贼一伙!沙门目犍连等是恶人,使用幻惑咒术,令那恶王这么多天还不死!”随即,手执利剑,准备去处死他母亲。

那时,有一个名叫月光的大臣,聪明而多智谋,便与著名贤良医师耆婆一起,向阿阁世王行礼,劝诫道:“大王,臣等听婆罗门经典说:劫初有历史以来,有许多恶王为贪谋国家王位,弑杀的父王有一万八千之多,但从未曾听说有伤天害理去残害自己母亲的。大王现在行此破天荒的违逆天理的杀母之事,玷污了高贵的刹帝利王族种姓,我等实在不忍心见到这样钓事发生。大王如果这样做,与四姓之外的屠夫无异,我们不便再呆在这里了。”

二大臣说完,以手按剑,倒退着下殿。听到这些话后,阿阁世王惊恐万分,对耆婆说道:“你再也不为我服务了吗?”耆婆再次劝勉说:“大王,慎重行事,千万不要杀害你的母亲!”阿阁世王听闻此语后,忏悔前非,以求得救。随即抛弃手中的剑,停止了要想杀害自己母亲的行为。他向宫庭内官下令道:“将国太夫人禁闭在深宫中,不能让她再出来!”

韦提希被禁闭后,因忧愁而日渐憔悴,他便遥向耆阁崛山对佛行礼,请求道:“如来世尊啊!从前的时候,您经常派遣阿难来慰问我,我现在忧愁苦闷极了。世尊啊!您威高德重,我不敢奢望能见到您,但愿您派遣目犍连和阿难二长老来与我相见。”说完这话后,韦提希夫人痛哭流涕,泪如雨下,远远地向着佛所在的方向行礼不止。

在其行礼而还未抬起头来的这一瞬间,释迦牟尼佛在耆阁崛山中,已经知道了韦提希心中所想的事。实时命令大目犍连和阿难从空中飞来,佛自己则从耆阁崛山消失,而在幽闭韦提希夫人的王宫中出现。这时,韦提希夫人行完大礼正抬起头来,便看到世尊释迦牟尼佛显现为紫金色身,坐在百宝莲花中。目犍连侍立在他的左边,阿难侍立在他的右边,帝释、梵天以及诸天的护法神虚空中护卫。满天飞花如雨,供养于佛,为佛持用。

那一时刻,韦提希夫人看到了世尊,赶快取下璎珞冠髻,五体投地,哭泣着对佛说: “世尊啊!我前世是作了什么样的孽,才受报应生得如此恶毒的儿子?世尊!您又因什么样的因缘,才与恶棍提婆达多成为亲戚?希望世尊能为我详细地解说无忧愁烦恼的境界,我将往生于这样的去处,不再眷念南瞻部洲这有五种浊恶的现实世界。这浊恶的现实世界里,地狱、饿鬼、畜生充斥,违理枉情之事比比皆是。但愿我转生的未来世上,不再听闻到邪恶之声,不再见到邪恶之人。我现在这里向世尊行五体投地的大礼,求世尊哀怜,接受我的忏悔。唯愿如同太阳光一样的佛法智慧,引导我观想清净的去处。”

正在说此话时,世尊双眉之间放射毫光,其光为金色,遍照十方无数无量的世界。这光又折返回来,罩定在佛顶之上,化为一座金台,像须弥山一样。十方诸佛的净妙佛国,全都在此金台中显现。有些佛国净土是由七宝合成,又有些纯然是莲花构成,还有的如同自在天王的宫殿,再有的像水晶镜一样晶莹剔透。十方世界所有的佛国净土,都从中显现如上所述的那种种奇异。无数的诸佛国净土庄严之相,凭肉眼观看便能清清楚楚,都让韦提希夫人一一亲眼得见。

这时,韦提希夫人对佛说:“世尊,这些各种各样的佛国净土,虽然都清净明洁,都有光明照耀,但是,我现在只喜欢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座下。唯愿世尊教我往生极乐世界的观想思惟方法,教我入定的方法,用心领受西方极乐净土。”

