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信仰的主要内涵在于向「佛陀」学习,此即所谓「学佛」;亦即以佛陀为导师,学习佛陀的慈悲、智慧、威力,及其殊胜功德,达到三觉圆满,万德具足,完成人格,成就佛道。..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回向偈的解释回向偈的用处很大,修行的人不论念经念佛,念完了,一定..
阳德与阴德做好事让别人知道了叫阳德,不被人知道叫阴德。阳德报得快,做了好事,让别人知道了,别人称扬你,赞叹你,给你发个奖状、锦旗什么的,表扬表扬,报掉了,报掉了..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咒(01)拼音:namoheladanuduolayeye经文: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谐音:拿磨喝拉达奴多拉夜耶(02)拼音:namowoliye经文:南无阿唎耶..
瞻礼就是见贤思齐,好多居士来找师父说,师父,听外面的居士说,学习久的居士说,不能看佛像,我说怎么不能看佛像呢?那佛的三十二相,都是给我们表法的,我们用见贤思齐的..
什么是功德呢?这里讲的功德,真实功德。祖师说了,真实的功德,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这话其实很通俗了,简单翻译一下,就是真正的功德,就是清净自性..
现在佛法的传播也好,人们的信仰也好,越信越偏,只是向外求而已,拼命向外求,不是这样的。你比如现在高考啊,今天全部结束了吧?高考前呢很多寺院也打这个招牌。哎呀,也..
自古以来,“朝山拜佛”一直是维护信徒虔诚信仰的一种活动,也是一种修行,如中国的四大名山,每年都有信徒前去朝山,有的朝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有的朝五台山的文殊菩萨,..
好几种,这是我根据佛经理解的。洒净的意义是把加持了“大悲咒”的水洒出去。第一个作用就是清场。洒出去,洒到谁身上,沾谁谁得度,这也是救度众生结佛缘的一个含义。比如..
问:师父为皈依弟子所取之法号,不知有何功德?诺那仁波切答:法名功德很大,如果汝们为恶,死后到阴间去,阎王问汝什么名字,汝答以法名,阎王知汝是佛弟子,就不敢管,便..
身体端正,心恭敬专注。身心统一的话,拜佛功德无量,经上说:「礼佛一拜,罪灭河沙,福增无量」。也许有人会说,拜佛这么多年而未有感应,可能性有二:有无始业障未能消除..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佛..
“皈依,是区分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界限;是佛法及一切戒律的根本;还是一切修行实践的保障。问:阿弥陀佛,师父,前天去庙里求皈依,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听完法师的开示,想..
弥勒菩萨心咒之功德若有闻此咒音一字者,亦不落三恶道,亦不入胞胎而生莲花中,念下面字部分嗡美镇达楞梭哈(按:此咒乃新龙乌金之美上师传于楞严上师,楞严上师复又传于慈..
放生是救命的行为功德至大,非其他小善所能比拟!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救急,放生就是觉悟,放生就是实践佛法,..
东方妙喜世界南无阿閦如来看见别人生气或自己生气,念南无阿閦(音:chù)如来,阿閦如来过去世修忍辱和持清净戒律而成的佛,生在其国土者皆相貌第一。自己起了欲望的心,..
佛法中开示,人往生后没有解脱,会随业往生六道,在民俗礼节中,每逢清明重阳节,我们都要祭拜祖先牌位及骨灰,既然已随业往生,祖先的神识还会在牌位及骨灰中吗?我们做祭..
念佛,应该给众生来回向,不为自己来念佛,要为大众念佛。我念一声佛,就回向这个功德给一切众生,这个功德更大,更是圆融无碍。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以前释迦牟尼佛,带着..
一、我们活生生的生存在六道轮回中在大正藏第十七册的六道轮回经、正法念处经和诸法集要经以及第一册佛说业报差别经、长阿含经、中阿含经、起世经、大楼炭经......等多部经..
有这么样两句话,说得很有意思:“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这是形容坐禅的功德,就是说坐禅的人,在须臾之间,能清静片刻,能修静虑的功夫,就比造恒河沙数,那..
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如果自己稍有成就,或为他人、为众生做了一些事情,就贡高傲慢,觉得自己跟普通人不一样了,了不起了,不能有这种想法。首先,我们很多学佛、修行人,..
一、精进的意义贪逸恶劳是人的通病。由于贪逸,造成心神散漫,做事就不容易成功;因为恶劳,所以希求近利,只求速成,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一碰到困难就畏缩,尤有甚者,怨天..
佛陀时代,印度民族也流行熏香,随着佛教传到中国溶入华人社会后,中国的香炉,就进入佛教的殿堂了。成为了供养焚香的器具,佛教中称它宝鼎。与花瓶、烛台一齐供养于佛前,..
在《金刚经》里,经常有这样的话:佛说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例如: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现在给你..
生命的意义在于提升内在意识的自由度。人类的一切智慧系统(注意:非宗教),都是对我们提高内在意识自由度的指引。初学佛教,境界不够。佛经有说:不要着相,破我执,苦集..
那有人要做善事,我很想做善事。我感觉没地方做,为什么呢?现在没有什么灾难,到哪里做呢?有很多人以为做善事、修功德。一定是要等到轰轰烈烈的机会,这样才出手,这一出..
十地菩萨的“功德数量差别”(资料图)金刚经言: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有人认为此话是指贤圣因证无为而与凡俗有差别,但实际是指贤圣与贤圣之间在证悟上存在差别)..
佛教法会中经常会见红色、黄色两种牌位,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呢?它们的对象和功能是什么?这两种有何区别呢?这两种牌位分别是消灾、超荐两种牌位。佛教法会上消灾的对象是在..