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空与万有——空性之门身为空,你就是万有你们活在事物表象和幻影之中。唯有实相存在,但你们却不知道这个事实。当你们了悟时,就明白自己是空。而身为空,你就是..
11空性使你理解一切了解空性的人却总是能以事物的本然面貌接受它们。他们能欣赏一切,不管做什么,他们都总是能以坚定不移来化解烦恼。我今天要带给各位的讯息是“开发你自..
第十四章真如佛性体相用一切诸法的真实相经过我们大家十多天的打七,我们介绍了从轮回的世界,颠倒的凡夫,六根追逐六尘,产生种种忧悲苦恼;如今想返本归源,必须从什么地..
初参禅人,警他用心曰:我没有看到一个什么心,在哪里用呢?要有心,才可用心。再警曰:要好好的用心才对。初参禅者闻之,急得跳脚曰:我只知吃饭穿衣,除此别无他事,要用..
没文化不等于无智慧无佛性摘自卢志丹居士《佛度有心人2》在现实中,很多有点文化、有一技之长的人自以为高人一等,看不起没文化、没技术的人,博士生瞧不起大专生,自以为..
第五十一节无情有佛性《华严经》:离世间品:普贤菩萨言: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一切世界草木丛林诸无情物,皆曲身低影,归向道场。又:入法界品:大光王入定时,其城内外六..
第三十四节有佛性无佛性《大涅槃经》:佛告迦叶菩萨:善男子!众生佛性,非有非无。所以者何?佛性虽有,非如虚空。何以故?世间虚空,虽以无量善巧方便,不可得见,佛性可..
第二十五节自心佛性《大涅槃经》载:『佛告光明徧照高贵德王菩萨:云何如法修行?修行有二种:一者真实。二者不实。不实者,不知涅槃,佛性,如来,法,僧,实相,虚空等相..
偏: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圆: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
四重缘起深般若第二章龙树四重缘起(1)1空性与缘起有外道向释尊问法,他将自己的修学一一告诉释尊,释尊都一一否定,这外道不服,于是问释尊:“你自己到底说些甚么法?”释..
四重缘起深般若第二章龙树四重缘起(5)《七十空性论疏》龙树论师造并释谈锡永学疏说明《七十空性论》(Sunyatasaptati)根本颂及释论,皆龙树论师造。藏译者为胜友(Jinamitra)..
小活佛这么小真的是有很深重的佛性么
净空法师: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我们的佛性透不出来?
三种佛性与真实胜乘——摄论师的佛性、一乘思想圣凯内容提要:摄论师继承真谛以真如诠释佛性的传统,而且将第一义空、自性清净心、阿摩罗识、解性等都纳入佛性的思想体系。..
五性各别与理佛性、行佛性——瑜伽行派的佛性思想清华大学博士后圣凯内容提要:瑜伽行派依经验立场,从部派佛教“修行佛性”—的困境中,建立了“种性”观念。瑜伽行派依“..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如来藏、佛性、法身不生不灭,是了义说吗?《楞严经》说:“凡有言说,都无实义。”佛性能起功用,有表现,就有生有灭。死执佛性不生不灭,岂能自圆其说!但诸法的当体是不..
唯识的空性与二谛思想研究——以新旧唯识比较为中心编辑:释圣凯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探讨新旧唯识思想在空性、二谛方面的不同,真谛继承了《中边分别论》“空..
(一)公案本文僧璨禅师以居士身得法于二祖,之后隐居皖公山。隋开皇十二年,有沙弥道信,年十四,来向他求解脱法门。(缘起于现象界,四祖道信年仅十四,已为解脱事,前来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