听说这话时,世尊随即开颜微笑,有五彩的光芒从佛的口中射出。每一缕光芒都照耀在频婆娑罗王的头顶上。那时,频婆娑罗王虽受禁闭于重室之中,可是“心眼”无所蒙蔽,他以心眼遥遥望见世尊,五体投地行礼。自然之中,道行增进,成就了断尽欲界烦恼的阿那含果位。

这时候,世尊便告诉韦提希夫人说:“你现在知不知道,阿弥陀佛离此地不远。你应当专心系念,仔细地观想那西方极乐世界中修行净土法门的得成就者。我现在为你详细地宣说各种譬喻,也让未来世的一切凡夫俗子中愿修持净上法门的人,都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欲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应当修习三种福德。第一种:孝顺供养父母,尊重服侍师长,怀慈悲之心,不杀生灵,修行十善业。第二种:皈依佛、法、僧,受持各种戒规,不失持戒人威严仪态;第三种:生发求菩提道心,深信因果报应不爽,诵读大乘经典,劝勉修行人奋进不已。上述三件事,便是净土法门的净业缘。”

释迦牟尼对韦提希说:“现在你明白了吗?这三方面的业缘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修得净土的真正原因。”

释迦牟尼佛告诫阿难和韦提希夫人说:“仔细听着,仔仔细细地听着!好好用心体会!我现在要为未来世的一切众生,为被烦恼束缚着的人们,宣讲演说净土法门。善哉,韦提希,你快就此事提问吧。”

“阿难,你应当好好地领纳熟记,以便为更多的众生转述我所说的法。我现在教导韦提希以及未来世的一切众生观想那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佛力加持的缘故,你们还将亲眼见到这西方极乐世界的清净国土,就如同手执明镜而看自己的面貌一样清晰。又因为你们看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种种极乐的事相,心中生发欢喜的缘故,随顺此心情实时得证语无生无灭的中道实相的智慧。”

佛又告诉韦提希夫人说:“你是凡人,内心领悟、认识和知见的能力都很弱,没有得到天眼神通,不能见到远方的境界。诸佛如来有奇异的‘方便’法门,可以帮助你见到西方极乐世界。”

听见这话,韦提希夫人向佛提问说:“世尊,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因借助佛力加持的条件,可以得见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佛涅盘之后,诸众生等为五道轮回之苦煎逼,毫无福德可言,又借助什么来见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呢?”

佛告诉韦提希说:“你和众生都应当专心致志,系念于一处,集中想念,时时不离西方净土。什么叫做‘想’?凡能够思想的一切众生,凡不是生下来就先天瞎眼的众生,都能见到太阳落山区一现象。见这一现象时,应当生起‘想’的念头。面向西方正襟危坐,仔细地观想于太阳将沉落之处,让心思集中,专一而不散乱,看到那太阳将落,样子好似悬挂在空中的鼓。观想了落日形象后,不管是闭着眼或睁开眼,都能明白地见到这落日形象,这就是‘落日想’,我们把它称之为‘初观’。

“其次便应当作‘水想’,专想水的澄清洁净,也要观想到如‘落日想’一样,闭眼睁眼都清楚明澈,入定的意念始终不分散。达到了这一程度后,就应当修炼‘琉璃想’。

‘琉璃想’观想成就后,看璃琉的大地都内外映彻,琉璃地下有金刚七宝的金幢作为支撑。这金幢八方八楞,第一个细部,都是多种宝珠缀成,每一颗宝珠,都放射千种光明;每一种光明,都有八万四千种颜色。这些金幢上的宝珠光明如同亿千颗太阳,映照在琉璃地上,光芒耀眼,使你不能全部领纳其中美妙。琉璃地上的道路,用黄金绳来交错装点,都用七种宝物来镶嵌装饰,因此齐齐整整、井然有序。每一种宝中,都放射出五百种色彩的光芒,这光芒好似鲜花,又像如星月,悬挂在虚空之中,合成一座光明的楼台。有百宝合成的千万座楼阁在此楼台之上,楼台的两边,各有百亿个花幢和无数的乐器作为装饰。八种清风从光明楼台中吹拂而出,演奏那无数的乐器,演奏出的音乐,是在宣说苦、空、无常、无我的佛法,这就是‘水想’,我们也称之为‘第二观’。

