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禅的人如何调和食、眠修习止观的重点是要修心,使身、心合适,则易生禅定。要调和身心,必须善调五事。五事中饮食与睡眠,在未修禅观时及日常生活中,就必须调节。身、心..
对治散乱心的数息观数息观,梵语为「安那般那」,指出入息的意思,念出入息即是数息观。佛教修禅定方法中,不论大、小乘佛教,都视为最基础、最普遍、最好的入门训练。数息..
习禅时必须具备的方便行?做事必须先有愿望、志向,才会朝方向、目标去执行。学习禅坐的人,也必须具备学习的欲望及动力,驱使你在禅修上下功夫。《小止观》提到要修学止观..
修止观时的外善根发相修习禅定中,由此止观的应用得法,能让身心调和;因身心的调和,随所专注的所缘境不同,就会产生一些身心的变化,行人必须善加捡别,方能在禅定中有所..
学佛的榜样—仁山法师
净空法师:淨土宗不談無相不談離念
净空法师:空中建房屋誰能做得到
慧律法师:彼此交换立场,更能宽恕理解对方
慧律法师:父母生出来的孩子为何不同
慧律法师:心中不缺不贪的才是富人
净空法师:佛说,用佛法对症下药,众生明心见性。
净空法师:佛说「佛不度众生」,这是实话,众生是怎么得度的?
净空法师:一句阿弥陀佛什么都摆平了,无上妙法绝对不可以怀疑。
净空法师:一生只供奉一尊像,你天天想天天念他,临终佛肯定来接
沩山大圆禅师警策述义讲述人:上成下刚法师讲述地点:长春般若寺弘法楼启讲日期:2007.8.17-2007.9.14佛历二五五一年七月初五至八月初四《沩山大圆禅师警策述义》出版序言..
第一章明末的禅宗人物及其特色第一节绪言佛教本以实践为主,理论的思想,乃是为了实践的目的。所以,佛教虽有浩瀚的教典,都是为了如何实践佛的教法而出现。所谓佛教的实践..
第三章明末的唯识学者及其思想第一节绪言印度的大乘佛教,共有三大流,即是中观(空)、如来藏、唯识的三系。其源头,当然都与早期的佛经有关。佛教的根本思想是缘生观或缘起..
般若法雨上成下刚法师法语般若法雨再版序长春般若寺方丈释成刚法师,系天台宗近代大德澍公长老的接法弟子。自一九八三年住持长春般若寺以来,除恢复道场,安处徒众,尤注重..
大乘了心法讲述人:上成下刚法师讲述地点:长春般若寺弘法楼启讲日期:2008.7.23-2008.7.26佛历二五五二年六月二十一至六月二十四大乘了心法出版序大乘了心法者,依圆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