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所谓佛法、佛教、佛学、与学佛,四者之范围虽差不许多,可是其中多少是有些不同的。何谓佛法?曰佛者具足云佛陀耶,译云觉道。觉有自觉、觉他、觉满,亦曰知觉、觉悟..
末法时期,佛在经里说,诸佛派诸大菩萨和诸大阿罗汉来住世,来弘扬教化。那么诸大菩萨和诸大阿罗汉住在我们这个世间,助佛弘扬教化。诸大菩萨和诸大阿罗汉和我们世间人一样..
戒名曰知止,就是世间人说的知道停止的地方。换一句话,就是知道什么事不可多做或者不能做。这代表佛弟子智慧的成熟,对于人生的自我确认有了真实的内容。佛陀说受持三皈依..
这几天我事情特别忙,尤其外国各地的中国人、外国人来信问问题的非常多。有一位住在多明尼加的同学,来信前还打过长途电话。有一天夜里,打来电话说,他父亲突然死了,他又..
修行从开始上路的时候也有三关:一、腿子关怎么能够使腿子慢慢地听话了,不疼了,这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平常要注意锻炼。我们佛学院的学生在每一天都有两支香,两支香要坚持..
初入佛门者,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能打坐、念佛、诵经、持咒的功课,每天坚持做,这样就是修行了。不知道这只是修行的助缘,真正的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为,特..
我们坚持初发心特别是坚持发菩提心是非常不容易的。佛法里有许多故事讲到坚持菩提心不退的不易,其中,有一个故事讲,释迦牟尼佛座下的比丘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在很..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不但浪费时间,徒耗精力,而且结局也决不会收到美满的效果,甚至或会留下许多懊悔,造成自己一生的遗憾和不幸!学佛..
网上有一句很火的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与你说话时,你却在低头玩手机”。如今身处互联网时代,手机俨然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
每一种宗教都劝人要有信仰,但是究竟要信仰什么呢?古人说:就有道而正焉。良禽也知道择木而栖,忠臣也知道就明君而仕,何况信仰,也要选择好的对象。那么,我们所信仰的对..
衣著虽旧,洗得乾净,穿起来仍令人舒坦自然;房舍虽老,窗明几净,住起来仍让人心旷神怡。女孩子,虽无闭月羞花之貌,将自己打理得整齐,仍可落落大方;家居,虽敝衣茅庐,..
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1.如说修行供养按照佛陀所说的种种法门修行,也就是依法修..
在日记《业障表现为成见》中讲了我们成见的可怕性。知道了成见是障碍我们的智慧的罪魁祸首,成见是带着我们轮回不断的元凶,成见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成见是……成见有这么可..
来果禅师,生于1881年,湖北省黄冈县人,生来不沾荤腥。12岁时欲出家被追回后家人为娶妻,法师劝妻共同修行,未有夫妻之实。18岁时割肝救父。24岁于江苏句容宝华山剃度出家..
从哪里修起?一定要从无我修起。无我是什么?世间人把身当作我,把色受想行识五蕴当作我,错了,五蕴不是我。六道众生都是住在五阴里面,所以他所生的心是自私自利、是贡高..
我们往往搞错了,以为所谓修行就是说我每天抽一个小时来做早课,或者做晚课就行了,其他时间不是修行的时间。其实任何时间都是你修行的时间,任何地方都是你修行的地点。不..
我们修行德行,分为断德和智德两种。断德是断除烦恼,断除我们不良的行为。就像十善业道一样,实际上是断除了十恶业。在十波罗蜜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是断德。..
勿废金刚经。这个是答复慧海居士的一封信。“《金刚经》等持诵,亦不必废”。也不能不诵喽,“但以持经咒之功德,通用于回向往生,则六度万行,皆为往生助缘,是为圆修。”..
问:众生本具佛性,却又枉自受苦。道理何在?索达吉堪布答:无数的前辈,为受持弘扬佛法,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三藏教法,使我们得以闻听..
作为在家人,为什么家庭不和睦?肯定是自己的问题。你肯定没有完全把家人当作佛!各位修行人可以问下自己:自己对父母不耐烦了么?和配偶经常闹不开心么?修行就在烦恼处修..
.post-contentimg{display:block;height:auto;margin:0auto0;max-width:100%;}.zw{font-size:1.5em;font-weight:400;line-height:0.59rem;margin-top:-0.36rem;padding:0.4..
问:仅为个人救赎的小乘(Hinayana)道中,“涅槃”(Nirvana)与解脱(Liberation)是四圣谛之一,但在广大的大乘道中似乎较不重要。答:是的。这是两个极端——世俗存在和解脱..
虽然在走路,还是像打坐一样,轻轻松松,严严谨谨。不管前面有人,不管后面有人,心中无事,不要放逸,就照这样经行就对了,就是一动一静之间,走不是动吗?香板一敲,停下..
△我们修学佛法、修行,修就是修改,为什么要修改?有很多的行为不恰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欲界天的欲望,都不会以伤害别人来满足自己的。所以欲界天看我们也没有..
纵发心修行,难下手做工夫。有聪明看教,不过学些知见资谈柄,绝无实用。所谓“纵发心修行,难下手做工夫”: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现实中,即使我们要发心,要去努力,要去修行..
妙祥法师开示:这个刚才我已经讲了,在家居士更得严格持戒修行。为什么在家居士反而要严格持戒修行?因为我们所造的业更多,所以戒律更得严。佛制戒都是根据我们造业情况来..
求感通为修行大障,这是答复弘一法师的书。弘一法师是近代的一代高僧,律师,专门研究戒律的,修行戒律的,印光法师给他的书信是这样写的:“于关中用功,当以专精不二为主..
修行,最终目标是成佛,这就必须对三宝,尤其是佛陀生起信心。加深对佛菩萨功德的了解,又是引发信心的重要前提。对于佛弟子而言,佛为修学榜样,法为实践方法,僧(善知识..
当我们说到出世修行时,往往会联想到出家这种修行方式。若是这么定义的话,似乎与在家居士无关,其实不然。出世可以指出家修行,也可以指出世的超然心态。作为在家居士,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