“水想,修行成就时,一一去观想上述景物,都能清晰明白,不管是闭着眼还是睁开眼,都能以定聚之力不让这些形象散失,除了睡觉之外,其它时间却意念于此,作这样的观想是正观,别的方法只是邪观。如此的观想,叫做粗见极乐园地。如果在入定的状态中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国土历历分明,但却不能够详细地描述,这种状态便就是‘地想’,在观想法门中称之为‘第三观’。”

释迦牟尼提示阿难说:“你受持记熟我说的法义,为未来世的——切大众,为一切想脱离苦海的人们,说此‘观地法’。若果修行到能观想得此‘地,的境界,可得免除八十亿大劫的生死之苦,离开人世之后,必得往生到佛国净土,得到无碍自在的大智慧。依照我教授的这一方法修行的,是正确的观想法,若使用其它的观想法,只能是邪观。

佛告诉阿难以及韦提希:‘地想’修行成就后,接下来应修行观想宝树,为何叫做‘观宝树,?就是一一地观想心中所现之树,观想西方极乐世界的七重行树。这七重行树每棵高达八千由旬,多宝树之上的七宝合成的花和叶,无不具足圆满。每一朵花和每一片叶,都呈现出异宝之色。琉璃色中显出金色的光,水晶色中显出红色的光,玛瑙色中显出砗磲光,砗磲色中显出缘真珠光。其它珊瑚、琥珀以及一切的宝物之光色,交相辉映,美妙无比。

“在这些宝树之上,弥漫覆罩着奇妙的珍珠网,每一棵树上罩着七重这种宝网,每一网间有五百亿妙花的宫殿,如同大梵天王的王宫。诸天的童子,逍遥自在地居住在里面。每一个童子,有五百亿释迦毗楞伽如意摩尼宝来作冠冕璎珞,其宝的光芒照耀一百由旬。犹如百亿颗太阳和月亮的光芒混合在一起,根卒就无法说出这种光芒叫什么名,如何称呼。只知道各种宝光交相错杂,是各种色彩中最美妙的。

“这些宝树行距间隔排列整齐,叶片间距也井然有序。在树叶之间,生长着许多美妙的花,花上自然而生有七宝果实。每一片树叶的大小正好为二十五由旬,上面有千种颜色、百种图案,如同天的冠冕璎珞一样奇妙。有许多美妙的花,呈现为阎浮檀金色,好似旋转的火轮,宛转在叶间。涌生的各种果实,像似帝释天的宝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的宝盖,这些数不清的宅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佛事。十方世界的佛国净土,也全都在宝盖中显现。修行到能见这些树后,还应当按顺序一一观想树的茎、叶、花、果,使都能观想得分明了,便是‘树想’,也称之为‘第四观’。”

“接下来应当观想七宝池中的八功德水。如何叫观想‘七宝池八功德水’?极乐世界上有八池水,每一池水都用七宝合成。其质地柔软,从如意珠王中生成。其

净空法师:佛说,听得多、读得多你就遭大难了,为什么?

梵音王子桑吉平措倾情奉献,富有磁性、浑厚、厚重的嗓音,富有磁性与感染力吸引力。优美动听,振霖创作,感恩创作者,感恩制作者,惠及大众,福泽十方,充满法喜,空灵深远..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3乙二、正宗分——经家叙说1.佛欲结戒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已。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2甲四、释经品题菩萨心地品,是这一部经的品题。菩萨二字,是半梵语。具体来说,应该是菩提萨埵,翻译为觉有情。印度人爱广,中国人喜欢简单,所以..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6第十四、放火焚烧戒若佛子,以恶心故,放大火,烧山林旷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烧他人家屋宅、城邑、僧坊、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生物,不得故..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4第二、盗戒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1了法法师简介释了法一九五三年生,浙江乐清市人。现为福建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厦门市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任,闽南佛学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厦门..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廿六)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阿弥陀佛!【问。天奇毒峰诸祖。皆主参念佛者..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9第四十二、为恶人说戒戒若佛子,不得为利养故,于未受菩萨戒者前,若外道恶人前,说此千佛大戒,邪见人前,亦不得说,除国王,余一切不得说。是恶..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廿五)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阿弥陀佛!【一日至七日者。克期办事也。利根..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