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信仰佛教的,整个世界人口是七十亿,信仰宗教的,指各种宗教都算在内,大约是占五十亿人口,你想想这么大一个比例,如果我们宗教教育跟上了,那你说世界还能不太平..
佛法,常常被世人认为是一种消极的思想。除了讲“诸法皆空”“诸行无常”,我们常常会在佛法中看到“随缘”“放下”这样的词。日常生活中,一些对佛学稍有了解的人,也喜欢..
现代众生,痴迷更为严重了,“天下熙熙,皆为利驱;天下嚷嚷,皆为利往。”他们为追求名利受用陷入了狂躁不安。我每次到城市去时,见着忙忙碌碌的人们,心里总是生起很大悲..
烧香来供养佛菩萨是很好的,喜欢烧香的佛友可以经常进行烧香。但佛菩萨更希望世人自度度他,行善积德,他们希望更多人放生、印经书、施食、供灯,度化更多有缘众生,功德无..
不停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佛但人们对佛教仍然不太理解很多人信佛只为升官发财获得财富要有三方面认识。一,因果。只有肯施与的才能得到,这就是福报,是六度中的施舍。二..
在各大寺礼拜佛菩萨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人说:“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很灵的。”这不禁使我起了疑惑:哪里的菩萨不灵呢?无论在何处,观音菩萨总是以其大悲智慧解救我们,满足..
有人问我,经常在书中看到佛在十方三界无处不在,诸佛菩萨具有的三个功德是大悲、大智和大能,这个大能是指无所不能吗?其实,根据《宝性论》中记载佛陀具有八大功德,大能..
大海的水尝一滴就知千味,佛法只要沾一点边就受益匪浅。许多人怕业障现前,我是怕福报现前。福报一现前,用的不好,就会消失。那业障一现前,就会赶紧了掉。这个比较好。..
日光菩萨是中国大乘佛教尊上大菩萨圣名尊称,是东方东方净琉璃国土无量无数菩萨众的上首大菩萨摩诃萨。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供养:每日..
我非常赞同一门深入,但我坚决反对:什么也不懂就一门深入下去。古代高僧大德在一门深入之前都是广学多闻。通过广学多闻树立了自己的正确知见,掌握了自己的修行法门,然后..
地藏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远劫来屡发弘愿”,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地藏菩萨形象一般是结跏趺坐,右手持锡杖,表..
佛教依“折摄”二义,立方便多门:何谓折?折者,折伏恶人。……盖在家大权菩萨,为折恶利生故,虽执刀杖乃至斩其首,于戒亦无犯,反生功德。因恶意而杀,皆知不可;因善意..
这个“菩萨”是已经发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见的菩萨,他准备要很正确地走在菩萨道上,当然他内心一定有智慧,我们说过智慧是生起六度的因。他依止智慧,怎么修六度呢?第一个..
佛初转法錀后从鹿野苑到摩揭陀国(Magadha)去的一路上,受到他的教化而归依的人就很多。其中有拜火教的婆罗门姓迦叶的三兄弟,都改变了原来的信仰,率领他们的弟子一千多..
佛菩萨的供奉,你做对了吗?答:相由心生,心中有什么,眼中便有什么。众多佛门弟子因为怀着对佛菩萨的虔诚和恭敬之心,所以对于供奉问题一直小心翼翼,谨言慎行。生怕哪里..
供佛礼佛是学佛之人修行途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方式。寺庙,道场,家中都可以供佛礼佛,但是,在家中对佛祖、菩萨进行供养,不仅可以考验对我佛的诚心和善心,也可以为自身向佛..
佛用自己的前生慈童女的遭遇给大众对比了孝养父母和不孝父母两种行为果报的巨大差异:慈童女从前在阎浮提的时候起初每天用两文钱供养母亲,所以后来感得琉璃城堡、四如意珠..
修行是完善自己,宽容别人。人生,因为有残缺,所以修行。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盯着别人的过失与缺点不放,就是自己的一个缺点。人生的痛苦,一部分..
南无阿弥陀佛!善知识是念佛达到一心不乱,系心一处的境界,比如他念南无阿弥陀佛,他的心里只有南无阿弥陀佛的一念,他的心没有第二念了,只有一念,说话只有说话的念,讲..
藕益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祖师,他很长的时间都是住在九华山,一生当中受持《地藏经》。我还是做居士的时候,在天童寺遇到他们首座松山老和尚,他也是受持《地藏经》。往生的时..
大家都希望得到佛菩萨的加持,那么,如何才能得到加持?下面从三个方面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解释:首先,心诚则灵。当我们祈求佛菩萨的加持时,常常会说一句话:“心诚则灵”..
修行人不要太世俗化,不要太执着于世间,世间是无常的,随缘就好。生带不来死带不去,只要家庭和睦,自己生活上没有困难就行了。有人说有钱是福报。真正有福报的人会上供下..
人们遇到不顺心的事的时候,最常求拜的菩萨也许就是观世音菩萨了,观音菩萨具有大慈悲精神,具有平等无私的慈悲精神,普度众生。佛家认为,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
观音菩萨随类化现,有求必应,如月映千江,“千处祈求千处应”,对于观音菩萨而言,救苦救难不分时节,“手内杨枝不计秋”,四季常春没有萧杀之气,永远充满慈悲长养之气。..
世俗中人烧香磕头,多是为了“消灾、延寿、升官、发财、学业、事业、姻缘”等等。这些是属于福报范畴,需要自己种相应的因,才会得相应的果,不劳而获是不现实的。具体可以..
为什么呢?因为娑婆世界众生的个性太刚强了,你跟他讲他也不听,是不是!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从地踊出大菩萨,跪在佛前说:这个声闻人习气没有断,他不敢承当这件事,娑婆世..
《心经》开篇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自在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民间俗称“观音菩萨”。顾名思义,无论“观世音菩萨”还是“观自在菩萨”,都有其..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圣众体系中的一位印度菩萨。关于观音菩萨的身世,在佛经中多有记述。印度佛典所载的观音有好几种,身世各异。记载观音身世资料最多的首推《悲华经》,据此..
《心经》全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观世音菩萨(Avalokiteśvara),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