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邢平、邢智、张淑芬超荐亡父上堂法语(2004年4月3日)茵茵芳草绿,悠悠赤子心。弃养方觉痛,思亲不知春。香焚涤业累,梵唱慰故人。谁言佛无孝,佛子孝最真。佛法落实于心行..
丙戌禅七法会起七法语(2007年1月3日)三冬无暖气,衲僧蕴奇志。耸身霜天外,瞪目生死机。直趋法王座,要披佛祖衣。笑煞庭前柏,春在冰雪枝。诸位同修,时光匆匆,又到隆冬时..
为印度洋灾区祈福荐亡水陆大法会圆满上堂法语(2005年1月24日)香云弥空报早春,悠悠佛唱驱冻云。世上滔滔何时了,人心平时四海平。佛法修行之要,不出“上供下施”。上供十..
为广照、果万、广箐、万休等八位禅人掩关法语(乙酉年佛欢喜日)尘劳迥出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古德云:欲明此事,须得大死一番。此所谓..
为李勇居士上堂法语(2004年11月30日)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有来由。而今四海平如镜,行人莫与路为仇。此是宋朝黄龙慧南禅师颂赵州台山婆子公案偈语。此公案千年以降,令..
甲申年起七法语(2004年12月26日)纷纷瑞雪降禅林,衲子勇猛魔外惊。尘劫迷梦刹那彻,六道神光今日亲。念起念落需觑破,幻来幻去勿当真。佛祖恩德报有日,生擒毒龙庆太平。本..
为胡振奇、雷立屏伉俪、王志强、杨为伉俪上堂法语(2004年5月1日)拈来春光作锦华,妆点河山千万匝。处处逢人开口笑,大地众生本一家。夫妇之道,本世间法;然论其极致,与出..
为印度洋灾区祈福荐亡水陆大法会内坛开坛法语(2005年1月20日)夺命罗刹掀巨浪,惹得衲子出禅房。且从妙高绝顶处,垂手尘寰息镬汤。《维摩诘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戊子禅七法会起七法语(2008年12月12日)悲欣交集又一年,无门关外浪滔天,衲僧端坐孤峰顶,得失度外体安然。诸位同参,世间无常,国土危脆,一切诸法,生生灭灭,刹那不停,..
甲申年清明节众姓水陆法会上堂法语(2004年3月31日)春风和畅万物欣,庭前柏树演妙音。欲知西来的的意,天心人心等佛心。时近清明,天地开泰,万象更新,春意盎然,生机勃发..
能海上师年谱隆莲法师公元1886年丙戌(清光绪十二年)腊月二十二日师生于四川绵竹汉旺场。1887—1899年丁亥——己亥(光绪十三年至二十五年)师在汉旺,后迁县城,父母去世,依..
显密双修的能海上师隆莲法师能海上师,俗姓龚,名学光,字缉熙,世居四川省绵竹县,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腊月二十二日生于绵竹汉旺场。父名常一,母张氏。有姊1人,长..
热罗多吉扎大师关于四瑜伽、五道的开示在十一到十二世纪的藏地,出现了一位了不起的大成就者——热罗多吉扎上师,他最先把大威德金刚密法从印度求取回来,并且通过实修获得..
上常下福法师为四位五台山比丘尼开示时间:2008年12月17日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地点:无量寿寺方丈室缘起:四位比丘尼师参加东林寺佛七结束前一天,准备要闭关前请师父开示说..
5、徐恒志上师荼毗小记2007年3月17日,在上海老沪闵路1500号上海市益善殡仪馆举行了徐恒志上师的追悼会,凌晨2点,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弟子们陆陆续续赶来,宁静的殡仪馆..
8、追忆恒公阿阇梨上师与心密些许事张玄祥一、契子数日前9月26日大陆上海陈老师(上海音乐学院退休)来电,言及我们的师叔─也同是我的心中心法灌顶法传法师恒公阿阇梨导师,..
十五、题赠法语联、诗、记1、浙江卧龙山普净寺题联、诗、记王骧陆上师撰句:堂开莲社香光远门对蒿峰云路幽徐恒志恭书[相传为心密二祖王骧陆大德来普净莲社传法时,在山门上..
二十、徐恒志上师“读书笔记”选录弟子许洪亮编录徐恒志上师的“读书笔记”,是恩师生平的修学记录,摘录重要佛教文献,并把佛法修证的关键问题总结成图表文字说明,内容广..
印光大师论因果要义法语摘要余池明一、因果的普遍性二、因果规律的含义三、因果的重要意义四、因果与心性的关系五、不信因果的危害六、仗佛力特别之因果一、因果的普遍性世..
清远法师在河北泊莲寺祈福中华、祝福奥运水陆法会圆满上堂法语2008年5月11日(农历四月初七日)泊莲殿宇映灵光甘露一滴令清凉仁者十方赴海会共祈奥运颂吉祥佛者觉也,众生一..
清远法师泊莲寺水陆法会上堂法语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体现;若欲当来觅法身,虔诚合掌志心听。云生于空,忽起忽灭,生从何起,灭向何处。今之人也,同云之无根,去来..
般若法雨上成下刚法师法语般若法雨再版序长春般若寺方丈释成刚法师,系天台宗近代大德澍公长老的接法弟子。自一九八三年住持长春般若寺以来,除恢复道场,安处徒众,尤注重..
净土法语集要讲述人:上成下刚法师讲述地点:长春般若寺弘法楼启讲日期:2007.9.22-2007.10.26佛历二五五一年八月十二至九月十六净土法语集要出版序《大集经》云:“末法..
《慧灯·问道》第四季上师与弟子篇第6期 1、听老师兄分享他与自己上师的故事 2、身为凡夫的弟子们,该如何处理好与上师之间的关系? 3、上师对弟子们的态度不同,弟子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