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要注意临命终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愿非常重要,那个时候的思想非常重要,那个时候是不是还能念佛、念法、念僧,那是非常地重要!那叫最后关头,也是我们一生总结时候算个..
大家知道我们讲《金刚经》,《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啊?教我们不要执著。但是我们的心啊,非要执著不可。哎,特别怪!例如说,有几个问题,大家请我解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我们对于社会上这一切境风,音声色相,男女饮食,你没有染,没有爱,没有嗔,这就是出世法,话头看的纯熟,外边的音声不动心不动念,内不起贪嗔痴,这就是一个大修行人,就..
《僧祇律》记载这段迦叶尊者在佛陀圆寂之后,对比丘们所说的话。佛陀圆寂之后,有些弟子们,就忙著造塔、供养舍利。迦叶尊者就召集大众僧,告诉比丘,造塔、供养舍利,不是..
【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德相是什么呢?就是无量功德之相,永远如是,常无断绝;随众生的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
人家管我们,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拿他的坏处来回光返照,不被他转走,忍下来,自己六根中会分析出事情的真相,慢慢智慧就会开。别人和他结恶缘,我们不要受人家影响,也和..
昔者有一学人参南泉老人,问:如何是道?曰:平常心是道。我们日常穿衣吃饭,出作入息,无不在道中行。只因我们随处缚着,不识自心是佛。昔日大梅法常禅师初参马祖。问:如..
我当年在云居山,山底下有位姓徐的,五十几岁,他就租云居山上的田种。五七年五月,到山上来找性福和尚,要三根竹子,家里编家具、编篮子之类的。五几年云居山的毛竹好大一..
【若能志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复饮食。如是奉事者。未来百千万亿劫中。常在诸天。受胜妙乐。若天福尽。下生人间。犹百千劫常为帝王。能忆宿命因果本末..
诸佛菩萨加持力,那得你自己发心,还有你得求他。有人这样问我,他说:若是念经、拜佛、进佛寺都要供香供花,佛也受小恩小惠,佛菩萨也得给他点好的,不然他不加持你。我说..
我经常给我们道友说,我说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下定决心,给自己定出功课来,定了一定要做到底。念佛不要泛泛的念,你一天或者念一个小时,完了这一个小时我念好多声..
现代男女众出家,散乱心较多,我们道心要坚固,不是拿佛教去和社会比赛,办种种活动,僧俗男女夹杂不分,坏念头一大堆,容易退道心。女众对年轻的男众法师,应该恭敬、尊重..
舍利弗和目犍连两人有着世间稀少的聪明和学问,各有一百名弟子。有一天,舍利弗独自行走在街上,遇到佛陀的弟子出入在王舍城中乞食,顿觉不解,便上前问道:“请问你住在哪..
杂秽语是语业当中最后的一项。虚诳语、粗诳语、离间语,这个语业的第四种是杂秽语,也就是绮语。绮语是指无义利的语言,这里是指杂秽语秽就是不净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一般的..
【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
度众生一定要发四无量心,在度的同时要达到能、所双亡无能度的人,也无所度的众生,即《金刚经》上所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此这样地发心,勤修不辍,才..
大迦叶从此是以被人尊敬着的圣者的身份出现在僧团中了。有一个时侯,他和舍利弗同在王舍城附近的耆阇崛山修道。那时有很多的外道们访问舍利弗尊者,向他提出种种的质问中,..
舍利弗涅槃以后的七日,均头沙弥把他的遗骨荼毗,然后请回到佛陀说法的地方,把一切经过告诉阿难,阿难流着泪,带着均头,详细的报告佛陀,佛陀默默的听。均头报告完毕,佛..
舍利弗的母亲和家人走后,他对沙弥均头道:「你到那边的房间去,我一个人在这里就好。」舍利弗回来涅槃的消息传遍村庄的时候,已是半夜三更,但住在邻近皈依过佛陀的人都聚..
离开佛陀和僧团以后的舍利弗,带着沙弥均头,行走在路上,起伏的思潮,无限感慨。虽然是这样,但舍利弗的心中一点也不乱,他的心反而清明起来,像是站在雪山的峰顶,全宇宙..
诸比丘跟随在舍利弗的身后走了不远,舍利弗停下来对大家说道:「请大家在这里停止,不要再送!只要沙弥均头跟我去就好,你们各位请回,自己修行要紧,希望你们能努力精进脱..
佛陀在毘舍离城附近竹芳村的森林中说法后,告诉大家一个惊人的消息,就是佛陀说三个月后,自己要进入涅槃。大家的悲哀,无法言说,舍利弗是怎样也不忍见佛陀涅槃的。他在禅..
佛陀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说法的时候,舍利弗在耆阇崛山入金刚三昧。这时山中有一善一恶两鬼王镇守,一名优婆迦罗,一名伽罗,他们远远的见到舍利弗结跏趺坐,伽罗恶鬼对优婆..
舍利弗的年龄,随着无常的世相日渐增加,他已是将近八十岁的高龄,这一年在祇园精舍结夏安居以后,为着弘法度生,他不以为年老,不辞辛劳的请求佛陀准许他出外云游教化,佛..
舍利弗虽是证得圣果的长老,但对于女子修行有成就的人,他也很尊重。有一次舍利弗在王舍城附近的森林中坐禅,正放下一切进入正定的时候,在他对面岩窟中坐禅的优波先那比丘..
舍利弗对于佛陀的教法尊敬信奉,对于布教从不后退,但对于自己个人的享受和荣辱毁誉,从不计较,总是让人。有一次佛陀带领弟子出外布教要回到舍卫城的时候,被大众讥为六群..
佛陀在祇园精舍的时候,怜愍飘泊在生死苦海中无依的众生,想到大家轮回在六道中没有一个快乐幸福的归宿,佛陀想说出这个得救的法门来,又怕小根小机的人不能信受,最后决定..
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叫提婆达多的比丘,他本是佛陀在做王子时的堂弟,跟随佛陀出家十几年后,魔鬼迷了他的心灵,竟背叛佛陀,脱离佛陀的僧团。有一次佛陀乞化后,和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