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嗔少贪,就是天堂现前。(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佛光菜根谭》:“心中无事,就是天堂花香;赞叹妙语,就是天堂音乐;尊重包容,就是天堂光明;少嗔少贪,就是天堂..
编者按:佛教典籍浩如烟海,仅以汉译佛典为例就有一千多部、五千多卷(后世大藏经中收入经论卷数更多),这些汉译佛典是古代无数高僧的心血结晶。参与佛典翻译的高僧中,有..
快乐的人生,不在遥远的未来。(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佛光菜根谭》:“快乐的人生,不在山珍海味上,在清和淡雅;快乐的人生,不在盲目追求上,在真诚相待;快乐的..
问:对于正值青春韶华,一帆风顺的年轻人来说,好像没有理由对轮回害怕吧?索达吉堪布答:表面上看,青春时光虽然没有痛苦,然而也不值得耽著。一个人的青春韶华非常短暂,..
“丝绸之路”一般是泛指文明对话。“海上丝绸之路”则通过海道来实现文明对话。宁波在汉代墓葬中出土了玛瑙、琉璃瑱等外来的舶来品,证明了在东汉晚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
2014年上午10:30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佛教协会会长、上海玉佛禅寺方丈觉醒大和尚,在玉佛禅寺般若丈室接见上海佛学院2014级新生。觉醒大和尚对诸位新生,顺利考入..
编者按:证严法师这个故事出自唐惠详法师所撰《法华经传记》,当然自由发挥部分很多。故事中这位高僧叫慧果,是刘宋时期豫州人。文中提到的“瓦观寺”,应该是“瓦官寺”(..
泰国曼谷大理寺前,僧侣们为进行清晨布施而站成一排。泰国佛教界再次爆出丑闻。一名高级僧侣日前被控经营价值数亿泰铢的企业并与一名女性有染。泰国最高僧伽委员会也已经收..
编者按:人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能不能重现于世为他人所见?《北周书·儒林传》记载,卢光跟随北周皇帝出猎,亲眼看见高僧显灵,劝止滥杀野兽。这位无名高僧圆寂之后,生前..
编注:原文刊载于2007年4月30日的《江南时报》2006年,作为佛教从海上传入中国的最早登陆地的连云港市喜事连连。继7月14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当天,云台山大桅尖上空出现佛光..
人格的可贵,是在功名富贵之外。(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佛光菜根谭》:“人格的可贵,是在功名富贵之外;物质的可爱,是在赠者情义深长。人格,建立在不自私三字;..
中国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隆莲法师(1909—2006),是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大德高僧。俗家姓游,名永康,字德纯,亦名慈;法名隆净、仁法,别..
法师开示认真记录2014年8月19日晚,北京龙泉寺监院禅兴法师在明心阁三层为僧团新剃度沙弥作“四威仪”系列开示的第一讲。良好的威仪对个人修行、团体的和合乃至佛教弘法利..
忏云法师(1915—2009)在台湾佛教界享有盛誉。法师法名成空,信众尊称他为忏公。法师于1915年10月18日生于东北安东省与韩国交界处、鸭绿江畔小镇曹氏世家。曾经留学日本,学..
名声若是哗众取宠,终将遭人唾弃。(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曹立君)《佛光菜根谭》:“感情若是一厢情愿,则难天长地久;财富若是巧取豪夺,必有败坏之虞;名声若..
少林寺高僧震区慰灵祈福少林寺药局现场义诊少林寺药局现场义诊“为生者祈福,为亡者超拔。”8月14日上午,嵩山少林寺释延贝大师与护法及居士等共17人,来到龙头山镇重灾区..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不希望病痛缠身,但健康有健康的因果,不重视健康之因,哪来健康之果呢?现在提供“健康八法”如下:一、饮食清淡:“病从口入”,人生许多疾..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有时治国容易,治家很难;治一人容易,治多人共聚之家,诚属不易。“治家五法”,提供参考:一、家和万事兴:组成幸福家庭的要素,第一就是“..
8月15日,泰国高僧、鲁士协会会长宋劈来到山西太原,与当地民众交流佛法并加持祈福。中新社发张云摄8月15日,泰国高僧、鲁士协会会长宋劈来到山西太原,与当地民众交流佛法..
编者按:自古以来就有很多高僧留下不坏肉身,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六祖惠能,另外在九华山也有多尊肉身舍利,近代也有几位高僧留下肉身舍利。对于肉身不坏现象,世人一般都觉得..
僧人们双手合十,祈愿生者能活得更加坚强,逝者也能走得更加安详。大人、孩子,跟随嵩山少林寺高僧释延贝一同祈福。受灾群众高兴地带着用来做法事的水果回家,希望与家人吃..
汶川大地震期间出生的108位罗汉娃(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曹立君)慈诚罗珠堪布:“作为佛弟子,我们此时应作的是:一、祈祷三宝以遣除众生苦难;二、发菩提心持..
清水河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文忠主持深圳市统战部副部长兼民宗局局长姚任讲话印顺大和尚开示热烈鼓掌合十2014年7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深..
净土的概念净土乃诸佛于因地修菩萨道时,通过发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的誓愿,经多生累劫积功累德而建立的庄严清净世界,为佛所居住之地。净土的“净”包含两方面:一、众生的清..
一、临终四事唐善导大师:《临终正念文》,指出临终往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不得怕死:生必有死,往生净土是永脱生死轮回的痛苦,真正离苦得乐。还有必须明白,怕死还是..
[原文]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病愈矣。若放不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则决定无由往生,以不愿生故。此等道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